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析论文_邵春宇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析论文_邵春宇

身份证号:13262819740910XXXX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对住宅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住的安全、舒适、环保,同时也更加重视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加之现在生态建筑理念的提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更多关注。首先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接着探讨了生态建筑设计应用,最后对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应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对于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思想和行为逐渐丰富起来,越来越多的建设工作将科学的发展理念融入到设计、建设环节,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发展的持续性。生态发展作为一项科学的发展理念,在当前资源稀缺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必要。而对于建筑建设工作来说,将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是既可行又必需的内容,一方面生态建筑建设材料的研发和普遍使用使得其在建设成本、建筑质量等方面比其他材料更节约、环保,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源枯竭、浪费和环境污染情况的严峻,发展生态建筑建设工作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效应用生态建筑理论,以此来推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生态建筑实践多年,但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设计人员要认真遵守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对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推动我国生态建筑的绿色发展。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通过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成本,减少不合格材料的使用,保证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与传统的建筑工程不同,生态建筑工程消耗的能量较小,能够保证各项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生活空间,真正实现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目标。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运用到建筑工程设计当中,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低碳环保生活空间,保证该地区的各项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析

2.1空间生态建设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设计当中,对于空间生态建设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所进行建筑甚至是周围建筑的整体,通过宏观规划的方式来完成实际的高层建筑设计。上文中提到过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的舒适安全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进行空间生态建设的时候要对使用建筑的人的身体素质以及舒适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比如在一些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可以通过建设建筑内部储水设备以及外部保温层的手段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还可以通过植被建设对颜色的气候环境进行调节,并且从空间建设的角度而言,气候颜色的地区蒸发量较大,尤其是高层建筑中上层蒸发量,所以要对整体建设当中耗水量较大的环节进行尽可能的避免和改善,而上文中所说的植被还有着储水的功能,对整个建筑来说在应对炎热气候方面都是一种很好的手段。除了颜色地区的空间生态建设,还有寒冷地区、湿润地区等,空间生态建设在其中都有不错的体现。

2.2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生态化设计

在设计建筑结构体系时,通过运用先进的生态化设计理念,能够有效提升物质的循环率,加快能量的流动率,满足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目标。建筑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对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与创新,保证建筑内外物质交换更加科学,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物质循环体系。另外,建筑设计人员还要对建筑的“表皮”进行生态学设计,保证生态建筑室内与室外环境的高度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室外环境因素对室内环境起到一定的调节与装饰作用,设计人员可以在建筑外墙部分设计附加结构,保证生态建筑工程的装饰效果得到更好提升。在一些高层建筑工程当中,设计人员可以将建筑表皮系统设计成双层结构,采用隔热玻璃和多孔洞通风层,有效加强表皮的利用率,保证生态建筑内外空气流动率不断提升,减小外界环境因素对生态建筑内部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生态化设计,能够更好的提升能源的利用效果,保证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更加稳定。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要结合建筑工程结构特点,不断优化并改进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在提升能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建筑工程当中,设计人员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2.3体现绿色室内空间

绿色室内空间的设计,主要是从建筑技术以及材料等方面来体现。比如,在建筑造型以及功能方面,体现环境协调;在空间设计和建筑外部,体现建筑绿色。通过适当引入室外环境,促使建筑室内空间的生态化。设计人员可以巧用设计手法,进行内庭院和共享大厅等的设计,设计加盖开启屋顶,依据季节以及时间的变化,采取人工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构造一体化的建筑室内室外空间。再比如,运用绿化栽植以及引廊入室等手法,打造室内景观。对于室内环境,在设计时,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①风环境。居住环境的构成中,风环境是主要内容。若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则会影响着环境质量。比如,通风不良等。因此,规划设计风环境,要合理布置平面,强化对空间美观性和实用性的把控。分析气流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通风的影响,进而采取优化措施。采用自然通风设计手段,比如快门等,保证自然通风的效果,同时保证建筑室内的温度和采光度等。②日照设计和遮阳设计。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的因素中,阳光以及热辐射为主要因素。在进行遮阳设计时,要结合围护结构自身遮阳或者百叶窗等特点,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室内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减少热辐射。可结合建筑所在地理以及气候,通过科学计算,优化建筑总体布局以及单体的关系,做好阳光和照明等的全面分析,看是否达到国家要求。③控制建筑室内噪声。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构建控制噪声系统。比如,将施工以及主要交通线相互分开,进而避免交通干线噪声。合理选择建设位置,减少噪声的影响。除此之外,通过双玻璃窗交错设计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噪音,同时避免影响自然通风效果。

2.4增强了建筑物生态功能

低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就使用来说,具有节能效果,能够大大提升建筑物的价值,挖掘自然潜力,为优化人们的生活服务。生态设计结合建筑物的气候分区、室内热环境和节能指标、建筑布局的节能要求、能源利用和采暖通风方式等各方面的具体需要,科学设计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对建筑物的外墙、门窗、屋面和地面等设置保温结构和保温措施,尽可能就近利用建筑材料,同时,注重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环境与条件,满足相关标准和施工工艺条件,节能材料严禁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使建筑物的冬天保暖和夏季通风的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设计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关键是,通过应用生态建筑设计,不仅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提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保证了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这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了铺垫。所以,生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项大工程,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张耀珑.建筑与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5,11:43-45.

[2]吴玲青.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13:108-109.

[3]韦晓菲.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101-102.

论文作者:邵春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析论文_邵春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