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成英,李锦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析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给予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退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给予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效果,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退黄时间,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59-02

Application of f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care of neonatal jaundice Li Chengying,Li J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people's Hospital of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Sichuan Province,611130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laboration care in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Selecting 68 cases of neonicteric jaundice received by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control group of 32 patients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36 cases were based on routine care.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s, serum bilirubin levels and jaundic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nursing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level of serum bilirubin and yellow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Give refinement in neonatal jaundic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nursing effect, reduce the serum bilirubin level, shorten annealing time, huang is worth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medicine.

【Key words】Intensive care intervention; Neonatal jaundice; Application value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高发于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因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发生代谢异常,提高了胆红素水平,并逐渐积聚,致使新生儿巩膜、皮肤以及粘膜等出现黄染现象[1]。一般而言,黄染可以自行治愈,但是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高胆红素血症,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将会有损新生儿的智力与身体,更有甚者会导致新生儿死亡。本文将对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加以探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到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研究对象不包括先天性胆道畸形或生理性黄染患儿。

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日龄1~15d,平均日龄(5±1.42)岁;血清胆红素水平258~367μmol/L,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324±3.42)μmol/L。实验组36例,男25例,女11例,日龄1~16d,平均日龄(6±2.07)岁;血清胆红素水平247~356μmol/L,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315±2.52)μmol/L。两组患者的性别、日龄、血清胆红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水平衡与电解质、纠正缺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要保持病室与光疗室的环境卫生,注意保暖、保湿与通风。在治疗前要对相关仪器进行检查,做好对应的防范措施。在进行蓝光治疗之前,要监护新生儿的体温与体表,是否存在臀红与硬肿等症状,并对患儿的会阴、眼睛等处用黑布遮盖,或穿防蓝光尿不湿,戴眼罩。护理患儿应当保持无菌操作,做好每日消毒与打扫的工作,定期修剪患儿指甲,以防抓伤皮肤,造成感染,并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与干燥[2]。

1.2.2游泳治疗护理 护理人员应每日安排患儿进行1次游泳治疗,室温调节到26~28摄氏度之间,水温在38摄氏度左右。要尽可能保持游泳的水质干净,在患儿的颈部佩戴专门的游泳圈。在患儿接收游泳治疗时,应当要用护脐贴对患儿脐部进行保护。每次游泳时间保持在10分钟。

1.2.3光疗护理 护理人员应将光疗箱内的温度控制在30~32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每天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6~12小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应当将光疗时间延长到24小时。患儿在刚进入光疗箱内时,会引发不安与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先让患儿熟悉环境,并用软毛巾对患儿身体进行轻柔的抚触,在听觉上给予患儿安慰,然后再进行蓝光治疗[3]。并且需要给患儿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引发不良反应。

1.2.4医护联合,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向患儿家属解释病情情况,并对患儿家属讲解病情的成因,护理方法与治疗方法,来使患儿家属安心。医护人员还要对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护理人员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嗜睡、吸吮困难、精神萎靡以及两眼斜视、尖叫等症状[4],及时报告医生,并共同商讨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保障患儿的安全性。

1.2.5抚触护理 护理人员每天应当按照标准抚触法对患儿进行2次抚触,每次持续14min左右,一周为一疗程[5]。按照患儿头部、胸部、腹部、四肢到背部的顺序给予抚触护理干预。患儿头部与背部可用指柔法,患儿四肢可用挤捏法。抚触力度应当适中,动作轻缓,以患儿舒适度为参考依据。

1.2.6脐带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对出生当天入住NICU的新生儿进行密切的观察,尤其是脐带状况,如果新生儿脐带有渗血情况或者是异味出现则应及时为新生儿进行脐带绷带的更换,并以酒精对新生儿脐带进行消毒处理。

1.3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后护理效果、血清胆红素以及退黄时间。显效:干预后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干预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无效:干预后患儿临床症状不变,血清胆红素水平未下降或升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退黄时间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χ2)检验比较。P<0.05代表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25%,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3.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的病情发展速度快,黄染范围大,病程长并容易反复发作。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全,因此一旦病情严重,将会致使胆红素脑病,严重损坏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甚至会引发残疾或死亡[6]。因此在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时,应当加强都对新生儿的精细化护理干预,促使病情的康复与降低并发症率。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退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加以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退黄时间,不良反应少。具体原因如下:①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展开综合系统的护理干预,精细护理患儿的皮肤、器官、骨骼以及免疫功能等部位。②游泳治疗护理可以舒张患儿皮肤血管,促使血液流通与循环,加速胃肠道蠕动,分泌胃肠道激素与胰岛素,使新城代谢加快,从而增加患儿的食欲[7]。与此同时,游泳治疗还可以是患儿的安全感增强,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育。③抚触护理干预能够刺激患儿体表神经,使患儿脊髓排便中枢兴奋,确保排便的通畅性,避免对胆红素的重复吸收,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腹部按摩可以加速患儿的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明显缩短退黄时间。④卫生护理能够有效提供一个安全、洁净、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与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保障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⑤光照治疗可以有效改变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性质与排泄的途径。将血清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时,可以帮助患儿通过胆汁与尿液进行排泄,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8]。

综上,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排泄,促进黄疸消退,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映辉,李春凤,邹运芬,等.舒适护理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78-79.

[2]王荣鑫.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225-226.

[3]吴静.光疗联合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85-986.

[4]李莉.第三十三讲新生儿重症黄疸(下)[J].中国乡村医药, 2014(17):41-43.

[5]刘迎,杜光,王继彦,等.新生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98-4600.

[6]王娴.新生儿黄疸39例诊治现状分析及面临挑战[J].医学信息,2014(19):608-609.

[7]李永花.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价值[J]. 甘肃科技,2017,33(3):88-89.

[8]徐春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1,01(2):78-78.

论文作者:李成英,李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成英,李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