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中学 276826
摘 要: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广泛的应用性。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都会失去灵魂。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教师应奋力前行,有所建树。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创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上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度和科学性。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人的活动的动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动的产生、持续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维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问题难易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调控,养成自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尽量不干扰学生的探究方法和行为,从方向上、方法上给予适当指导,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活动空间,以及思维上的自由度,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探究,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新。
四、质疑提问,激励探索
疑是“争论”的起点,只有产生了疑问,经过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会有“敢于争论”的勇气。教师应大力提倡、鼓励学生的质疑,使学生由敢说、爱说,甚至过渡到质疑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设计疑难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五、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自己身边的数学,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从学生的错误观点和失败行为中找到教学机会,使学生敢于创新,这样才能真实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六、设计练习,拓展提升
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长期以来,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分层作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笔者认为,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对于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也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不懈地向着改革目标前进,就能使初中数学课堂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创新之花。
参考文献
[1]林巧燕 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06,(06)。
[2]孙庆利 初中数学新课程与教师的适应发展[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03)。
论文作者:裴朝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思维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