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后状况反观中学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状况论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跳出中学看中学”的思路显然是让人亢奋的,这不仅因为它是那么地令人饱尝到“旁观者清”的甜头,而且更因为它的独特视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观察评估中学教学成效的手段,使这种观察和评估更加科学更有积极意义。这就是我设计并实施“从中学后状况反观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课题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所指“中学后”的研究对象包括:初中毕业后考入中专、技校的学生,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的学生,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初、高中毕业生。研究内容仅限于这些研究对象在中学后的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欠佳状况,从而反思并寻找出一些现行中学语文教学的失误点、薄弱点和关注点。
调查研究发现,在总体上中学后语文状况满意度并不高。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中学后语文素质要求与现行实际中学语文教学成效间尚有较大差距,普遍有所谓“高分低能”“心高手短”等反映。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和目的都是要使学生打好语文知识基本功,以适应中学后的深造和工作对语文知识的需要。研究发现:恰恰正是这“语文知识基本功”的状况最难令人乐观。
最大的问题是中学后人员错别字现象太严重,这几乎是个通病。不久前上海市举办了一次《首届大学生书画艺术展评》活动,结果评委们痛心地发现,由于错别字原因使得很多书艺画技均不错的书画艺术作品无缘问津展评。即便是在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入选参赛作品中,依然是“普遍存在错别字问题”。“有两件已获初选的获奖作品最后终因错别字问题而痛失奖杯”。另一个有趣的实例发生在一位毕业于技校的青工身上,情窦初开的他与相恋了一段时间的女友的感情发展得很快,适逢厂里派他出差,这种恋情的表达只得求助于书信了,结果又是令人痛心地遭到了“棒打鸳鸯”的下场,这“棒”居然就是自己的错别字:在一封仅有两张信纸的情书中,竟然出现了“我受你”“向往你”“九点钟就安息了”之类的错别字及语病多达十几处,让人不忍卒读。“不学无术”的印象和错别字无意间造成的歧义终于导致女友愤然与之断交。类似错别字问题的例子相当多,反映相当强烈,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勿庸置疑,造成这些令人遗憾的局面的责任当然首先应该归咎于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失误。为什么经过长达六年之久的中学语文学习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错别字现象呢?关键问题还是片面应试教育桎梏束缚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着轻视、忽视或无暇顾及错别字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的状况。初中语文教师错误地认为“解决错别字问题”是属于小学就应该解决的问题,而高中语文教师又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在初中阶段就解决了,因而使错别字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成为真空地带、薄弱环节,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近些年来社会语文环境状况恶劣,电视、报纸、杂志、产品广告、店铺招牌等错别字泛滥成灾,使中学生等耳濡目染,以讹传讹,不辨正误,中毒受害。为此我认为,应该明确而坚定地把“彻底解决错别字问题”写进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并通过增加相关教材内容、加重考试中相关试题分量和加强相关基本功训练等措施予以落实,使错别字问题真正能在中学阶段得到彻底解决。
另一个大问题是大多中学后人员的字体潦草,字形难看,被人们戏称作“鬼画符”“鸡爪爬”。尤其是毛笔字,则几乎是很少有能够拿得出手的。调查中发现,在大学校园的墙报栏里,出自大学生的毛笔字尚不及少儿书法培训班里儿童们的习作水平;在工厂的“青工园地”黑板报上,那出自青年工人的粉笔字歪歪斜斜,难看极了;在医院的药房里,我们听到了药剂发放师的抱怨,有些青年医生开具药方时的字难看得让人怀疑他是否是经过中学语文学习的医科大学毕业生,有些药名只能凭印象发药,有些药名相近但疗效迥异的药则只得打回原处方人让他重写清楚,实在有些贻笑大方了。字写不好又是一个中学后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其责任依然只能由中学语文教学来负。奇怪的是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居然振振有词地述说出种种托词,如:“中学阶段功课任务重,哪有什么时间来练字?”“今后都靠办公自动化了,什么字体电脑里都有,谁还用笔写字,练写字有什么用?”“字写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到考场上只考你做不做得出题目,并不考谁字写得好坏。”等等。这些都成为阻碍中学语文教学中“写好字”训练的绊脚石。然而社会对中学后人员的要求却又是极为看重他们的字写得好坏这个大问题的,会议记录、打个报告、抄个通知、写副对联、拟份合同、发个电传之类的用字场合每每令他们捉襟见肘、狼狈不堪,也常常因为某人的字太差而遭到出言不逊的嘲笑:“字写得这样,哪像个中学毕业生?”或“哪像个大学生?连字都没写好!”因此,排除阻力,端正认识,让中学生把字写好,应该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不仅仅是语文教师要抓,而是其他课的教师也应该抓;不仅仅是语文课的写字课要认真对待,而是要贯穿在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课堂笔记、考试试卷和出墙报等所有用字场合。
还有一个中学后语文状况问题是写不好文章,对此社会反映也很强烈。《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介曾就“大学生家信越写越短”的问题予以披露并展开讨论,问题已经严重到出现了一位大学生一年只写一封家信,而这封家信只有一句“速寄钱来”四个字的短话的现象。在职业中专学生中调查时发现,好些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竟然全都怕作作文,于是每逢作文课不是东抄西摘敷衍成篇就是空洞无物的三五百字草草了事。尤其是各种应用文体,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掌握文体的基本格式,写不好一张请假条的事儿屡屡在中学生身上出现。曾经随机调查到课余假期搞家教的大学生,结果令人啼笑皆非。他们都只能进行外语与数理化的家教,而很少有人敢承担起语文课的家教任务,这当中居然就包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在弃文从它。“不知道怎么写”“总觉得没东西好写”和“写来写去就是那么几句话”,这些初中学生作文中碰到的问题依然顽固地原样保留着带入高中、中专或大学,成为中学后的问题,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的。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恐怕与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本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脱节”有很大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仅把课文只当课文来教,所设计的重点、难点和思考练习题都很少使之与作文相联系,是一种“为课文而课文”的孤立教学。我们应该树立“作文是检验中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集中体现”的观念,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真正当做各种语文知识特别是各种文体知识的范文来教学,教会学生学到名家们如何作文的经验,并领悟和体会到自己如何借鉴、模仿与创作。这也是中学后社会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需求。
综上所述,跳出中学看中学我们惊讶地发现,中学后的语文状况不能令人满意,这些责任首先应由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来承担。社会要求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彻底解决诸如消灭错别字现象、把字写好、把文章写好等语文基本功问题,而目前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却未能对此予以足够的甚至是起码的重视,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