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论文_常文进

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论文_常文进

黄山新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黄山市 245000

摘要:软土地基对路桥施工具有很大影响,不但阻碍了地基工程正常开展,而且还对路桥使用的性能造成影响。所以在路桥施工当中务必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根据实际地质的环境与工程状况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强化路基安全、稳定的性能。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处理

最近几年,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路桥施工的规模不断增大,然而因我国各个地区土质的差异,在施工方面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在施工当中时常会遇到软土地基问题,这给施工者造成一定的难度,由于软土地基于路桥的施工当中会发生沉降情况,更甚的会发生坍塌问题,对路桥稳定与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在路桥施工当中,软土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

1、软土地基的理论概述

软土地基就是指在路桥施工中,强度低、压缩量高的土层,同时大多数的软土层中都含有一些有机物质,这样的土层称之为软土地基。在日本公路事业发展中,他们将软土地基定义为土质松软,主要由有机土和松散砂等共同构成的土层,地下水位如果升高就会导致土层上面的填方物发生松动,影响地基的稳定性,进而形成地基沉降。

软土地基普遍具有土质疏松、粉土细小颗粒含量较高、粉土之间的间隙较大、压缩性强、含水量丰富等特点。这些结构特点导致路桥施工的刚度和强度都难以达到相关标准,进而成为影响公路路桥施工的关键因素。另外,软土地基土质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路面沉降、坍塌等施工后的问题,导致公路工程施工整体功亏一篑。基于此,相关单位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应当对公路路桥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提升路桥施工工程整体的承重性和稳定性,为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奠定基础,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对路桥软土地基处理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2.1、施工路桥等级

路桥等级对于路桥使用的铺设材料、平整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比较大,若路桥的等级较低,那么需先铺好路基,当路基经沉淀夯实以后,用稳定性比较强的材料对路面加以铺设。若路桥的等级较高,则需选取最合适材料,不仅耐磨与抗腐蚀的能力较高,还应对路面的铺设材料科学合理加以分析,严格管控材料的配比。

2.2、路堤形状

在路桥的施工中需对安全性加以重视,经建造路堤来有效较低路桥危险系数,这于路桥施工中属于一项关键内容。路堤高度与宽度等的设计对施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若路桥施工遇到软土地基时,需全方位思考路堤的形状,如果路堤的形状太高与太宽,会加强地基的压力。另外,因软土地基容易出现变形、断层、下降等问题,会降低路桥的使用年限。

2.3、附近环境

路桥附件的环境较为复杂,比如遇到农田、道路长度与弯曲度、及水文的环境等状况,即使表面看与路桥没多大关联,然而因均属于相同的生态环境当中一部分,会给路桥造成相应影响。附近的环境会直接关系到软土地基平稳与否,经对附近的环境加以调查与分析,充分掌握并了解软土地基关键的情况,方可给软土地基处理提供有利的条件。

3、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1、针对表面结构进行合理的处理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表面结构的合理处理较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技术工作者应当针对表面的土壤进行合理的检测,如若相关的土壤结构很软松,那么在实际处理期间就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以此提升土壤的强度与稳定性,保证抗压效果符合要求。与此同时,路桥工程施工期间,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表面结构处理方案,采用合理的排水方式与敷垫方式等进行处理,也可以在其中添加添加剂、利用粉喷桩加固方式等开展相关工作,以此促使软土地基结构的合理处理。

3.2、针对通道区域与涵洞区域进行合理的处理

在路桥工程实际建设的工作中,通道结构与涵洞结构属于较为主要的部分,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可以得知,一般情况下会利用基础扩张形式、构造整体形式等进行处理,从而针对工程造价与具体的地基处理难度进行控制,节约软土地基的处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桥台结构与路堤结构施工期间,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粉喷桩施工技术、砂桩施工技术与旋喷桩施工技术等进行加固处理,使得软土地基强度有所提升,以免桥台结构与路堤结构之间出现过高的沉降差。在此过程中应全面提升路堤的高度,如若软土地基的处理难度很高并且造价较多,可以将其改设成为架设桥梁,确保符合当前的软土地基处理工作要求。

3.3、夯实技术的科学使用

对于夯实技术而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属于目前软土地基处理当中较为成熟的技术方式,被广泛的使用在路桥工程当中。此类技术的应用原理,就是利用高空重物的下降原理产生较为良好的重力作用,可以针对软土地基结构进行反复的压实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软土地基的压缩性,缩小自然缝隙,保证可以提升地基结构的承载能力,改善其使用性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夯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操作很简单,影响深度在 11 m 左右,在反复压实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地基强度提升 4 倍左右,最大程度的预防变形问题与稳定性问题。与此同时,在使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总结丰富经验,遵循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出高空坠落物所产生的振动作用,利用隔振沟的形式减少振动所带来的影响,全面提升整体夯实工作效果,充分发挥出各方面工作的积极作用。

3.4、换填技术的合理使用

对于土质换填方式而言,在实际应用期间,主要利用优质性的土壤替代以往的软土结构,以此减少软土工程结构对施工工程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提升地基结构强度与稳定性,预防在工程结构投入事业之后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对桥梁工程结构进行施工期间,部分暗沟结构与淤泥结构等,都可以利用土质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操作简单、可靠,有助于全面提升整体地基结构的建设水平.

3.5、砂垫层的处理措施

对于此类处理技术而言,主要是在软土地基的顶面结构当中合理的铺设砂垫层,厚度在 1 m 左右,保证可以更好的针对上部分排水层进行固结处理,预防沉降问题,减少稳定性问题。在使用砂垫层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软土地基地下排水层,降低水位,为重型机械设备的施工操作提供帮助。通常情况下,砂垫层的施工技术较为简单,工作人员应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全面提升整体软土结构的建设强度与水平,充分发挥出各方面技术方式与处理方式的积极作用,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总之,路桥工程施工深刻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百姓的安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路桥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路桥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软土地基的出现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路桥工程施工质量。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能够提升路桥施工质量,需要相关人员应用科学技术来优化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林嘉兴.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探讨[J].河南建材,2019(03):224-225.

[2]马丽霞.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107-108.

[3]刘梦捷.基于软土地基处理的路桥施工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31):58-59.

论文作者:常文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论文_常文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