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贸易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贸易理论纷纷被提出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加以解释。本文拟将这些对最新解释加以介绍。
一、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传统理论在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时形成了一个完备有力的逻辑体系。对传统贸易理论最强有力的挑战就是对其两个关键假设“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质疑,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而不是相反。正是在这两个全新的假设上产生了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这一理论做出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P·Krugman)和默瑞·坎姆(Murray C·Kemp)。
不完全竞争在国际贸易上的意义是:(1)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商品价格大于它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因此不能如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同时,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国际贸易量不会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2)由于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的存在,垄断和寡头厂商就有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节约,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价格,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根源。
所以不完全竞争一方面掩盖了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国际贸易基因,另一方面又以规模经济的形式开辟了国际贸易利益的另一源泉,即所谓“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限制,如因规模太小所引起的劳动分工、生产管理的限制会减少,每单位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假设下工业产品之间互相竞争又不能完全替代,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企业的市场需求随着价格的下跌而扩大。垄断贸易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利润主要来源于:
(1)国际贸易使产业内企业数目增多,竞争加剧,需求曲线向左回移,直至垄断利润消失;(2)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特色产品种类增多,即消费者可选择的替代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这就使每一种差异产品的需求更富价格弹性。可供选择的异质产品越多,任一替代品价格变化时就越容易转移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求曲线在向左回移时变得愈加平坦。从而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产品成本,从而产品价格的下降;(3)多余厂商的退出。如两国分别有10个厂商开展国际贸易后,各退出3家,此时还剩14家。这也比封闭状态下各国厂商数目要多,且能使规模更趋合理化,企业行为更富有竞争性,而且多余厂商的退出还释放了那些投在固定成本中的资源,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二、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
80年代后期,克鲁格曼提出了垄断竞争模型,这一模型不仅导入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因素,符合垄断竞争假设的标准条件,而且兼容了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论,成为一个更通用的,解释力更强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这一模型是2×2×2模型,即假定世界经济仅由两国组成,即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力,本国属资本富裕国家,外国属于劳动力富裕国家;只有制造业和农业两类产业,分属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本国出口制造业产品,进口农业产品。两者在价值上相等。但假设农业部门仍为完全竞争部门,生产同质产品,而国内外制造业部门为垄断竞争部门,生产异质产品。同时,在规模经济因素制约下,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无法生产所有种类的产品。开展贸易后,本国仍是制成品的净出品国和农产品的进口国。但是,由于外国企业生产的制成品与本国生产的制成品存在差异,一些国内消费者更喜欢外国制成品,从而本国在生产制成品的同时,也必须进口一部分制成品。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说明了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从而这一模型既区分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各自赖以发生的客观依据,也表明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贸易是可以并存的。
三、竞争优势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E·波特(Michael E·Port)提出的。波特认为以下四个因素或特征形成了一国公司的竞争环境,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即:(1)要素禀赋。他把俄林的要素禀赋进一步分解为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人口等;高级或先进要素,如通讯设施、技术劳工、研究设备、技术知识等。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而高级要素具有可变性,往往是国家和公司投资的结果;(2)需求情况。国内需求是提高竞争优势的原动力,公司对国内顾客需求更为敏感,因此国内要求的特征在形成国内产品的属性与促进发明以及提高质量方面的压力特别重要;(3)相关工业的支持。投资于高级要素的供应工业,所取得的利益往往渗透到优势工业本身助其发展,也加强了其国际竞争力。同时,一国的优势工业与其相关工业往往形成一个工业集群;(4)一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经理才能,都涉及竞争情况,不同的国家往往具有不同的“经理哲学”,从而有助于或有损于其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同时又指出国内竞争状况与某些工业竞争优势的创立和持久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与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投资于先进设备,提高效率,促进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欲望成正比,从而也影响了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波特认为,如果要提高某一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将上述四个特征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钻石圈表(见图1)。即有名的“钻石理论”。这一钻石联合因素会积极影响国际竞争能力,而政府可能影响钻石圈中的任何因素,如政府补贴可以影响工业竞争力,投资于教育则可以影响高级要素禀赋,通过产业政策可以影响与优势工业相关的前向产业等。这一理论主要强调企业的最高利益在于投资于高级要素,如加强研究开发、员工的继续教育等,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钻石圈中的四因素,特别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支持科研活动,促进国内竞争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图1)
四、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
所有贸易理论中最易于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的就是“新生产业”保护论,但至今为止,许多发展中国家应用这一理论的结果不是造就了一批“永远长不大”的产业,就是导致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为回答这些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将公共选择理论与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在这一贸易政策理论中,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的论点如下:
1.利益集团与贸易保护。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及其相关行业,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的纺织品的竞争,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从而,这些行业的资本家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转而求助于“民主”型的政府,他们结成一个团体,游说议会,使议会通过提高关税或实行进口配额的议案。所以,削减其贸易壁垒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发展中国家花费一些资金和人力,参与该国的“政治市场”决策过程,组织所有反贸易保护的力量,达到削减贸易壁垒的目的。
2.“寻租”活动。经济机制,尤其是价格体系的扭曲,市场运行不正常会形成所谓的“经济租”,从而诱发“寻租”活动。“寻租”理论在贸易保护中的应用分析也许是其最精彩的一幕了,贸易保护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在保护之下诱发大量的“直接非生产性谋利活动(DUP),占用生产资源,减少了对正常生产部门的投入。
3.无限期的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是长期保护、长期落后的现象。托内尔(Tornell,1987)认为,若企业将关税保护视为政府对企业的“价格补贴”,那么企业维持这种转移收入的动机就不可避免了,这一动机不仅导致了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而且会诱发企业直接加入DUP活动中去。
五、战略性贸易政策
一方面,新贸易理论赋予了贸易产生利益这一定理以新的证明,强化了自由贸易优于闭关自守的传统规范结论,另一方面,对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常数规模经济的背离,使市场本身的运行结果处于一个“次优”境地,适当的政策干预有可能改进市场运行的结果,从而使自由贸易政策失去其最优地位,最新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
叙述这一理论时常用美国波音公司与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作为例子,并含有以下假定条件:(1)两家公司生产技术和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产一种可乘坐500人的大客机;(2)客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3)在一定的市场需求量下,若两家公司都生产,那么各亏5万元,只有在一家生产而另一家不生产时,生产者才有可能获得100万元的利润,现在假设欧洲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措施,补贴空中客车公司25万元以支持其生产这种客机,则空中客车公司的盈亏状况马上发生了变化。当两家均生产时,其利润为20万元;当只有空中客车公司生产时,其利润为125万元。而波音公司则不然,生产则亏损5万元;不生产利润为零,所以其出路只有一条,为避免亏损而停业生产。而空中客车公司则不然,只要生产就有利润,所以最终空中客车公司将独占市场。这一简单例子的惊人结果是欧洲政府以25万元的补贴给空中客车公司带来了125万元的利润,包括25万元的政府补贴和由波音公司转移过来的超额利润。
六、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来,技术开始被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过程,同时将经济增长引入这一框架,这一理论的最新进展是沿着两条道路前进的,其一是将技术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对各国福利水平和贸易模式的影响;其二把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显然,前者没有摆脱传统的阴影,而后者则赋予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以崭新的内容。
1.将技术视为外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1985年,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en)提出了差异条件下的贸易模式。假设两国的资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相同,若两国之间需要两种以上要素投入的产品在生产技术上有差别,那么各国将出口其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出,或同一产业中若生产两种不可完全替代的产品,则在技术差异条件下,两国分别生产自己在生产技术上领先的产品。这一模式也说明了发达工业国之间或产业间的贸易。
2.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技术变动的源泉有两个,即:(1)通过经济行为,从看和干中学会,这被称为“干中学”(Learning-by-Doing);(2)技术革新(Innovation),即自己创造发明出来的,一般是研究和发展的结果。“技术外溢”(Spillover)是指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不自觉地输出了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获得的。技术外溢又可以分为国际技术外溢和国内技术外溢,一般而言,前者外溢的速度慢于后者,且前者作用的结果有可能改变一国的原有比较优势,而后者在成本增长速度高于或等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有可能强化原有的贸易模式。
技术创新是投资、开发与研究的结果,主要表现在:提高要素生产率,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一定的产量使用更少的资源;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创新可以在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过程中或对新产品的研制中获得,但不管怎样,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投资,所以技术创新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2)需鼓励对科研的投资。
国际贸易对技术的促进作用是可以改善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如开展贸易后竞争压力的增强可以迫使各国研制新产品,在贸易中互相启发,以贸易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为技术创新提供经济上的可能性,同时使别国少走弯路,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另外,由于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一国的资源配置情况,所以技术创新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贸易模式。
七、简评
纵观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发展有两条明晰的主线,即回归和动态化。这里的理论回归并不是一种朴素的、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高级化的回归。规模经济——垄断竞争的出现导致了价格信号的失真,进而导致了各国比较优势的模糊。国际贸易的引入则弱化了垄断因素,引入了竞争因素,从而使价格无限趋近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虽然这一价格不可能真正等于完全竞争条件上的价格,但无限趋近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何况规模经济又开辟了新的贸易利益源泉。所以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出现除了给经济学家带来无尽的烦恼之外,它们从未让消费者和生产者感到厌倦。动态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生产要素的变数特征。生产要素的变数特征说明了比较优势是可以改变,可能转移的,尤其是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一国生产格局和贸易的改变作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们说明贫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开放和学习可以改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