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妇幼保健院 1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与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并通过对照腔隙性脑梗死时核磁共振和CT的表现,讨论两者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优点和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诊断并有所在医院核磁共振及CT影像学资料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经核磁共振和CT检出的病灶数目、腔隙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分组进行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优劣。结果:核磁共振的病灶检出率为CT的病灶检出率的5.49倍,经 字2检验,CT与核磁共振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确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CT确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6例,CT检查的阳性率为71.7%(86/120),CT与核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检出时核磁共振具有比CT更高的诊断价值,其对病灶的检出率也远高于CT。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
作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病因是颅内的小动脉和脑深穿支动脉的狭窄或痉挛而造成的脑缺血性的梗死[1]。腔隙性脑梗死的最大直径一般不超过20 mm,个数为一个或者多个。一些患者因病灶较小,没有明显的症状[2]。虽仅凭CT和核磁共振并不能直接诊断,但CT和核磁共振对正确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了解梗死病灶的数量仍有高度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经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并有笔者医院核磁共振及CT影像学资料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发腔隙性脑梗死。所有患者的病灶的最大径线均<15 mm,均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且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无脑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病病史。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0.1±9.3)岁。
1.2 方法
核磁共振设备选择德国西门子MAGNETOMAvanto 1.5T扫描仪,CT设备选择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MRI选择头颈线圈,并且行常规颅脑MRI平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T检查时嘱患者仰卧,头部先进入机器,将扫描的范围限定自颅顶到枕骨大孔之间,扫描线应该与眦耳线平行。核磁共振扫描序列包括AXT1WI,T2WI,T2FLAIR,DWI及SAGT1WI,扫描层厚5.0 mm,层距1.5 mm。CT扫描层厚1.0 mm,电流380 mAs,球管电压120 kV,扫描螺距1.375∶1。
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腔隙性脑梗死因其病灶所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根据Fisher分型,患者的主要表现:(1)单侧中枢性面瘫、肢体瘫痪,不伴感觉障碍的单纯运动偏瘫。(2)偏身感觉障碍,不伴运动障碍的单纯感觉偏瘫。(3)一侧中枢性面瘫、舌瘫,伴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并有指鼻不准、手动作笨拙症状。(4)先发生偏身感觉障碍,之后发生一侧轻偏瘫的丘脑内囊综合征。(5)以头痛头晕为主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6)视野缺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患者共通过MRI检出病灶423个,通过CT检出病灶88个。84例为多发病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6例为单一病灶脑梗死患者,最多一例有8个梗死灶。病灶部位以豆状核病灶最为多见,有187个病灶发生在豆状核,占44.2%,其次为放射冠,114个病灶发生在放射冠,占27.0%。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发生,脑组织中缺血缺氧,脑细胞出现代谢紊乱,脑组织水肿。这一改变在CT图上的表现是出现典型的低密度或稍低密度病灶。CT检查的缺点在于若患者进行CT检查时还未到发病的24 h,此时脑组织的梗死病灶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进行CT检查容易出现假阴性。CT在10~15 mm的梗死病灶检出率为84.6%,大多为幕下结构漏检。
脑白质和脑灰质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分辨更加容易清楚,核磁共振具有远高于CT的组织分辨率,脑组织间的差别能在核磁共振上清晰显示。CT检查对水的感应性比较差。当脑细胞发生水肿,或者间质发生水肿时,核磁共振能够敏感地甄别判断。MRI中的扩散加权成像(即DWI)利用水分子运动时的不同特点呈现高低信号,一般状况下脑组织中的自由水进行类似于布朗运动的运动,此时DWI显示低信号,而当发生脑梗死时,脑组织细胞发生毒性水肿,此时脑组织细胞水分子被明显限制运动,DWI显示高信号。根据此原理进行的MRI,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院高于CT,且由于脑组织梗死灶在3 h内就可以在DWI序列上显示高信号,其检测的及时性也远远高于CT。核磁共振可以较准确检出小面积、小体积的梗死病灶,如1~5 mm的小病灶检出率较高。5 mm以下的病灶想要通过CT检出则较为困难,>5 mm的病灶CT的检出率比<5 mm的病灶要相对较高。
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中血液对管壁的压力、血液流变学改变流速,这两者是导致脑梗死最为根本的原因。因脑部组织神经细胞的特异性及其不易再生的特点,一旦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便很容易造成多种感觉及运动能力的丧失,且很难再次恢复到原有水平,为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给其本身及家属带来巨大痛苦,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漏诊率,及早、准确地对腔隙性脑梗死进行诊断,开始对症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庆华.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3-24.
[2]范薇,汪昕,朱文炳,等.腔隙性脑梗死的MRI研究及与CT的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3):173-174.
论文作者:王亚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病灶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检出论文; 脑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组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