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积极财政政策_积极财政政策论文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积极财政政策_积极财政政策论文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积极财政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社会主义建设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并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根据实践的要求创新”,江总书记还要求我们实现思想上的“三个解放”,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并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寻求部门工作的规律,用规律去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一、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寻求财政工作规律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体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规律。无论人们对规律认识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人们违背它的要求,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自觉地利用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不断地发现和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只有自觉地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只有较好的利用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才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现实情况等的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历史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中国的国情,按照其自身的必然发展趋势,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自己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必然地、本质地要发生作用。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不断探索、认识和利用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修正认识误差,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初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应是在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体地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总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寻求财政工作的规律

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要不断寻求财政工作的规律。财政是经济范畴又是政治范畴,财政要求政治服务。财政工作要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要始终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要始终为促进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要始终体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根据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使财政能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在当前条件下,就要为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服务。要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新的经济形势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属于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一定时期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制定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措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烫平”经济周期的调节措施。1998年下半年起,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乏力等原因,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它的实施,刺激了国内需求,拉动了国内经济增长,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当前新的经济形势

从国际来看,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减速,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明显减缓。特别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美国已宣布经济陷入衰退。受美国经济影响,欧盟经济也不景气,日本经济已持续10年低迷,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低潮。这种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的十年来最缓慢的增长,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又一次的严峻挑战。

从国内来看,机遇和挑战并存。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世界金融和资本市场陷入低迷状态的情况下,中国的投资呈增长趋势;加入世贸后,我国的经济更加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这些都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减缓,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外贸出口更加困难;随着加入世贸,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某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和产品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一些企业甚至破产倒闭,社会就业压力更大;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前进中的问题,比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经济体制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等,制约着内需的持续扩大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与时俱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足够的估计、充分的准备,要采取各种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有13亿人口,有广大的国内市场,要立足国内需求。所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原理,不断探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思路,与时俱进,充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具体内容,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探索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思路

如前所述,财政工作要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要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了确保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新的形势和特点,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转变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发放国债的旧观念,探索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思路。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积极财政政策要随时间和特点的变化而调整充实,要在继续发行和用好国债的基础上,做到六个方面的统一:

(一)加入世贸与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统一

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所以要做到加入世贸与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统一。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和签署的协议的规定,清理压缩不符合世贸的各项开支,退出不应由政府负担的竞争性建设投资,减少、取消影响公平竞争的各种补贴。公共财政要求将财力主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事业。我省财政应按照世贸的要求,规范财政收支行为;要按中央的部署,在三、五年内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加快我省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采购改革和税费改革等,建设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二)扩大内需与培育内需的统一

所谓内需是指国内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单靠发行国债来扩大内需是不够的,还要重视保护和培育内需,做到扩大内需与培育内需的统一。

1.培育内需就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要落实“两个确保”、“一个低保”,要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退休金,并保证其按时足额发放。我省属于九个沿海发达省(市),增加工资所需的经费由自己解决,财政应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资按时发放,充分体现“不拖欠工资”是政府第一政绩;同时要确保保障金、养老金、最低保障金足额发放。

2.培育内需要重视农村市场的培育。我国有八亿农民,农村市场是最广大、最有潜力的市场,要重视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本措施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已在兴宁、四会、徐闻进行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基本规范了农村收费管理,减轻了农民负担,经推算减负率达60%。要在三个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尽快在珠三角地区全面铺开。

3.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我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应将重点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搞好农村电网的同时,加强乡村公路和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内需与外需的统一

内需和外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扩大出口不仅能带动外需,也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有助于内需。所以,要做到内需与外需的统一。我省是外贸大省,外贸是经济发展的“命根子”,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需求降温,外贸出口却拉动了我省的经济发展。但是最近以来,我省随世界经济的减缓,出口面临新的挑战,2001年全省出口增长只有2%,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在此形势下,我省财政应在鼓励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在不违背世贸规则的情况下,利用财政政策,支持我省的外贸经济发展。

(四)投资数量与投资效益的统一

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国债资金对基础性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是利用国债搞建设还要特别注意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做到投资的数量与投资的效益统一。基础设施注重建设质量,否则不能出效益,无法还本付息。我省要重点用好中央国债安排给我省的建设资金,在已开工的100多个项目中,应积极筹集配套资金,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对国债资金项目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按期交付使用,按期偿还本息。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统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要做到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货币政策的统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防止“盲贷”而造成的大量坏账,也要防止因防范风险而“惜贷”。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企业技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助学贷款的信贷支持。我省要充分利用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发挥金融资金支持广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六)经济增长与防范财政风险的统一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实施财政政策要有风险意识,要把经济增长速度与防范财政风险统一起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就是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举措,要管好用好国债资金,要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地方债务如不高度重视,将可能导致局部的、地区性的财政危机。我省各级财政要落实省政府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决定;要确保我省向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的按时归还;要加强对全省地方金融机构的财务监管。

综上所述,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做出的最佳选择。同时,要根据新的经济特点,探索新的思路,做到以上六个方面的统一,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政策,长期仍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标签:;  ;  ;  ;  ;  ;  ;  ;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积极财政政策_积极财政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