高中地理探究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课堂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探究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课堂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教学策略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构建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既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佳途径。建构主义理论是实施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为此,我对60名学生做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情况,把教学内容进行拆分、细化,并以多样化的载体形式(资料、视频、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问题化。以提出问题开始,解答问题结束,中间是生生探究、师生探究的过程。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创设情境,激发欲望——开放课堂,发掘潜能——适时点拨,合作探究——创新作业,反馈评价。就地理教学而言,可侧重于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运用引导——发现——探索——归纳方法进行教学。在地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随着纬度的升高,昼夜长短发生怎样的变化?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随着纬度的升高,昼夜长短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这几个问题是较容易的,然后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上,哪个半球就昼长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

      1.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灵魂,对学习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相互渗透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在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制定出学年、学期总目标和单元学习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课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对探究式教学有着重大意义。如“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1)结合生活常识,组织语言准确无误地说出水圈的构成。(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图,准确无误地用关键词描述各种水体的相互转化关系。(3)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准确无误地用关键词简述水循环的概念和原因(驱动力)。(4)通过观察水循环的动画进行讨论,组织语言或绘制图形准确无误地阐明水循环的主要过程。(5)通过实例,分析具体的水循环过程,准确地解释水循环发生的主要领域。(6)通过读图和讨论,归纳总结水循环的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而富有悬念的开场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好奇和积极探究的心理。如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听说过吗?这些网络语言之所以被热议,是因为绿豆、大蒜的价格可以与肉类相齐,生姜的价格也在一路攀升,这些说法很诙谐地反映了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如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时我采用了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的片头曲及视频进行导入后,设问:在旧社会,内蒙古地区的人口数量有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晋陕北部的农民为何要别妻离子到内蒙古一带开荒谋生?

      3.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积极体验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力争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感受。这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可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在教学中,其一,可引入学生比较熟悉或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我这样设问:去年6月,小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阳光充足,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再如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王老师出生于敖汉旗四道湾子镇。1096年9月高中毕业考取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2000年8月任教于敖汉旗小河沿高中。2006年8月因小河沿高中搬迁,从此,任教于箭桥中学。结合案例思考:(1)王老师的经历中有几次人口迁移?(2)王老师为什么要迁移呢?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呢?这些问题的引入,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学生由此对教学内容更加关注,也更感兴趣,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可引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抓住加强绿化建设设问:针对移植大树的利与弊,开展课堂辩论赛。这样的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和探究的兴趣。其三,可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原理设问:如学习“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时,提问: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聚落特点和分布形式与自然环境关系如何?我们所在区域的聚落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如何?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举手,而且提高了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其四,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是触发思维的导火线,是推动学习进程的动力。如学习“热力环流”时,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例子,问:诸葛亮火烧上方谷,老天爷为什么会下大雨把司马懿给救了呢?这个问题的设定,使学生兴趣高涨。

      4.重视小组讨论,强调学生整体参与

      在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学生先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这样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学习“城市化”时,设问如下:如果你是(政府官员、交通管理官员、城市规划设计师、环保局局长、园林部门官员……),你将如何缓解城市环境问题?自选扮演以上角色,思考从自身角度出发如何来解决城市问题,其他角色可自由提问和补充。再如学习“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时,我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针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假如你是电力投资商、农场主、当地居民、工厂企业主、政府官员、环保人士,谈谈你的投资开发项目或发展机遇、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学生在讨论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得到了收获。

      5.课堂教学反馈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累积性。据此,针对课堂教学反馈评价,我提出了“变式练习,归纳整理”的教学策略。变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前面所建构起来的新知识,并通过“新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作业个性化。教师应关注学生层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对同一知识点设计出不同题型多层次的地理作业,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完成作业,可以让部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数量,并可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但要在会做的题完成后回答下列两个问题。问题(1):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有哪些?问题(2):本次作业中,对于不会做的,你能分析出症结所在吗?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问题(2)的设定,使学生通过分析症结所在,培养求实精神,摒弃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在分析过程中,有可能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完成,但明确了问题症结所在也是成功。他们将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作业多样化。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等广阔的时空开放,学生的作业也应由“可预见的、早已生成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走向“以师生共同建构,由新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的、开放型的”作业。例如:采用组建兴趣学习小组、进行社会调查、自出地理试卷、3分钟的课前演说、绘制图表、手工作业、口头作业、网络作业、小论文、小实验等。

      以上是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尝试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这样的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将充满生机。

标签:;  ;  

高中地理探究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