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艳琴

46例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艳琴

周艳琴

甘肃省渭源县人民医院 甘肃 定西 748200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4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35例治愈,8例好转,3例患者死亡。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和护理是治愈脑外伤病人的有力保证,可有效提高颅脑外伤的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309-0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交通工具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在攀升,所造成的意外伤害事件增加。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和工矿事故、自然灾害、爆炸、跌倒、坠落及锐器和钝器对头颅的伤害。常与其他部位损伤并存,成为复合伤,伤残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损伤首位?。脑外伤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较急、变化快、出血凶、需急症手术多、重型者医治和护理任务繁重的特点,并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复合伤的存在。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收冶的颅脑损伤患者46例,年龄19~73岁,平均龄34.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0例,高处坠落伤3例,打击伤1例,砸伤1例,锐器伤1例。单纯颅脑外伤26例,复合性颅脑外伤20例,CT扫描可见患者颅底骨折5例,颅内血肿34例,脑干损伤3例,脑挫裂伤4例。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

2.1.1生命体征的观察

对于所有脑外伤患者无论脑损伤程度如何,都应入院密切观察。一般需要观察2-7天,观察确切的时间和次数,在确定的条件下,一般1小时观察一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15-30分钟观察一次,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三个主要的特征,用来判断患者的颅内压增高症状。脑干损伤患者,呼吸、循环和体温调节障碍都是显而易见的,出现高或低的温度下丘脑损伤症状。

2.1.2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对患者瞳孔进行观察,这是与意识同样重要的病症研究。观察患者的瞳孔是否又圆又大,是否有光反射。如果有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同时侧脑受压,则表示出现脑干损伤。患者的意识变化是判断不同程度脑损伤和颅内压的重要指征。如果头部外伤患者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可考虑是否为脑震荡病症,如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很长,甚至出现昏迷状况,或伤后昏迷、清醒、昏迷反复出现,应考虑患者是否有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等症状,要进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受伤位置与程度[1]。

此外,还要观察肢体能不能独立活动、对称性如何等情况,一般患者颅内血肿出现侧肢体偏瘫。总之,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

2.2护理措施

2.2.1 一般护理

2.2.1.1卧位

患者创伤性脑损伤后血容量不足,意识清醒者可采取头高脚低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的回流,即让患者平卧,头抬高15 - 30度,这样可以减少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昏迷患者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采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对躁动患者不可强加约束,避免因过分挣扎时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应加床档保护,并让其戴手套以防抓伤。

2.2.1.2吸氧

危急情况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咽喉阻塞,昏迷患者有舌后坠时应放口咽通气道。必要时进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应用呼吸饥辅助呼吸。昏迷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失血性休克患者应保持平卧位。监测动脉血氧浓度、血氧饱和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对症护理

2.2.2.1高热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高热时,一般头部枕冰袋或戴冰帽,酌用冬眠药。有时尚可用镇静药,但不能应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患者昏迷加深,呼吸不规则,脉搏、血压、体温及瞳孔变化过快,则表示病情加重,应立即抢救。当患者温度高于40℃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如在患者头部放置冰块、大动脉冷敷等。减少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少氧的消耗。老年患者应重视预防肺部并发症。长期高热要注意补液,夏季温度高时宜增加输液量而不能过分限制水分的摄入。

2.2.2.2饮食的护理

颅脑损伤可致消化及吸收功能减退,由于创伤修复、感染或高热等原因,使机体消耗增加。待患者肠鸣音恢复后,可采用鼻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流质饮食,常用者为混合奶,也可用要素饮食,每次200~400mL,4-6次/天,每次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可自鼻饲管内抽吸是否有胃液,或从鼻饲管注入l0~20mL空气,干剑突下听诊是否有气过水声等方法确定。当患者吞咽反射恢复后,即可试行喂食,开始时给予少量饮用水,确定吞咽功能正常后,可喂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食量和食物品种应逐渐增加,使患者胃肠功能逐步适应,防止发生消化不良或腹泻。对于轻型与中型伤患者,伤后观察12小时若病情无加重,可采取少量多餐方法,并逐渐有所增加,直至恢复到伤前的饮食量。重型颅脑损伤、有意识障碍及开颅术后的患者,一般应禁食2~3天,但要给予补液。

2.2.2.3输液的护理

应限制颅脑损伤患者的液体量和尽可能不用生理盐水,输液每日总量一般应低于生理需要,伤后3天内的每日静脉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包括少量平衡盐液。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加重脑水肿或肺水肿,一般为15 - 30滴,采用慢速输入,但脱水剂必须在30分钟内滴完,以确保脱水降压的作用。20%的甘露醇作为脱水的有效药物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2]。休克的患者宜先输血后补液,严重脑水肿者先脱水后酌情输液。有关颅脑损伤患者输浓缩人血白蛋白与血浆,既能增高血浆蛋白和营养,也有利于减轻脑水肿。长期昏迷、且营养与水分摄入不足的患者,尚可输入氨基酸和间断,小量输注新鲜血液。尤其应注意保护好患者的静脉,先从肢体的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寻找血管,以至长时间住院的患者也能有较好的静脉供使用。

2.2.3心理护理

向患者作解释、安慰和鼓励,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病情恢复阶段,有时可下床活动,宜量力而行,并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活动。饮食、看书、学习等不宜过分限制,早期活动与锻炼有利于康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让患者家人和熟悉的人多与其接触,从心理上给予患者最大的安慰,以稳定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

2.2.4其他护理

除了以上护理外,还要重视脑脊液漏、眼睛、口腔及皮肤等的护理。脑脊液漏者局部护理禁止填塞,防止逆行性颅内感染;对眼睑浮肿不能闭合者,应保护角膜,避免发生溃疡症状,应涂抗生素眼膏或凡士林,并用纱布覆盖[3];口腔护理要每日进行2-3次,同时要加强患者受压部位的护理,避免潮湿、摩擦和排泄物的刺激,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平整。在本次研究的46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褥疮。

3.体会

由于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复杂,可以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对出现的异常现象,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措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扩大化。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到医护间紧密配合,并具有足够的耐心,反应要灵敏,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服务,才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严密观察病情,细心、全面的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积极治疗和护理是治愈脑外伤病人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江基饶,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747.

[2] 纪玉桂,刘红英,陈宇乐,等.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瞳孔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2,36(3):180-181.

[3] 徐俊冕.脑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180.

论文作者:周艳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46例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论文_周艳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