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研究论文_侯晓东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研究论文_侯晓东

上海浩淼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 201499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事业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而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涉及到多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融合,施工难度较大。防渗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工程主体出现渗漏水情况,从而确保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主要对防渗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 渗漏水 防渗技术

水利工程一般具有较大的规模,施工周期长,施工管理和技术应用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对防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工程渗漏水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大面积渗漏,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妥善处理。而怎样对渗漏原因形成有效分析,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值得我们更为深入的探索。

1、水利工程出现渗漏水的主要原因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渗漏水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施工人员做出具体的分析和防范,在出现裂缝之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处理,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渗漏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大面积渗水。底板等位置的大面积渗水主要是由于灌注混凝土之前未对基坑水位做出处理,亦或是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②施工缝处理问题。混凝土施工属于水利工程当中的重点,而施工人员经常会采用分阶段施工的方式,由于疏忽导致施工缝的出现,而且没有注意对其的及时修补,因此在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会呈现出渗漏现象。③变形缝渗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倘若没有振捣平整、密实,非常容易有大小不一的孔洞或者是麻面出现,从而形成变形缝,导致渗漏水问题的出现。④穿墙管设置问题。在对电灌站泵房位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其与工程主体之间形成连接,这时就要对止水环作焊接处理,必须保证焊接的密实程度,不然非常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除此之外,需要对穿墙管的周边作大规模混凝土灌注处理,倘若未能保证其平整性和密实性,将会有大小不一的孔隙出现,也是导致渗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

2.1灌浆施工

2.1.1灌浆钻孔

灌浆施工钻出的孔应保证为直孔,而且孔内要保持光滑、平整。倘若两孔间的距离过小,则需要切实做好测斜工作,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出现。在作灌浆以前,需要对孔内做出全面的清洗处理。通常可以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洗,亦或是钻杆的方法,把其中的杂质清除,保证混凝土能够跟岩石之间形成有效结合,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2.1.2灌浆顺序

针对深度低于10米的钻孔,通常利用单级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从钻孔最深的位置开始,沿着内壁进行灌浆。而值得注意的是,对该种方法的利用必须确保孔的内壁没有裂缝,具备优质的防渗性能。

逐段灌浆法主要是施加较大的压力,从上倒下开始分段钻孔以及灌浆。该种方法普遍被用在岩层破碎的情况,亦或是岩层倾角较好的地区,能够有效提高灌浆质量以及效率,保证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际应用过程通常可以分成3-5米长的分段,在钻孔之后立刻进行冲洗,等孔内壁足够洁净之后再开展灌浆处理。正常情况之下,至少需要36小时才可以开展下一分段钻孔的施工。

2.2堵漏防水

2.2.1微量渗水

倘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局部区域渗漏的情况,通常只需进行简单的堵漏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择防水性能比较优质的堵漏材料,将其涂刮于渗漏位置,确保平整性与密实性,构成完整的防水层,防止渗漏问题的进一步拓展。

2.2.2大量渗水

倘若有大面积渗水问题的出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分区、分部的处理。具体来讲,可以作埋管注浆处理,要保证注浆的稳定。如果能够将渗漏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通常利用堵的方式进行防水层的设置。最后还要针对整体做出防水处理,以涂抹防水涂料的方式,提高工程整体结构所具备的防水性能。

2.2.3变形缝渗水

针对变形缝进行处理在工艺方面较为复杂,而且施工难度比较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关注对进度的把握,对每一个环节具体进行的时间点设置清楚,使堵、注、嵌、涂、压等各个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融合,构成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特征的施工方案。

2.2.4施工缝渗水

对于该种渗水情况,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尽可能控制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缝的概率,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以后,再对施工缝作填补处理,保证结构稳定。随后可以在表面涂抹RG刚性材料,进一步提升其防渗性能。

2.3防渗墙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当中,对防渗墙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也成为了决定水利工程整体所呈现防渗性能的主要因素。

2.3.1薄形抓斗

该种方法属于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当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应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必须保证施工范围在30厘米上下才能确保其处理的有效性。②因为在不同环境之下对该种方法的应用,最终应用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应用之前需要对周边施工环境做出全面检查与分析,做出适当改善。③对其应用过程会关系到很多辅助工艺,要求施工人员严格依据施工程序标准进行处理,科学安排灌注混凝土、修建泥浆护壁和开挖土方等环节的实际进度,切实做到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

2.3.2多头深层水泥

该种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主要是将水泥浆体搅拌作为依托,对防渗墙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需要做好对搅拌深度的有效控制,严格处理可能会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渗水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将水泥浆体由内向外开始灌注,随后经过充分的搅拌,构成水泥桩体,从而有效防止水分的渗漏。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施工过程最好是以沙土作为主要环境,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该种工艺的使用价值。

2.3.3链斗法

与前两种施工方法相比,在防渗墙构建过程中对链斗法的利用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该种方法应用的关键点在于利用链斗式开挖机作取土作业,给随后对排桩进行安放处理的施工形成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对防渗技术的有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防止工程主体出现渗漏水问题而影响到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精力对其优质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邢磊.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应用及质控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8):200.

[2]李桂林.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9):165-166.

[3]王鑫,王永生.水利工程施工的防渗技术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8(04):75-76.

论文作者:侯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研究论文_侯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