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拥挤是当前城市交通运营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为人们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的水平。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要从多角度考虑,方便人们出行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还应该关注影响城市道路品质的全部要素,并紧密结合城市发展的要求,提升城市交通建设和规划水平。本文通过介绍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提出了对城市道路全要素进行品质化提升设计的重要前提和具体的提升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
引言
一直以来,为了缓和城市的交通拥挤现象,我国在道路设计方面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创新。市政道路是城市人们的共有财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且彰显出一定的公益效应。国家大力支持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发展,从资金、人才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城市建设规划人员而言,其应该全面的提升城市道路的设计水平,由此,需要关注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的提升设计。
1 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的重要前提
1.1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与设备质量
道路施工前,首先要关注的是施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审核结果检查是否满足具体的施工条件,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从源头上保障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标准,只有这样,在后期的建设中才不会因建筑材料不合格而影响道路工程质量。在施工中,施工企业要时刻的监督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杜绝施工人员使用不合格产品,同时,在采购建筑材料时,采购员和采购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防止他们因一己私利,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带入施工场地。加强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维护工作,防止它们因环境的因素而影响到正常的使用,施工结束,在交接任务时,要做好对建筑材料以及设备的记录工作,一切都按照施工管理条例进行,从而保障市政道路的质量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1.2 加强设计监控
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当时的施工环境、地质情况设计出具体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在具体进行道路的全要素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时刻将道路的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首先施工方式要符合工程建设规范,其次在施工方案上,避免出现工程漏洞。路基的压实对于道路建设来说非常重要,是道路合格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平土机对路面进行压实,确保道路的任意部位都被压实,不存在松动的现象,防止道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为路面坑洼而出现塌陷以及路面出现裂缝。
1.3 加强地表建筑物与地下管线沉降观测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地表建设以及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时,必须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沉降情况。尤其在建筑物的检测时,需要科学化的在施工影响的范围之内放置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尤其是在建筑物的四个角和他相关结构的外围建设基础上设置沉降测量点,用以实现大型地表建构筑物的监测点加密。根据不同建筑物的环境、结构等实际情况,对建筑物的各个角度逐一布设沉降观测点,以实现对倾斜角度和位移情况的数据分析。在对开挖附近的建筑物进行变形测量时,在沉降稳定之前都必须有针对每天和每周的观察、测量情况的分析。在观测值波动较大时,必须高度重视地表建筑物的观测频率,使用自动化记录仪以及报警装置实现检测控制。在进行地下管线的检测过程中,需以地下的管道线路为路径,每隔 5m放置一个监测点。
2 以实例为基础的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优化分析
南沙区为新成立的行政区,同时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新自贸区,也是即将成为以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为中心的高水平国际化城区。所以在城区道路设计过程中,必须使用更加精细化的设计管控模式。本文将以提升南沙区的海滨路的城市道路建设全要素品质为例,对城市道路的全要素的品质优化进行整体化分析。
2.1 杆件优化设计
由于原先城市道路各类功能杆体数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路美观性,视野相对混乱。在示范路的杆件设计时,通过采用集约式进行杆件整合,尽可能只保留红绿灯杆以及路灯杆,尽量减少杆件设施占据的城市道路空间。也就是在符合标准规定并且不影响正常功能的条件下进行合杆处理,使道路的视野更开阔。
2.2 圆弧侧石平滑度改良
在加工渠化岛和调头车位的弧形侧石之前,专业厂家的技术人员需要在现场测算圆弧的弧度再提交交工样板,使用计算机合成三维立体图,并测算圆弧的全部相关数据信息,使平滑度协调统一。使用轻质材料的加工模型制作预拼装,再调整、改良接口问题,在专业厂家完成定制加工后再将预拼装运送到施工现场与样品进行对照,使圆弧侧石符合全部设计数据以及平滑条件。
2.3 桥底空间的充分利用
由于进港大道桥桥底的东面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桥底道路昏暗,桥底状况复杂,在夜晚出行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需要对桥底和桥身进行涂装处理,在桥底的壁面增设彩绘的同时增加照明灯,并增设休息位置,充分利用桥底空间。
2.4 小转弯半径的空间设计
在交叉口增加小转弯半径设计能够减少由于转弯速度过快引起的交通事故,使道路交通更加有序,行人的过街距离更短,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也让交错的空间更有活力。在人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设置小转弯半径来减速,再结合人行道的红绿灯通过增设语音提示,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便捷。
2.5 道路断面的优化设计
在对城市道路的断面进行调整时,应增加临时停车位和路侧的停车带数量,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优化,方便驾车出行。在蕉门公园的万达广场段及金融大厦段增设了路侧的停车带,详见图1。此外,万达广场还需要临时停车卸货,必须增设临时的停车卸货车位来降低临时停车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图1 临时停车带
2.6 城市标识系统的优化设计
改良滨海路的路标、科普、导航等标识系统的设计,可以在外观上引入周边环境元素,使用更有张力的色彩凸出该区域的特色,使标识满足指引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成为特色的城市雕塑,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形象。
2.7 抬高式过街的改良设计
在车流量较少、以慢速交通为主的支路行驶到主、次干路的时候,交叉路口应该选择连续的人行道铺装置替换人行横道。并在路口保持人行道铺装置和标高的连续性,通过采用抬高或者斜坡的形式来实现机动车辆的减速,使人行交通更加顺畅,维护行人安全的同时使过街更加方便。
2.8 斑马线的彩化设计
临海路的人行横道斑马线在示范段是在规范化的白色标线的基础上增加了彩色的标线,形成了颜色丰富的彩色斑马线,在符合标准的同时,给城市增加了活力,又亲民又能增加人行横道的辨别度,可以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慢行,也能提醒“低头族”行人注意交通安全。行人会色彩鲜艳的图案吸引,所以更愿意走彩色斑马线通过马路,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人和车辆的交通风险。
2.9 外墙景观的装饰优化
目前,滨海路周边的楼盘的外墙造型古板,且损坏、锈蚀严重,缺乏美感,和道路景观原有目标定位相差较大。滨海路的改造需要在外墙的设计中引入新的生态元素,使绿化的层次更加多元化,增加整体的绿化艺术的效果。根据临海路的日照等生态环境属性,外墙使用了多种花卉进行装饰。此类品种大多喜好阳光且生命力顽强,而且装饰过后的外墙还增加了吸尘、降噪、美化环境的功能。
3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在当前我国施行大范围的建设与修筑过程中,必须通过使用全要素设计来完成良好的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确保城市道路桥设计的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在城市道路建设采用全要素施工时,必须重点关注建设过程中的容易引起的风险事故,以此实现市政道路施工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艳平,李辰,李冬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研究[J].交通世界,2018(33)
[2]赫春红.西北地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8(22)
[3]顾正闯.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优化与创新[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
论文作者:李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城市道路论文; 要素论文; 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物论文; 品质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