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花迷眼”到“和谐圆融”的渐变——2012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观察与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圆融论文,中考论文,试题论文,乱花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考作文题是一面镜子,忠实地呈现出当下作文教学理念;中考作文题也是一面旗帜,引领师生开启作文新征程的理想。今年全国中考已尘埃落定,作文题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是一面什么样的旗帜?笔者按照地域分类,抽取了35套中考作文题进行统计分析。
一、命题形式:从“命题作文”到“命题作文”
课改前,命题作文备受赏难。主要理由是限制太死,学生丧失自由,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学生写作是“带着镣铐跳舞”。课改以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纷纷采用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形式,意在砸碎“镣铐”,让学生自由自在地“独舞”。这种过于强调宽松的写作空间,导致考生无原则地套作和抄袭,诟病已久。今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如何呢?
1.命题作文。北京、上海、重庆、新疆、江西、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江苏南京、福建福州、山东烟台、浙江杭州、江苏苏州等地均是命题作文。抽样35套题,命题作文30套,比率为85.71%。
2.半命题作文。安徽、黑龙江牡丹江、湖南株洲、四川南充等地为半命题作文(黑龙江牡丹江、四川南充均为二选一,一题为命题作文,另一题为半命题作文)。抽样35题中,半命题4套,比率为11.43%。
3.材料作文。抽样35套题中,只有浙江绍兴是一道材料作文(根据一段材料自拟题目),比率为2.86%。
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徘徊10多年后,又重新占据至尊地位。这是不是一种退步呢?
池莉认为人生有三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作文教学也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彷徨、摇摆,到渐入佳境,“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清风朗月”。所以,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回归不是退步,而是由“混沌”到“秩序”的渐变。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命题作文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冰冷与隔离,走向了圆融。
比如湖北宜昌市中考作文题为“清欢一刻”。命题者除了独具匠心地设置了写作导语,更重要的是写作前不仅引领考生“清欢之旅”(考卷第四部分——省当世之弊,觅清欢之境,阅读林清玄的《清欢》),而且引发考生对“清欢”的思考(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⑤⑥⑦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
二、命题内容:从“学生一般叙事”到“学生审美体验”
今年某地中考作文题为“向前走”,我们不妨先看一位考生的作文:“小时候,我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一直叫我向前走。后来我出生了,学走路了,妈妈也说:‘宝贝,你一定要向前走。’上幼儿园了……后来上小学了……因为妈妈一直鼓励我要向前走……所以我记住了妈妈的话,一定要向前走。”这种作文令人尴尬,该批评考生还是该质疑考题呢?“一般叙事”的命题由来已久,虽然兼顾了大多数考生,虽然有话可说,但是过于宽泛,很难聚焦。可喜的是今年大多数省市的中考作文题扭转了“一般叙事”的命题局面,转向引导考生反观生活经历,进行“审美体验”。
其一,隐喻的意境审美。比如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走过那一个拐角”,“拐角”是一个隐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叶玲认为,为了让写作能力弱的学生有话可说,“拐角”可能是考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和挫折;为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深度思维的空间、情感尽情挥洒的舞台,“拐角”可能是他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节点,是他们迈向另一个生命境界的平台。不同层面的立意空间,诸多角度的立意走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尽情表达,抒写自己不同的“走过”体验,展示自己不同的人生理解。
类似这样的题目很多,如浙江宁波“你是我的一本书”、浙江杭州“一份满意的答卷”、江苏南京“带着一本书去旅行”、江苏连云港“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江西“垒高自己”,都是一个文化隐喻。《人间词话》云:“有意境者,自成高格”。这些隐喻型作文题,都彰显着一种意境审美。
其二,审美的心理体验。如上海中考作文题“心里美滋滋的”就是强调审美的心理体验,“情不自禁”是本次作文的韵味与真谛所在。张狂宣泄,一味地外向性呈现,那就不是“心里美滋滋的”况味。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认为,“美滋滋的”作为一种情态(样子),藏于“心”(心里),情不自禁地露于态(外表),如眼神、面部表情、语言、肢体动作、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等。如果大而化之地叙述,概括性地表白,都无法将你“心里美滋滋的”情韵实化出来、美化出来。
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广州“改变一点点”、苏州“心中有支欢乐的歌”、浙江衢州“被爱的感觉”、江苏南通“就这样慢慢长大”、江苏无锡“幸福就在现在”、山东泰安“成长的烦恼与快乐”、贵州铜仁“这也是一种美”等等,这些题目都拒绝平庸的“一般叙述”,呼唤深刻的内心体验。
三、评价标准:从“文章唯美”到“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
“思想灼灼,文辞郁郁”往往是对文章的最高评价。习作与作者的心理成长密不可分,小学生好奇心强、初中生容易感动、高中生追求思辨。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虽然也有思想层面(情感)的评价标准,但是由于思想(情感)的隐蔽性、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不强等原因,思想(情感)层面的评价往往被忽视,“美文”追求成为主流,导致“假大空”习作泛滥。1988年《新民晚报》就刊发了批评文章《救救中考作文》,但是收效甚微。目前教辅市场各种版本的“满分作文”,几乎都张扬着“美文”的旗帜。
可喜的是今年的中考作文评价有所变化,进一步强调“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本文所指的“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源于殷实的《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读书》2012年第1期),他指出:“离开了人的尺度,离开了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确认,离开了对意义的甄别和呈现,语言必然是空无一物的,对‘现代化’的追逐也就容易沦为词语的空转。”
首先,各地中考命题者纷纷向“假大空”的美文亮剑。在此要特别强调山东泰安市的作文题“成长的烦恼与快乐”,试卷上面有醒目的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其次,各地中考作文的思想(情感)评价标准趋于可操作。这些变化,吹响了强调学生“内心体验”的号角。比如四川成都作文评价表分为“基础级”和“发展级”,基础级就思想(情感)评价划分四个等级进行量化,发展等级(能在下列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即可评分)就思想(情感)层面的评分标准定为:“较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较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根据上述观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就考查形式而言,命题作文将继续一统江山。只要应试教育存在,中考作文依然是“带着镣铐跳舞”。不同的是,这个“镣铐”已不再是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和“独抒性灵”的镣铐,而是必须遵循的“共性”,即写作规范、写作态度、写作本质、写作知识的社会化。命题作文既利于规范学生写作,又利于甄别与选拔。就考查内容而言,发自学生内心的真实的体验,将成为中考作文的重中之重。挖掘学生内部语言,并诉诸外部语言将成为新的风向标。
一、作文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运用,而非语言的积累
章熊先生等在《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一书中一语中的,他们认为“准确地说,语文课的语言教育,他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继而把语言运用分解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规范化”,第二层面为“熟练操作”,第三层面为“适应和利用语境”,第四层面为“艺术化”。
当下的作文教学忽视第一、二层面,过分追求“艺术化”,这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的根本所在就是把语言积累视为作文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在习作中大量堆砌华丽的辞藻,作无病呻吟的抒情,发自恋式的呢喃议论。语言积累是必要的,但这些积累必须内化,为己所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如何变积累为运用?如何化用积累的古诗?章熊先生举了一个例子:
【原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仿句】渭水西风,长安落叶,空忆诗情宛转。(周邦彦《齐乐天》)
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白朴《梧桐雨》)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二、作文教学的难点是内部语言的开发,而非外部语言的修辞
语言分为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内部语言即来自作者内心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外部语言即“语修逻文”。郑板桥《论竹》中的“眼中之竹”是“共有世界”,“胸中之竹”则是源于“共有世界”的内部语言,“笔下之竹”则是内部语言的外显,即外部语言。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和谐统一。“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是因为外部语言的局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因为内部语言的局限。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突破内部语言这个难点,甚至一些专家认为:“作文不可教。可教的没有用,有用的不可教。”果真如此吗?
日本著名教育家田上新吉认为:“作文不是再现性的记录,不是那种机械的操作,作文是依据生命要求的独创活动,作文的目的一是内省、统一自己的生活,通过文章将其表达出来;二是通过写作真正地了解自己,提高、深化自己的生活。”(转引自方明生《日本生活教育作文研究》,华东师大博士论文2003年)田上新吉的言说与章熊先生的两个观念不谋而合,一是语言教学的灵魂是“开发”而不是“纠错”,二是语言训练的精髓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作文教学的突破点是学生的角色转换,而非习作的修改
如果把“语言运用”确认为作文教学的重点,那么开启学生内心的审美体验,开发学生的内部语言就是重中之重,也是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章熊先生认为,语言围着思维转,思维围着思想转(思想还围着一个更大的“天体”——社会转动)。一方制约着一方,一方又反作用于一方。这其间,思维是最活跃的。盲目地多练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地向高一级领域发展。机械地周而复始,总在同一平面做惯性运动,这就是旧语文教学的最大弱点。语感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体验,它无法强加于人,它必须通过个体主动、深入、真切的体验与感悟来获得,而这种体验和感悟的强度是与语言活动环境直接相连的。
所以,重难点的突破口应定位于学生的角色转换。章熊先生建议“使学生他们从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言语行为的参与者”,引导他们参与这些言语活动,承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压力,而不是站在活动之外观察和分析,更不是简单地接受一些概念和结论。当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他就通过自己的感性经验掌握了这些技能知识。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精心设置语言活动的环境。这些语言活动设计要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兴趣,激发他们进入最活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