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方针论文,我国现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65(2003)06-0154-03
随着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诞生,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正式厘定。对于该教育方针究竟怎么看,这些年讨论一直没有中断,但还是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本文举其要谈四点。
一、关于对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解问题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20世纪中期形成的全球性概念,先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战后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本国经济、维护民族独立提出来的口号,尔后逐步演进为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并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运动,成为当今世界社会变迁的一种宏大主题。如果把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称为第一次现代化,那么这次现代化可以说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如果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知识化、智能化、网络化、国际化、多元化为标志,以发展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现代化称为第二次现代化,那么这次现代化则应该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回归。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即提出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后来提出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再后来则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现代化”前面加了一个“社会主义”的限定词。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呢?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应该远远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邓小平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要解放和发展被资本主义束缚和阻碍的生产力;江泽民讲,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基于社会主义生产力远比资本主义生产力先进的立场而言的。同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及与其相统一的生产方式也远比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生产方式成熟,当然,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应比资本主义现代化更先进。但是中国现实的国情是,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按照小平同志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或者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决定了我们所搞的现代化只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因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也只能是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样提,不仅是增添几个字,更重要的是要将教育工作的方针路线与现阶段党和国家总的方针路线保持一致,从而把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到教育领域,使教育工作的性质、地位、目标、方向和任务更明确、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或者直接将邓小平所题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作为教育方针,这样不仅更为简约精当,而且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歧解。
二、关于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定位问题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作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可以向前推至1934年中央苏区所提出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当时叫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1958年正式定为教育方针。1978年以后,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而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教育状况以及对未来社会的预想而讲的一些语录,不能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但这种声音很是微弱,很快就被当时的主流声音所淹没。因此,1995年公布的教育方针还是保留了这一内容。现在看,这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如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没有专门的教育论著,他们关于教育的诸多论述包括教劳结合的观点,都是散见于一些经济学和哲学著作之中。但由此而得出结论说,教劳结合仅是他们的一些片言只语,而不是他们的基本思想,未免轻率。现在所能见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主要摘自《共产党宣言》、《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等著作。将这些“语录”联系起来看,显然,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是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它不仅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而且也是一种理想和境界,它不仅标刻着人类进步的时代,而且也反映了人类社会本质和内涵衍化的水平,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普遍规律。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以及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在哪里突破时,是根植于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其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深入剖析的土壤之上的,他们始终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恩格斯甚至点出了英、法、美、德四国首先和同时向社会主义过渡,这就是通常人们所熟悉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第一种方案。同样,他们对未来社会教劳结合的设想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论支架上,即以上述欧美国家为考察对象,以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劳动的本质特点为依托而提出来的。两者思维的出发点是同一的,都是从现代唯物主义的视角提出的一个严肃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而20世纪初叶和中叶,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相继成功,使这两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直接跨越资本主义的“考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情况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所提出的东方社会理论也即第二种方案中有所表述,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性、地缘性的命题,是科学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特例,而不具有普遍性。它与教劳结合理论所赖以产生的大工业生产的现实基础和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不具有同一性。因为两者处于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而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更直接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也从来不把生产关系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形态及其特征的唯一标尺,他们所指称的未来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美统一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对未来社会教劳结合的预想也是针对这种发达的社会形态和特定的考察对象而言的。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形态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则把马克思所指的第一阶段细分为最初阶段、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几十年来,我们对这些科学的论断始终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能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既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界限,也混淆了社会主义较低发展阶段和较高发展阶段及其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区别,以致于把教育方针的理论指南当成了教育方针的内容本身,因此,推敲现行教育方针关于教劳结合的提法,恢复其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我国教育方针理论依据的本来面目和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三、关于对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认识问题
人的全面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主题。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产生了对“全面”的人的朦胧向往。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起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最初,在探讨人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时,他们是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后来,在论述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同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时,他们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最后,在探讨历史发展的趋势、阐发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道路时,他们则是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来论述全面发展思想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目的本身”,并定义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可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具有含义的多重性及其所指对象的丰富多样性,而且也是其理论体系的精髓。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二个层次是指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三个层次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这是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它是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同时也是我们理解“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把钥匙。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同时,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德智体作为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三个要素,是就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言的,并不是指教育单位或学校要施行什么样的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发展中的品德、智力、体质等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国家、教育单位或学校为了使受教育者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所施加的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影响之间的关系,所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不等同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们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故而无论讲“三育”并举,还是讲“四育”、“五育”并举,都是从教育部门、教育单位要施以什么样的教育来讲的,是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问题,如果从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或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等提法有待推敲,因为我们要发展的是受教育者的品德、智力、体质以及其思想观点、政治态度、意志、情感、情操、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而不是发展受教育者的德育(品德教育)、智育(智力教育)和体育(体力教育)等。
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又红又专的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等多种表述,现在提“建设者和接班人”。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人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错误。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需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此外,如果把“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作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方面来理解,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既要是“建设者”又要是“接班人”,要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和谐统一体,那对“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的限定语“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又该如何解释?一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是不是已包含了德才兼备?二是“社会事业的”是不是也已包含了又红又专?三是“建设者”是不是就纯粹指“专”、指“才”,“接班人”是不是就单纯指“红”、指“德”?当初废止“劳动者”的口号而代之以“建设者”的提法,为的就是要避免误解,现在在“建设者”后面添上一个“接班人”,又产生了新的误解,用新的误解代替旧的误解,它所表现出来的就不仅是一个变换概念和增加术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左”的东西在教育方针思维上所积存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四、关于对“‘两个必须’+‘一个培养’”与“三个面向”关系的把握问题
这里的“‘两个必须’+‘一个培养’”是一个广义的指代,概指20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发布的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方针。“三个面向”即指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所题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和分析,意在说明以后者取代前者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行性。前已述及,“两必须一培养”的教育方针不仅内容庞杂、结构陈旧,而且语言繁复、逻辑关系混乱,缺乏作为教育大政方针最起码的简明洗练要求。就其内容结构而言,第一句为总体教育目标,第三句为具体培养目标,中间一句为实施基本途径,第一句要通过第三句来实现,而要实现第三句则又要通过第二句,左转右转,要转几个弯来理解,既别扭又牵强。史料表明,这个教育方针框架是对毛泽东1957年和1958年两次讲话的合成,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组织了对教育方针长达十余年的讨论,但大家都抱着一种可接受性态度对待这一问题,似乎还没有想到要对其构成要素提出质疑。就其语言图式而言,且不论第三句用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重肯定性用语来强调人才培养总规格这样一个意思、赘而又赘,亦不论第一句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第三句中的“社会主义事业”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显重复,更不论“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已包含了其后面的“建设”二字、“全面(全方面)发展”亦已包含了其前面“等方面”中的“方面”二字,此外,还不论前文已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间的重迭以及第一句“现代化建设”中的“建设”与第三句“建设者”中的“建设”两者在外延上的宽窄不一等等,这里只想就“两个必须”的语式作一分析。从字面上看,将“两个必须”并列并提,也许句式较为整齐,像个方针样子。但从其逻辑关系看,第一个“必须”是关于教育的性质、地位、方向、目标、任务和功能等的规定,是一个总体的概括;第二个“必须”则是一条具体的方法,起初是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分水岭来使唤的,后来又当作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显然,这“两个必须”不在同一层面上。更言之,其各自的主语“教育”一词,有时也并非同一。前者意指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后者则偏重于指学校教育,尤指学校内部的德智体美诸育。这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儿童的早期教育与早期劳动相结合”、“智育、体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中的“教育”也是吻合的。这样,这两个“教育”之间就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关系:有时是同一的,有时是交叉的,有时是并列的,而更多的则是包含的。因而亦不宜刻意求简求工、不该省略而省略、不当并列而并列。总之,作为上个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管理的一个关键词,“‘两个必须’+‘一个培养’”的教育方针已实现了其时代的符号意义,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新的世纪理应有与其时代特征相称的教育方针。这就是教育的“三个面向”。可惜的是,“三个面向”提出已有20年,虽然有关其研究著述甚丰,并且也有人讲要将其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或战略方针,但终未能跳出“两必须一培养”的思想围城。事实上,从“三个面向”所具有的教育方针的性质特点来看,短短十六字,句式统一,结构严谨,表意畅达,一气呵成,言简意赅,便于记诵,便于理解,便于实施,足可与文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相媲美。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抛弃了“两个必须”的陈旧思维,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种种提法的混乱和矛盾状态,实现了小平同志个人从而也实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教育方针认识的质的跃迁。因此,把它定为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既是历史的抉择,又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作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将其定为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与党和国家以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指导思想的精神也贯通一致。从“三个面向”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内容来看,它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光泽,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的统一,是思维的立体性、整合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是教育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与人的发展和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三句话,三层意思,如金字塔之三面,浑然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的内涵体系,充分反映了教育方针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基本规律。但作为领袖人物的一个题词,它毕竟还不具备与国家明令颁行的教育方针同等的权威和效力。因此,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以立法形式将“三个面向”厘定为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论,仅为笔者对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研习的一些粗浅认识,挂一漏万,盼学界同仁共同探讨之。
标签:教育方针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经济论文; 现代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