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是“食育”文化的起源地,且是当今世界食育课程开展得最完备、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在法律的保障下,日本儿童在升入小学后,由学校统一供餐,从食材生产加工、膳食营养到饮食礼仪等各方位展开食育活动与课程,从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本土饮食文化的认同以及保障了日本青少年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的健康身体状况。日本食育文化的成功值得我国去学习与借鉴,值得我国根据我国的本土实际去推行与发展。我国需要积极着手于食育文化的全面建构,采取措施去完善与实践食育活动。
关键词:日本;食育;启示
一.日本食育的发展
日本的“食育”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明治维新时代;其概念真正形成于1898 年著名医生、营养学家石冢左玄的《通俗养生法》一书;作家村井弦斋受前者启发于1903年在《食道乐》一书中对食育做了进一步全面的描述。
日本的供餐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早在1889年,日本山形县鹤岗町(现鹤岗市)的私立忠爱小学就开始为贫困儿童提供午餐;1946年的《普及奖励学校实施供餐》鼓励学校提供午餐;1954年《学校供食法》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义务午餐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971年发布的“学校供餐的饮食内容”对食品构成的标准进行规定。[1]
21世纪后,食育概念也愈发成熟。2002年,日本设立“食育调查会”,消除了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给公众带来的不安;2003年,小泉纯一郎在施政演讲中提及食育,大大促进了食育的普及;2005年的《食育基本法》以法律形式将食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策略;2006年起,每年编篡并发表《食育白皮书》以说明食育的实施情况;2016年,第三期《食育推进基本计划》对未来五年的食育做出规划。
二.日本食育课程的过程
每日学校配餐中心的厨师们在十分严格的烹饪及卫生标准下,为学生们做午餐,并由学生们自行完成后续工作。上午下课后,每个班派四至六位卫生与健康合格的值日生进行配餐,餐车被推回到教室后,每个人按照分工有条不紊地为同学们分发食物。饭菜分发完,在班长“那就开始享用了”的口令下,全班同学开始用餐。在学生们的用餐期间,广播会对今天的食物进行说明:如食材以及成品菜的来源、特征、以及其中的故事等。午餐结束后,营养老师会来给前一天没有浪费食物的班级颁发“光盘奖”,获奖多的班级同学不仅因得到荣誉而自豪,也更加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接着,学生们把各自用过的餐具在餐车内摆好,值日生们再将餐车推回厨房并表示感谢。同时,教室内的其他同学开始打扫卫生,孩子们不需指挥,各自找到自己的工作,如打扫教室、楼道、洗漱间等,同学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此外,值日生会把当天用的围裙、帽子、口罩等收好带回家,第二天洗干净后带回。[2]
三.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食育课程的成功值得我们虚心借鉴与学习。我国美好明天的进步与发展需依靠健康的青少年,若不重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这对其自身及我国都是不利的。其次,我国也拥有悠久且优秀的饮食文化,如果白白抛弃了中华民族文化,对我国甚至世界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且与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南辕北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国需要借鉴日本的食育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完善立法,法律保障
我国需对食育的相关法律作出相应的硬性规定以逐渐形成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政府应加强指导,建立专门管理食育的部门,避免多部门重复参与而导致的管理混乱、不统一、无法正常执行等情况的出现。同时,立法要明确、详细,对具体事务做出详尽的规定,使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相信法律的保障性,做到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根据已有立法对食育进行组织与活动,不盲目、有效率的加快我国的食育进程。
(二)开展活动,群众参与
各地政府应加强引导,发挥好舆论的作用、利用好各社区的资源,使人民群众了解正确的食育并积极参与其中。各社区可根据政府开展一系列的食育普及学习活动,如:宣传栏的宣传、给每户分发正确的饮食指导小册子、组织饮食讲座等,从而循序渐进的开展食育普及活动,使各家庭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及其重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检查,严格监管
政府各相关监察部门应做到严格执法,按照法律规格、标准对食品安全进行把控,减少群众对国内食物的不安与猜忌,对违反规定者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缓解如今社会上频繁出现的食物安全问题;同时,应对学校进行不定时的评比、检查,并将其列为学校评比中的重要指标,使学校对食堂的食材加工、食物营养、人员配备等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而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四)加大投入,加强合作
各地政府可适当增加学校的财政投入,配备相应的种植园以及营养师,加强各学校对学生饮食卫生、营养的重视,使学生们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了解食材的种植与加工、明白营养膳食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孩子们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礼仪行为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明的认同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未来社会的长远发展,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配备身心和谐健康的后备军。
(五)增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在普及食育的同时,社会对食育专业人士的数量及质量也应作出规范。各单位、学校均应配备专业的营养师,增加食育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及其质量要求标准;同时,面对社会需求量的增加,各高校可完善并扩大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专业性更强的营养专业人才,弥补并补充当前社会对专业营养师的需求,并提高其资格证的含金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增强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与了解,增强人们对食育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袁雨姗.日本学生的免费午餐[J].教育,2012(24).
[2]李冬梅.日本学校营养午餐中全方位的教育[J].上海教育,2017(26).
[3]万建中.第二届中国食文化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225.
[4]纪巍,毛文娟,代文彬,于大吉.关于我国推进“食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2).
作者简介:孙雪(1995-),女,黑龙江省人,山东师范大学在读,2017级教育学原理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
论文作者:孙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日本论文; 我国论文; 学校论文; 午餐论文; 食物论文; 营养论文; 学生们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