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安监局 贵州省盘州市 553500
摘要:本文就综采工艺技术在薄煤层中如何实现高产高效,通过实践探索在工作面设计、两巷支护、设备选型,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队伍建设及现场管理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值得同行业借鉴和探讨。
关键词:薄煤层;工作面;综采;高产高效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作为当今众多现代化煤炭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具有生产能力强、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经济效益良好、安全系数稳定等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煤炭企业的青眯和推崇。特别在中厚煤层的开采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很多企业都面临一个客观难题,那就是在1―2米的薄煤层的技术应用,不是很顺利,使用该技术的经济效益不佳。为此,提高综采技术在薄煤层的综合经济效益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五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周家湾村西,行政区划属河津市下化乡管辖。该矿向东5km,有209国道通过,沿209国道向南约20km至河津市可与候(马)―西(安)铁路和108国道连接。井田北距省会太原市310km,南距运城市100km。经公路、铁路可达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利,现开采2、10号煤层,重组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45万吨。现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浅谈一点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技术层面的体会和看法,与大家共勉。
1、综采设备的选型与使用
综采设备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能否发挥综采技术的优势。因此设备选型时必须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运输能力等因素选择。
1.1 顶板支架的选型
首先,要根据工作面顶板类别进行支架类型选择,一般中等及中等以下顶板应选择掩护式,负责选择支撑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要根据井下的采掘高度确定支架的高度范围,应以支架最大高度大于最大采高0.1m以上为宜,支架最小固定小于最小采高0.3m以上为宜。另外还要认真核对支架的顶底板比压指标。支架支护强度应以大于顶板压力而支架对底板比压应小于实测底板比压,并且差值越大越好,越有利于安全生产。
1.2 采煤机的选用
采煤机应根据井下工作面的采高、倾角及煤层硬度等各个因素,综合平衡,选择相应的采煤机。要求采煤机的最大采高、最小采高、牵引力、切割能力都要与工作面相匹配。
1.3 转载机和运输机的选择
支架、采煤机选好后,要根据三机配套要求选择运输能力大于工作面最大生产能力的机型。一般都使用SGZ―764/500W型中双链刮板输送机及SZZ―764/200型桥式转载机运煤。需要说明的是,支架、采煤机、转载机、运输机等设备选型必须根据井下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而科学选定,不能一味单纯靠产量指标作为依据来衡量。
2、工作面的设计
工作面设计时应根据工作面地质、水文等资料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现在综采技术发展趋势是普遍采取大走向、大采长。充分发挥综采生产能力强的特点,减少搬家倒面的次数,降低万吨掘进率,从而为实现高产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走向和采长也不是越大越好,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果过大会造成巷修费用急剧增高、工作面构造增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工作面设计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和决定。
3、两巷的支护技术
综采工作面两巷支护情况对机头、机尾的生产影响很大,如果支护合理可以大大缩短过机头、机尾的时间。在实际生产中采煤机两端入刀时间之和约占总割煤时间的一半,如果机头、机尾支护质量差则要占更大的时间比例。因此两巷支护对能否实现高产高效意义重大。现在综采面一般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在采面实际生产过程中,锚网支护段的班产量是工字钢支护段的2倍。因此薄煤层综采面的两巷支护应尽量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
4、回采工艺选择与劳动组织的要求
回采工艺应根据工作面顶板类型及采长合理选择,回采工艺应为:割煤―推溜―移架,采煤机入刀方式为端部斜切进刀割三角煤方式,支架工跟机移架,顶板破碎时可先拉超前架。
劳动组织应为四、六制作业,三班出煤一班检修,六小时工作制。
5、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加大综采设备的使用率是提高煤炭企业现代化开采的有效手段,必须有一支作风硬、技术素质较高的队伍来操作,否则再好的机器也是摆设,再好的设备也只能是一个空壳。因此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干部职工的综采技术的培训。尤其要对岗位转变和安全资格证过期失效的人员,进行专项的脱产培训,使他们做到持证上岗、安全作业;要认真学习所在的岗位的操作规范和手指口述,熟悉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原理,使用维护等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外还应及时总结在现场管理中的许多教训和宝贵经验,为今后实现安全生产和发展良好的借鉴依据。
6、规范现场安全与生产管理
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实现高产高效就必须有足够的推进速度,加强现场的管理非常重要。应用综采技术不仅是综采设备的使用,还包括一通三防、过地质构造、顶板管理等技术的综合配套。以很多煤矿的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顶板破碎制约了生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用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拉超前架等措施,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工作面的快速推进。由于薄煤层工作面采高底的空间狭小,设备较大,调整起来十分困难。日常不规范的操作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的安全和生产管理,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7、结论
综采技术在薄煤层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在生产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难题,才会实现工作面的高产高效。但与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综采技术管理知识,集思广益,为我国煤炭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文作者:胡刘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工作面论文; 煤层论文; 顶板论文; 支架论文; 高效论文; 技术论文; 河津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