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古蜀的行旅交通
◎尉艳芝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72)
【摘 要】 古蜀人的行旅交通方式多样,他们开辟了栈道、发明了索桥,走出了一条南方丝绸之路。他们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展现了古蜀人的开放性和胆魄。正是具备这种精神,他们才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
【关键词】 古蜀 栈道 丝绸之路 索桥
古蜀时期,人们在狭小的范围内从事生产劳动和生活,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需要不断地奔波行走,足迹所到之处就形成了道路。古蜀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开辟了栈道,加强了同关中以及其他地区的联系。他们从成都出发,不辞辛劳,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经过商贩的接力传递,在原始的南方丛林中,走出了一条对外开放之路,即南方丝绸之路。尽管四川地处内陆,古蜀先民们的水上交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造船技术先进,并且还发明了索桥,这种造桥原理至今沿用。
一、开辟“空中走廊”
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交通闭塞。四川盆地被众多的高山峡谷环抱,关中与汉中、四川盆地之间,横隔着巍峨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脉,山势高峻陡峭,地形复杂。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古人,尤其是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人看来,这是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
2018年中国皮卡市场增势迅猛。1-10月,全国皮卡车企累计销售36万 辆皮卡,累比增长13.20%,其销量增长率已经超越所有车型和整体车市的增长。面对皮卡行业的春天,郑州日产适时推出了“高品质SUV级皮卡”锐骐6。作为一款全新皮卡车型,锐骐6如何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关中,自古以来是帝王之都,经济文化发达,对其他地区的人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作为国都,关中地区的人口快速增长,生产生活资料供不应求,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因此两地的沟通和交换势在必行。蜀地的人们要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才能到达关中地区[1]。
秦时,西部的青海、新疆、西藏还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秦岭就是华夏诸国中的最高山峰。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中开辟道路,无疑困难重重。唐代诗人李白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蜀道的险峻和出入四川的艰难,在李白的诗里,连白鹤都飞不过秦岭,蜀道的崎岖难行就可想而知。那么古蜀时期的人们,怎样穿越高山险谷到达关中地区呢?
奔走在这条路上的蜀商,都是精明能干的跨国商人,是国际交流的使者。在他们的马队背上,装载了大量蜀地产的驰名商品,这些商品,不仅畅销国内,也深受国外人们的喜爱,不仅有美丽的丝织品,还有漆器、茶叶、瓷器、竹器、盐巴、丹砂、生丝、铜铁器、金银制品等,然后又换回了象牙、翠玉、红蓝宝石、犀角、珠玑等具有西域风情的特产。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海贝,产于印度洋北部地区。东周时期,蜀国的王公贵族流行佩戴的一种称为“瑟瑟”的宝石串饰,这种宝石产于印度和西亚,显然是商人们从异国贩运而来[4]。
由图3可知,忽略连杆AB的质量,将连杆AB看作二力杆,则连杆AB在B点的受力可以分解为连杆方向的力FAB、弹簧拉力Fk以及外负载F,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古栈道十分险要,在悬崖峭壁的栈道上通行艰难,有的地方很窄,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想象一下,古蜀人背着背篓,攀栏前进,脚底下万丈深渊。实际上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巴蜀的军队参加武王伐纣,就已经开辟了可通兵马的道路,这是关于蜀道的最早记录。道路的修成并非一蹴而就,一代又一代蜀人的努力修整,才终于使得道路越来越畅通。春秋战国时期,栈道千里,通于蜀汉,蜀道的开通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两地间的物资交流和货物往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先秦蜀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凿山而行、架桥为路,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交通奇迹,它比西方的罗马大道还早,可与大运河、长城相媲美。古蜀人沿河谷选修道路,近捷便利,这种方法至今仍被采用,今天许多铁路、公路都沿着河谷修筑,被称为“沿溪线”,我们不得不叹服古蜀人的智慧。
二、对外开放的南方丝绸之路
春秋战国时期,造船水平有很大进步。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等国已将各种船只组成水军用于战争。战国时期,蜀国的人们已经可以制造楼船,通过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铜壶的纹饰,可以看到当时楼船的样式,当时的楼船分为上下两层,船体比较窄。下层船舱内有三四个佩戴短剑的士兵。这些人身体前弓,奋力划桨。战船的上层站有四五名士兵,他们有人在击鼓助阵,有人拿起箭准备射击,还有武士拿着剑正在和敌人搏斗。这个战舰只能容纳7-9人,是一种小型的楼船。
早在商朝中晚期,古蜀先民就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以成都为起点,向西南出发,由东、西两道汇聚于大理,在楚雄汇为一道,继续向西,由腾冲、瑞丽、畹町出境入缅甸,经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孟加拉国等国的道路,这条路线被称为“蜀身毒道”或“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之路。古人仅凭着驴或者骡等交通工具,甚至步行,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外奔走,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
3000年前,古蜀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从成都出发,不辞辛劳,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经过商贩的接力传递,在原始的南方丛林中走出了一条对外开放之路,显示了古蜀人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先秦和秦汉时期蜀地的富裕,也同古蜀人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
古蜀先民,曾经为了生存,沿着温润平缓、植被茂密的河谷,辗转迁徙,经过长期探索,他们发现隔绝中原与大西南的秦岭中有河谷走道,为减少翻山越岭之苦,先民们利用河谷的峭岩,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先秦蜀民披荆斩棘,开山劈崖,架木为桥,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中开凿了一条沟通川内外的大通道——栈道。在栈道靠河流的那边及拐弯处,有的还装有栏杆,以防人马坠入河中。栈道险要无比,远看就像一条空中走廊[2]。
商周时期,蜀地的丝绸业已有相当发展。丝绸是蜀商们经营的一项重要商品,畅销国内外。西方考古资料也说明,中国丝绸至少在公元前600年就已传至欧洲,希腊雅典公元前5世纪的公墓里发现了中国丝织品,而中国丝绸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传至埃及。到公元前4-5世纪时,中国丝绸已在欧洲流行,是欧洲上层贵族们十分喜爱的高档时尚的服装面料。
先秦时期的四川盆地,江河湖泊众多,远古先民很早就开始想办法跨越江河,到达不同的地方。人们最初的渡河工具可能是葫芦,把它系在身上增加浮力以渡水。后来人们开始造船,独木舟可能是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
(2)用M15砂浆将实心板梁间的缝隙进行灌封填充,待实心板梁间砂浆强度足够后,在板梁上部钻孔,粘贴钢板并用锚固螺栓锚固,以增强实心板之间的横向联系。
三、先进的造船技术
先秦时期的跨国商人们进行的长途贩运活动,把中国的特色产品输出到异国他乡,把异域风情的商品引入国内,极大地丰富了古道沿线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经商丰厚的利润,也提升了古蜀商人的生活水平。
蜀国人很早就习惯水性,善于驾驶船只,战国时蜀人和巴人一样,死后多用船棺,也反映出他们便利的水上交通。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利用生存环境中的水道和内陆湖泊所提供的便利条件,用船作短途运输,运送货物。
古代蜀人的造船水平技术较高,和当时以造船著称的越国不相上下。战国时期,除了楼船之外,古蜀先民还制造了舫船,这是一种大型船只,是两艘船并排绑在一起,这样既能保持船的平稳,又能增加载重,可谓一举两得。蜀地造船工业的规模很大,公元前308年,秦国将领司马错讨伐楚国的时候,就在蜀国制造了上万艘大船[5]。
三星堆时期,青铜铸造、各类手工加工以及丝绸和蜀布的纺织加工,都已十分昌盛,这也为古代蜀人进行远程贸易活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蜀国早就与周边地区如秦国、楚国、滇和夜郎古国有着贸易联系,其中有官方贸易,也有民间通商[3]。商周时期,蜀国青铜器的大部分铜料,就有可能从富产铜的楚国贸易得来;青铜器所含的铅,就是来自云南。经过蜀国商人的贩运,夜郎国的人也能吃到蜀国的特产枸酱,蜀的丹砂和空青作为驰名商品,被蜀国商人运往中原和东方各地,这些名贵商品受到当地达官贵人们的喜爱。
只要买了LV,你的北漂就成功了;好的父母,一定喂孩子进口奶粉;每年一次出国旅游,是中产阶级的底线……所以,“富”是自我预期,当短期内不能达到这个预期时,很多人都会退而求其次的让自己“看起来富一点”。
水稻品质检测每小区取样,测定的稻谷样本存放60 d以上,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用小型精米机将稻谷加工成精米,用粉碎机粉碎,过70目筛,供分析用。其中外观品质整精米率、出糙率根据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 规定的方法执行,垩白粒率、垩白度、不完善粒、黄粒米、粒型(长宽比)等指标用日本佐竹公司生产的JMWT-12大米外观品质分析仪测定。食味品质食味值、外观、硬度、黏性、平衡度用日本佐竹公司的大米食味计测定。营养品质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用德国布鲁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近红外米质分析仪VECTOR22/N测定。
先秦时期,四川盆地河流众多,大部分可以通航。当时岷江至长江的航路,横贯四川盆地,是从四川西北高原出发,经过四川,最后到达楚国、吴国、越国的水上航线,是东西交通大动脉。沱江、嘉陵江都能通航,是联系蜀地南北的交通动脉。《战国策·燕策》记载,蜀国的军队,从汶山出发乘船顺江而下,五天就能到达郢地。《楚策一》记载,秦国西边的蜀国,距离楚国三千多里,大船上装满了小米,舫船上还有很多士兵,一个舫能够装载五十人和三个月的粮食,到了水里就浮起来了……虽然负重前行,但是速度很快,不到十天就能到达扞关。十天,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时间也许太长了,我们的邮轮可能用不到两天就能到达,但是在两千多年前,蜀国的船只已经非常快了[6]。
古蜀时期的人们利用大自然赐予的木料来制造船只,又充分利用四川的江河湖泊,把原本是交通障碍的大江大河变成了水上航行通道,把东西南北地区都串联起来,加强蜀国同外地间的物资交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四、惊险刺激的水上索桥
四川西部山区多高山峡谷,松潘茂州地区,江水湍急,波涛汹涌,人们根本无法乘船渡过。古代生产力低下,古蜀人手中只有简单原始的工具,建桥相当的困难。这些江河阻隔了他们的道路,怎样才能到达彼岸呢?面对滚滚江流,当地的人们没有退却,想出了一个绝招,发明了索桥,由于四川古代造索桥是用竹索,所以也称为笮桥。笮桥最初可能是由蜀地的少数民族发明的,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里的人们用索桥来渡水。
索桥可分溜筒和绳桥两种,溜筒更原始,是四川地区的羌族、藏族、彝族少数民族经常采用的一种交通设施[7]。溜筒的使用方法是:人们用竹篾或者藤皮编织成大缆索,分别系在两岸的石柱上,此岸的缆索系在高处,对岸的缆索放在低处,过河时,人们用绳索把自身绑在溜筒上,人是悬在半空中的,利用从高处往低处滑的惯性,并借助手攀脚蹬的助力,溜到对岸。人们不但可以空手渡过,还可以运送牲畜和物资。溜筒下面就是滔滔江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命丧江中,场面相当惊险。过桥如此艰难,那么修桥恐怕需要更大的勇气,付出更艰巨的劳动。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勇气和智慧。
当下南通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进出口贸易频繁,能够吸纳大量的人员就业。因而近年来有许多江苏其他市县的人特别是苏北各市的人以及其他省区的人来南通就业,南通以热情的臂膀欢迎他们的到来,积极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促进他们融入当地人的生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南通人”出现。
两千多年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溜筒的基础上建造了绳索桥,以方便人们通行。绳索桥就是用几条大型绳索跨河排列,两端固定在木桩上,上面拴着竹笆加固,桥的两侧稍高点的地方用巨索为栏杆,过桥的人可以手扶着。笮桥的原理,至今仍广泛使用在现代桥梁建设和建筑结构之中。
[参考文献]
[1]常璩.华阳国志[M].巴蜀书社,1984.
[2]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3]段渝.四川通史(先秦卷)[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郭新良,蒋晓春.浅析明月峡古栈道文化景观的特色与保护[J].皖西学院学报,2012.
[5]高大伦.蜀道研究三题[J].四川文物,2012(3).
[6]刘作忠.走在褒斜栈道上[J].文史杂志,2006(6).
[7]吴永章.中国古代南方民族的交通工具述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6).
【中图分类号】 F5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20(2019)22-14-03
【收稿日期】 2019-10-26
【作者简介】 尉艳芝(1981- ),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巴蜀文化。
标签:古蜀论文; 栈道论文; 丝绸之路论文; 索桥论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