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性论文_郑金涛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性论文_郑金涛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山东 烟台 261000

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传统的班主任思想模式和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在新时期的学生面前显得笨拙而无力,甚至束手无策。因此,大胆尝试改变传统的模式与方法,已成为班主任工作改革的一大趋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赏识教育逐渐成为时下很时髦的一种教育手段。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我是好孩子”的心理暗示下努力地完善自我,从而一步步进入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里。下面从班主任的角度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客观的评价学生——赏识教育的基石

要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我想首先应建立在班主任对学生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这一基础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赏识”,避免赏识的盲目性。所谓全面了解,就是要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既要了解课内情况又要了解课外情况,既要了解校内的表现又要了解校外的表现尤其是在家庭中的表现,既要了解智育情况又要了解德育、体育的情况。

在班集体中,免不了会有少数后进生,班主任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不仅要看到“短”处,更要见到“长”处,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能以偏概全。如有的学生纪律性不够高,但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赏识其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辩证的尺度把握——赏识教育的重点

赏识教育并不是让班主任闭上客观的眼睛,只用赏识的眼睛来看学生,班主任必须以内外尺度的标尺辩证地看待学生,并以内在尺度为根基、以外在尺度为手段进行赏识。内在尺度指班主任在内心里对学生最客观的评价标准。外在尺度指班主任在具体的事情上对学生闪光点的赏识手段。比方说,某学生智力并不突出,可是偶然一次机会,他在回答某个问题时比班内所有的学生完成得都要好,作为老师,我们会高兴地夸奖他“你真聪明!”“你真会思考!”在这件事情上,内在尺度的评价是学生智力不突出,外在尺度的赏识手段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的夸奖。可能有的学生屡屡犯错,常常按下葫芦浮起了瓢,甚至屡教不改,令班主任头痛。这样的学生在班主任心里留下的印象就不大好,内在尺度的把握就容易发生偏差,带着这种情绪,这种类型的学生身上或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亮点就容易被忽视,甚至被故意置之不理。这就会对赏识的进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求班主任要注意适时分离内在尺度对外在尺度的负面影响。

三、适宜的赏识手段——赏识教育的关键

在赏识教育中,班主任要抓住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或灵光一现的闪光点给予赏识,达到强化尤其是正强化的目的,使之继续发扬,并把正面、好的效能辐射出来。班主任赞许的目光、称赞的手势、激励的话语都是赏识学生的方法。

实践证明,班主任不光要在内心深处对学生进行赏识,更重要的是显性的赏识,其中表扬就是一种最常见、最直接的显性赏识手段。但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赏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究其原因,笔者发现他们在进行赏识教育时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走入了某些误区。归纳起来常见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六个:

误区之一,赏识失法。有的班主任往往采取褒与贬对比互为反衬的办法赏识优秀学生,这是有悖赏识教育原则的。这是因为褒贬共存,对比鲜明,非赏识者作为反面典型会产生抵触的逆反心理,既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也不利于非赏识者去争取赏识。

误区之二,赏识失时。 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或学习有了进步时,他们需要班主任在其他同学面前给予自己表扬,这时他们的心情就像考试后急于知道自己的分数一样迫切,情感的大门完全向班主任敞开。班主任能善于利用,及时表扬,就抓住了教育的最佳良机。可有的班主任没把握好时机,以致表扬之后学生反而产生怨气或泄气的情绪,即失去了赏识应有的效果。

误区之三,赏识失准。赏识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要乱赏识。例如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表扬也要慎重,有的学生受表扬太多反而麻木疲惫,认为只要稍做努力就会得到表扬,进取的动力就会逐渐枯萎,赏识就适得其反了。

误区之四,赏识失当。赏识有多种形式,如口头、书面、物质、精神等等。具体使用哪种形式,要因人、因事而异,不要一概而论。

误区之五,赏识失度。有的班主任为了赏识后进生,抓住他们身上一点小事就随意夸大进行表扬,结果会使受表扬者认为班主任为了赏识而表扬,产生“假”的感觉,认为这不是在真心实意地赏识他,好像是在“哄”他进步。

误区之六,赏识失全。班主任对其产生了好的印象,就容易认为他一切全好,表扬时把他们说得毫无缺点。实际上这样的赏识太片面了,失去了全面性,非常容易使其产生盲目的优越感,导致优秀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产生“唯我独能,高人一等”的错误思想,从而对表扬也满不在乎。 赏识手段是否适宜直接决定着赏识教育的成败,因此班主任在实际运用中要审时度势、灵活应用,切忌教条、机械的套用。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辩证合理地实施赏识,促使学生在赏识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完善自我,健健康康地茁壮成长。

论文作者:郑金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性论文_郑金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