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刘莹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四川邛崃 61153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且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护理期间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有利患者康复,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人性化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41-02

本案选取了9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2例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且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与《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且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临床均存在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42~74岁,平均(53.2±1.5)岁;病程1~5年,平均(3.1±0.6)年。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44~78岁,平均(54.3±1.2)岁;病程1~6年,平均(2.9±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基础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体温、瞳孔等变化情况;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陪患者散步,活动筋骨,以增强体质。(2)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3)环境护理:每日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病菌感染;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等,保持病床整洁干净;定期为患者擦拭皮肤,以免出现褥疮。(4)药物指导:遵医嘱给予患者心血管类药物,补充血容量,并纠正酸中毒现象;依患者实际情况适当给予镇痛、抗心律失常及营养心肌类药物进行治疗。(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养成科学饮食规律,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类食物,少吃多餐,严禁烟酒。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评判标准: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现象判定为治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至10%以下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变化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情况以本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以百分制划分等级:86~100分判定为非常满意,70~85分判定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判定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χ2进行检验,若P<0.05,表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0.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且发病率较高[1]。此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现象,致患者昏迷、休克,严重的还会引发死亡,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虽现临床治疗方式有明显改善,通过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治疗期间护理仍存在不足之处,影响患者远期生活质量[2]。为此,有必要在患者发病期间给予患者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案选取了11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4.64%vs80.36%、98.21%vs78.5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人性化护理干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依患者需求给予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药物及饮食指导等,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缓解了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获取了巨大的精神支持,再加上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及药物的合理使用,都极大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期间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

【参考文献】

[1]杨星,谢群.人性化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882-1883.

[2]杨丽丽.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250-251.

论文作者:刘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刘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