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联合长托宁治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彬

呼吸机联合长托宁治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彬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引起的中间综合征(IMS)患者采用呼吸机联合长托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致IMS患者资料,其中22例单纯采用长托宁治疗(对照组),另27例患者行呼吸机+长托宁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与治疗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衰竭、中毒症状等消退时间[(22.17±1.38)h、(25.72±1.47)h]均较对照组[(27.27±1.24)h、(29.24±1.52)h]用时短(P<0.05);且死亡率比较,7.41%<27.2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致IMS患者,在长托宁治疗的同时联用呼吸机,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中间综合征;呼吸机;有机磷中毒;长托宁

【中图分类号】R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153-02

中间综合症(简称IMS),是急性有机磷中毒的常见并发症,因病发后常伴有呼吸肌麻痹、无躯体感觉障碍,若不能及时施加治疗,患者将出现昏迷或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生命[1]。呼吸机可帮助患者正常通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障碍,长托宁则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缓解中枢中毒症状,从根本上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两者联合应用于急性有机磷所致的IMS治疗中,效果突出,现汇报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选取49例IMS患者,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研究;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观察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4~61岁、平均(38.23±4.51)岁,中毒药物分布:乐果、甲胺磷、对硫磷、敌敌畏、其他分布5例、9例、7例、4例、2例;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5~59岁、平均(37.48±5.08)岁,中毒药物分布依次3例、8例、6例、3例、2例;对两组性别、年龄、中毒药物分类等进行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时清理毒物,通过插胃管、导泻等方式促进毒物排出,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液,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尿常规,借助心电图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两组均在患者出现IMS症状时给予长托宁治疗,给药方式采用肌肉注射,根据病情动态评估来使用,最终均达到长托宁化(口干、皮肤干燥、肺部湿罗音减少或消失);观察组则长托宁治疗的同时,加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行气道插管,应用Drager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模式选用A/C,调整呼吸参数(潮气量为8~10ml/kg,呼吸频次为12~18次/分,吸氧浓度40%~50%,吸呼比1:1.5~2,并根据患者呼吸症状、血气分析调整参数,气道平台压不超过35mmHg,同时加强气道护理,避免痰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待患者有自主呼吸后,呼吸机模式改用SIMV-PSV,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后调节呼吸机模式为脱机前模式,观察8小时,避免病情反跳,无病情反跳且自主呼吸良好时停用呼吸机,再观察24小时后无病情反复予以拔除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统计呼吸衰竭、中毒症状等的消退时间;统计3d内患者的死亡情况,死亡率=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临床数据资料加以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计数资料以(n,%)形式,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组间对比

观察组呼吸衰竭症状消除时间(22.17±1.38)h,中毒症状消除时间为(25.72±1.47)h,而对照组以上用时则分别为(27.27±1.24)h、(29.24±1.52)h;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t=13.154、t=9.561,P<0.05)。

2.2 治疗结果的组间对比

治疗3d后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观察组27例生存25例,死亡率7.41%(2/27);对照组22例生存16例,死亡率27.27%(6/22);组间对比χ2=7.615,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3.讨论

内科危急重症中,急性有机磷中毒较为常见,临床实践证实,该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IMS是急性有机磷中毒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度中毒后的常见表现,针对IMS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给予严格的解释;相关报道表明发病与胆碱酯酶活性有所关联,急性有机磷中毒至IMS患者,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致使神经传递受阻,致使骨骼肌处于麻痹状态,出现肌肉无力[2]。呼吸衰竭是IMS常见表现,因呼吸肌麻痹后患者呼吸功能受阻,因此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呼吸机能够实现机械通气,辅助患者完成正常通气,避免机体组织出现长期缺氧而造成患者死亡,成为目前危重病治疗的常见辅助手段;长托宁属抗胆碱药物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与乙酰胆碱发生作用,阻断乙酰胆碱的对M受体、N受体的激动作用,尤其是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亚型,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成为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药物。将呼吸机用于IMS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是抢救呼吸衰竭的关键措施,同时为药物解毒治疗赢得时间,慢性降低患者死亡率。

本研究中,长托宁、呼吸机联用治疗的IMS患者,呼吸衰竭、中毒症状等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由此可见,急性有机磷中毒致IMS患者治疗中,采用呼吸机联合长托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莹.长托宁联合呼吸机治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6):555-556.

[2]秦慧,岑志远.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3):4-7.

[3]刘霖敏,陈斌,陈华彬等.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阿托品救治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4(3):205-208.

论文作者:张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呼吸机联合长托宁治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