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_科学发展观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_科学发展观论文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试论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命题,并对其作出了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一、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曾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1](P277)资本主义既然有如此巨大的贡献,两位经典作家为何还要强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呢?这是因为,在这种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没有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好处,“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1](P284),资产阶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1](P275)。所以,他们提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应当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的,而应是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服务的。共产党人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应是“这样一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进一步指出:来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这些论述清楚地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从这一历史观出发,科学社会主义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即“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以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早在18世纪至19世纪期间,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工人阶级所受到的剥削与压迫日益沉重,整个经济社会充满了物对人的统治,人成为物的奴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针对这一严重扭曲的社会现象,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人道的社会弊端,希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砸碎资产阶级血腥统治的枷锁,建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础原则的新社会。在未来的新社会里,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服务。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往往被忽视,一提起发展,人们想到的是经济的发展,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把“发展”和“增长”作为同义词使用。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西方经济理论一直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可是后来人们发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较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不平等日趋严重,实际上社会并没有得到普遍进步;政治、文化停滞不前,人民生活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普遍改善,甚至有所下降,其结果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对传统的发展理论提出了质疑,逐渐认识到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的增长,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特别是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已将发展看作是追求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又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可持续发展观念开始形成并在全球取得共识,这一发展观念可以说已趋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曾有过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遭受重大挫折的教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为原则,只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曾经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结果是“欲速则不达”。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浮夸风、大炼钢铁、大办“人民公社”像一场梦魇,不仅造成了60年代初期的大饥荒,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反右派斗争”,十年浩劫,更是对人性、人的尊严和对文化的摧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大大降低,绝大部分地区走上了小康之路;同时,我国成功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加强了资源保护和管理,重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经济逐步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例如城乡二元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三农”问题仍然严峻,我国的贫富差距近年来日益扩大,贫富差距已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若干少数人得到了巨大好处,还有很多人尚无法迈进“小康”。而且,我国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的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总而言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和国外的实践反复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在明确提出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任务的同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站在了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很显然,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与“三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范畴,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认识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应视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这一发展观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科学发展观提倡科学的主动精神,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在这里,它与物质文明建设是相通的。科学发展观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以及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则要求,往往会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抉择,成为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使人们的行为合乎上述目的性。在这一点上,它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爱护人,尊重人权、保护人权;同时要求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文明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一这点上,它更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所以,科学发展观高度概括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部内涵。但是,也不能将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三个文明”,它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包容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涵,特别是它的价值取向与“三个文明”有着明显的差异:物质文明主要强调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而未能有效涵盖正确处理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政治文明主要涉及的是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制度的民主化、法律化,而科学的发展观既涉及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还要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的内容;精神文明主要探讨影响人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意识形态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更多地关注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实践问题。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有着鲜明的相对独立性,在实践中又与“三个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把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认识又大大推进了一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来看,现代化不仅是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生产力高度发展,而且是经济社会结构更加合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和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制约着人的存在。与物质生活条件相适应,人类走过了漫长的渔猎时代,然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后,又进入了后工业化、后城市化时代。在一次次历史的嬗变中,曾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杀戮、相互摧残,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精神失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正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等方面的繁重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总是试图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使GDP的增长速度更快一些,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良好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往往被人忽视的是,我们的工业化、城市化却在走着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物质资源的大量耗费,生态环境日益严峻,贫富差别越拉越大,数以亿计的以农民和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还很艰难。这些现象足以证明,我们不能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必须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理论应运而生,这就为工业化、城市化及物质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观不仅蕴含着物质生产的高级化,同时蕴含着人的高级化,即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不断进步;人类不仅要改造自然,同时要改造人类自身;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既要为生存服务,更要为改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科学发展观反映的是人类全面的文明。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论述发展观时曾提出这样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提出的问题是:贫困发生了什么变化?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这三方面都从原来的高水平上下降了,对这个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发展时期。如果这些中心问题的一个或两个方面的情况越来越糟,特别是,如果这三个方面的情况越来越糟,即使人均收入增加一倍,把它叫做‘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3]

再次,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出了明确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对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是针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而言的。正因为如此,报告在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还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范畴。很显然,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指标,它将“三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更明确,也更有信心了。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要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三个文明”建设之中,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健康发展。

第一,必须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全面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在当前必须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某些突出矛盾。如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好城市中人员就业、社会保障及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纠正城镇建设在拆迁中侵害市民利益的问题,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等等。只有把这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中,我们既强调人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又要强调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制约性。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主体,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对自然强烈的依赖性,这就叫做尊重自然规律。如果人类的发展过程不能做到与自然界的和睦协调,那就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前我国应提倡发展生态经济。在农业领域,我们一定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要保护好耕地,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生态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使农业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在工业领域,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关停污染严重的一些小煤窑、小矿山、小造纸、小钢铁等企业,运用科技创新改造那些高消耗能源、高消耗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的产业,使之转化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循环型或清洁型产业;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一定要支持高科技、无污染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组织实施环保产业化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向生态工业转变。在服务业领域,在加快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同时,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这一领域的效益和层次,如科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新兴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改造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努力促使原来倚重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倚重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和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第三,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制。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既涵盖了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了五个统筹,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为确保科学发展观扎实有效地推进,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划,周密实施。为此,各级领导应将科学发展观与“三个文明”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统筹考虑,有机结合,使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决策者都深刻认识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逐步树立起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与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真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面利益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的关系;逐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推行新型的科学生产、生活消费方式,逐步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警示、监督机制。如果没有一套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科学发展观就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而已。

第四,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出这一问题,是针对当前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这些领导干部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他们不懂得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时刻想着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要能处理好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的关系,扎扎实实促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我们就能够创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政绩,把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标签:;  ;  ;  ;  ;  ;  ;  ;  ;  ;  ;  

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