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移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孙 琪

(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7000)

[摘 要] 在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中文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移情能力又是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方面。探讨了可能对移情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有帮助的五个能力要素,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证实这五个能力要素在学习者的移情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移情;能力要素;实证研究

在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领域中,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简称 IC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综合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学者Gudykunst和贾玉新的观点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基本交际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等方面。为了使跨文化交际更好地得以实现,除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之外,移情能力也是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理论上,移情被定义为:“一个行为者对于另一个行为者的心灵状况尤其是情感状况的近乎等同的感受和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移情是一种情感的体会,它属于情感能力的范畴,并且被包含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中。因此,移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学习中文的外国学习者想要真正具备移情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理解的失败或者失误将会导致很多误解的产生;同时,这些误解又会给汉语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失落感。长此以往,会逐渐削弱汉语学习者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可能形成移情的几个能力要素,并通过实证研究法来证明所探讨的几个能力要素对移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2010~2015年,村卫生室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55.39%,截至2015年底,人员达21047人,注册护士数量增幅为218.10%,人数达10472人,乡村医生数和卫生员数量变化不明显,分别为124632人和4103人。

一、可能形成移情能力的要素

如何培养移情能力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因为移情能力是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够得以实现的保证。学者Ruben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定义为:“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及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一种可以达到人的基本要求、满足其性格、实现其目标及期望值的相对的能力。”在这个定义中,“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表达了与“移情”相近的意思。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移情能力只是一种相对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不可能绝对地、完全地感同身受,只能无限地接近对方的感受。在这一理论框架之下,对于移情能力的培养,Ruben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能力要素。除此之外,学者 Muneo I.Yoshikanva、Gudykunst、贾玉新以及 W.Barnett Pearce都在其各自的理论中提出了诸多发展和培养移情能力应具备的要素。综合他们的理论和学说,笔者概括出了五个可能对发展移情能力有帮助的能力要素,以期它们能够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实施,并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对文化差异的高度的敏感性,以及理解另一种文化取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总之,为了长期有效地开展好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明确省、市、县建设资金比例和资金筹措责任,确保水土保持防治工程项目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其次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最后,各市、县级单位应尽快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长期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防治工作。

实验3:两周后,我让甲再次与乙约定一个时间,讨论期末考试的事情。他们约定某个星期五的上午10点在某教室见面。这次,乙在上午10点准时到达地点;甲也是10点准时到达。交流完期末考试的相关问题之后,乙首先把话题转移到前两次的迟到问题上来。他说:“在西班牙,人们没有那么准时,迟到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开始没有太在意。但是,在中国必须遵守中国的时间观念,以后一定会做到守时。”

(“YES”表明乙的表现与该要素相符合;“NO”表明乙的表现与该要素不相符合。)

5.采用对话交际模式。这个模式是由Muneo I.Yoshikawa提出的,并且它被认为是移情能力形成的基础。一方面这种模式意味着交际双方保留各自在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方面的观点;另一方面彼此也不忽略对方各自的特殊性和个性。它要求双方必须相互尊重!正是在这样的模式之下,移情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形成并发展起来。

在第二次实验中,由于乙第一次迟到时,甲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因此乙对文化和交往的差异性还是没有注意到。这一次,乙迟到了32分钟,几乎跟上次一样。但是,甲在这次实验中却没有一直等待乙,而是选择在等待了二十多分钟后离开。乙到约定的地点没见到甲,于是电话联系甲并让甲回到约定地点。但是,甲拒绝了,并以此来表示对乙再次迟到的不满。笔者注意到,正是因为甲的离开和拒绝回到约定地点,使得乙开始反思他的所作所为。因为根据乙在第三次实验中的表现,他在第二次实验中的“尴尬”和“独自坐了一会儿”表明了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调整自己,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从这里可以看出,乙已经对时间观念的不同有了感受,并且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些与要素(1)(2)(3)(4)都相符合。

二、实证研究法

厕所革命主要是对旅游厕所的革命。本研究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采用IPA分析法对青秀山景区旅游厕所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

(一)实验整体设计

该实验的参与者是一个西班牙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该西班牙学生已经在中国某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汉语学习,并且能够运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但他并不了解中国人的交际准则和时间观念。该中国学生也不了解西班牙人的时间观念;且他将在我的提示下,与该西班牙学生约定一个具体时间,讨论一件具体的事情。实验发生的地点在中国某大学。实验的主题是关于守时。守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项严肃的交际原则;而对于西班牙人来说,迟到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为了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该实验做了三遍。在实验中,中国学生用甲代替,西班牙学生用乙代替。

(二)实验过程

实验1:甲与乙约定某个星期二的上午9点在某教室见面。甲在当天8:50就到了,而乙在9:30分才到。期间,甲一直在教室等待乙(甲在实验中不能用任何方式联系乙;但是,乙可以联系甲)。乙到达后,两人开始交流班会的事情。甲在这次实验中并没有表示出对乙迟到的任何不满,因为中国人的面子观很重,不愿在公众场合让对方尴尬和难堪;同时,甲尊重了对方的时间观念。谈完事情后,两人离开。

实验2:两周之后,我让甲再次跟乙约个时间,讨论周末郊游的事情。甲约乙在某个星期四的下午3点见面。有了上次的教训,甲这次14:56分到达约好地点。等了20分钟,乙还是没有到达。甲这次决定不再继续等待,而是出门去喝咖啡了。

乙在下午15:32分到达约定的地点,没有见到甲。乙给甲打电话,问甲在哪里。甲说:“我等了你二十多分钟,你还没到,我就走了。”听到这里,乙问甲能否回到约定的地点;但是,甲以还有其他事情为由,拒绝了。乙有一点尴尬,独自坐了一会儿,然后离开了。

3.对他人表达尊重和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这是Ruben在“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中提出的一种要素。只有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达出尊重和兴趣的时候,交往的基础才可以建立;同时,交往才可能开始并进行下去。

2.理解交往规则。交往规则包括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如何开始谈话以及如何结束谈话等方面的内容。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

4.采用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的态度回应他人的能力。这就要求交际一方应该描述另一方的行为,而不是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上,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去评判对方的行为。

在第一次的实验中,乙迟到了30分钟,因为他认为迟到在西班牙是很普遍的事情。这表明乙用他自己的文化标准和规则与甲进行交际。但是,乙忽略了中国与西班牙在时间问题上的差异性。因此,他的行为不符合要素(1)和要素(2)。当然,乙的行为也表明了他没有在交际中表现出对另一方文化的尊重,因此也就不符合要素(3)。正是因为前三个要素乙都没有做到,所以就更别提后两个要素了。

首先,笔者会设计一个实验;其次,监督整个实验的过程,特别是监督参与实验的双方人员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接着,分析实验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

以上这五个能力要素是笔者按照它们对外语学习者的移情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排列,一步一步递进式发展。

今年的酒博会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有来自国内外的3000余家知名酒企参展,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酒佳酿在这里汇聚成“天人合一”的大合唱。相信通过本次酒博会全球名酒的展示和20余项高端活动的举办,以及全球名酒厂商与众多媒体的共同参与支持,一定能实现酒博会的主题——“世界名酒,共享荣耀”。

在第三次实验中,乙不仅准时到达约定地点,而且主动与甲就前两次迟到的事情做出解释和说明。一方面乙的这些举动说明他保留了自己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另一方面当他与中国人交际时,他接受了中国人守时的时间观念,并且愿意遵循这一观念。整个实验过程很好地诠释了移情能力形成的过程,且与上文提出的可能形成移情能力的五个要素基本相符合。

1906年5月31日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17页的初步报告。他们的主报告,《州地震调查委员会报告,第一卷》,由Lawson编辑并于1908年出版。该报告包括对断层作用的地质和形态的大量描述、振动强度的详细报告,以及包括40幅超大尺寸图和对折纸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图集。第二卷,由Henry Fielding Reid编辑并于1910年出版,主要描述此地震的地震学和机制方面。在本文后面的叙述中,将 《州地震调查委员会报告》(两卷:Ⅰ卷,Lawson,1908,和Ⅱ卷,Reid,1910;共643页)统称委员会报告,适时标出相应的卷号。今天该报告仍可通过购买或在线获得(见参考文献)。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移情能力的形成并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能会经历一些尴尬或者沮丧。但是,也正是这些挫折让外语学习者开始对自身进行反思,不自觉地培养了自己的移情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论

根据实证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西班牙学生乙在不自觉地培养自身移情能力的过程中,其行为的发展过程与笔者在本文中探讨的五个与之相关的能力要素基本相符合;同时,这五个能力要素的发展是按照先后顺序,一步一步递进。因此,本文所探讨的这五个能力要素对培养和发展外语学习者的移情能力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实验本身的有限性,笔者对该问题的探讨还不能做到非常深入和细致。期盼更多的学者在未来能够对移情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慕尼黑工业大学依据《雇员发明法》,与发明人分享收益,并在专利政策中明确专利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具体分6种情况。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李义天.移情概念的渊源与指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252-02

◎编辑 司 楠

标签:;  ;  ;  ;  ;  

移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