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肿瘤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对于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临床护理举措。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门诊部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临床观察的方式,对于患者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所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针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实施有效的护理举措以后,180例患者心理状态获得明显的改善与提高。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具有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推动患者尽快康复,进而将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获得提升。
【关键词】门诊输液;心理特征;护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8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94-01
门诊输液室能够直接体现出医院的服务质量,同时可以直接的将医院管理以及护理质量得到反映。在患者输液期间,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于疗效能够产生较严重的影响[1]。因此,使输液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实施输液,并且有效的将输液不适感降低,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是临床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次的研究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特征展开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效果显著。所作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门诊部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具有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75例,年龄在20岁-7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6.21±18.47)岁。所有患者中具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6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30例以及外伤患者2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心理疾病情况。
1.2方法
门诊部输液患者具有抑郁、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等心理特点,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实施深入的分析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加强同患者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降低患者的紧张感;将患者因输液产生的穿刺疼痛感降低,缓解恐惧的心理状态;以亲切的口吻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病情的特点、穿刺后注意事项、日常保健知识等内容,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等[2],输液期间需要增多巡视的次数,以了解患者的需求。
1.3观察指标
分析输液患者在输液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心理需求特征,同时对输液患者于整个期间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实施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在P<0.05时,即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的研究中,对180例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不同时期心理需求特征调查,具体情况如下表1-3所示。
针对患者的心里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以后,180例患者心理状态获得明显的改善与提高,满意度达到100.00%。
3讨论
门诊输液患者由于不了解门诊室环境,容易产生陌生感,进而导致紧张和害怕的心理。并且患者由于自身病痛,于挂号以及开单检查、交费取药等环节中,容易引发烦躁的心理。并且一部分患者因为不明确自身的疾病情况,会增加心理负担,导致形成抑郁的心态[3]。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进行控制至关重要。在进行输液以前,需要营造舒心、整洁以及安静的输液环境。护理人员应该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以及交流,对于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获得深入的了解。并向患者详细的介绍所注射药物的名称、用量以及使用方法,将疑虑情绪进行消除。同时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应给予及时、耐心的回答[4];在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降低由于静脉穿刺注射给患者造成疼痛感,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在输液期间,需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以及安全情况,并且通过向患者介绍有关的疾病防控知识,在患者心中树立起健康意识,增加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在输液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拔针时,应该动作轻柔,轻微的揉压针口处,并且指导患者应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按摩,沿着血管的方向以顺时针方式进行按压4min左右。并且予患者在输液室观察15min,对患者进行询问是否存在开不适感,并积极热心的交流安全知识,推动患者康复的进程[5]。
结语:
综上所述,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应用具有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可以将患者的不良的心理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推动患者尽快康复,将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获得提升。因此,值得将此种护理方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文娟.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06):225-226.
[2]陶琴华.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4(01):133-134.
[3]郭志美.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3,10(23):165-166.
[4]魏妮萍,李慧颖,张弦.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2(27):3072-3073.
[5]陈小梅,陈枫,林淑清.影响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4,20(18):2830-2832.
论文作者:沈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心理论文; 对策论文; 心理特征论文; 门诊部论文; 状态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