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论文_王卓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巨大的优势,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通过与传统现浇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思考,采用有效策略降低投入的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文章先分析具体的优势所在,再与传统进行对比,最后提出合理的措施,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在施工中采用预制构件,和传统技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整体的质量。但是投入的成本比较高,因此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在改进的过程中让其更加的完善,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一、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一)建筑部件产业化、标准化

在装配式建筑中,可以将工程分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部件,然后根据实际的需求,制造建筑的墙板、柱、梁等构件,还可以在其中埋设好窗户、水管线等,为后期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构件逐渐朝着产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会减少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让工序更加的简单,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施工之前要进行对比,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部件坚决不予使用,会对整体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可以对各部分实现集成化的要求,减少其中的变动,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环保节能

装配式建筑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量,让施工变得更加有序,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满足环保的要求。以往施工会使用大型的机械操作,难免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对附近的居民带来困扰。另外废弃的固体材料没有及时处理,长期堆放会给出行带来影响,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装配式建筑大量减少了现场作业,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想象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有利于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而且装配式建筑拆除之后,大多数的材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施工过程中会考虑到周边环境,要尽可能的利用自然优势,减少对其的改造,建设生态化的工程。同时遵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提升区域的品质。

(三)建设周期短

传统建筑模式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因为没有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再加

上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导致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装配式建筑可以弥补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构件生产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时也包括模型构件、地基浇筑等多个环节,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了更多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工程的建设周期。施工前制定完整的计划,对各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减少过程中出现的变动,保证其按照预期的目标前进。施工活动突破了按部就班的模式,更加的灵活多变,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环节的施工,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传统现浇建筑造价的组成

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等,是总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

分,占的比例也非常的大,因此要实现有效的配置,达到最优化的效果。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主要是相关人员在活动中的投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保证良好的运转。税金和规费与市场竞争没有直接的关系,收取的标准是由当地的主管部门制定,可以不用考虑对造价产生的影响。要想降低成本只能从管理费方面入手,另外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成本、工期是相互制约的,如果盲目的追求降低成本,势必会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三、装配式建筑造价的组成

除了和传统现浇方式相同的直接工程费用之外,还增加了混土构件的生产、

运输、安装等多项费用,必须全面的考虑。其中只有工程管理费是可以调整的,税金和规费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降低该方面对造价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混凝土构件成为了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它的生产费用由材料费、人工费、模具费、生产厂家利润、机械花费、税金等多项内容组成。整体的造价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少企业的投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图表1 不同装配率混凝土高层住宅造价指标

四、降低装配式建筑造价的措施

(一)企业方面

优化设计。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预制率非常的低,这是导致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所以提高预制率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施工中尽可能减少脚架和满堂模板的应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整体更加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降低构件的重复率,提高模具的周转次数。施工前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保证计划可以有效的落实下去,对于存在漏洞的地方要及时做出调整,避免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变动。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评定设计方案,可以提高整体的可靠性,和现实情况相一致。

降低运输成本。混凝土构件的种类比较复杂,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和厂家沟通,不同类型的构件要摆放在合理的位置上,要尽量保持立放或者平放,这样可以减少对其的损害,方便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构件摆放的位置一步到位,减少后期的变化,从而大大提高运输的效率,降低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以往摆放比较混乱,不仅给使用带来困扰,而且多次运输会增加对构件的损害,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于构件要尽可能一次运输完成,避免多次增加成本的投入,会降低工程的整体投入,实现资源最合理的配置。

合理安装。安装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内容,安装费主要由人工成本和机械成本两个方面组成。市场价格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了降低资金投入,要对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大大提高安装的效率。以往使用的机械功能比较单一,而且工作效率不高,采用新技术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安装的质量。安装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有的环节可以同时进行,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当然安装效率提高的前提是质量达标,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要及时排查,避免情况恶化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安装需要的人力和机械数量不断减少,投入的成本自然也就会有所下降。

(二)行业方面

建立完善的标准、法规。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配合,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成本。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法律法规依然不健全,经常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使得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另外即使有相关的法律,但却没有良好的执行,只是一个简单的摆设,并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效果。所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必然的选择,可以创建出有序的市场环境,及时纠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整体的优化。同时要对相关的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让其始终保持先进性,可以正确的指导现实工作。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混凝土构件生产之间比较独立,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虽然具有多项业务板块,但相关的负责人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配合,是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的共享,会出现重复施工的情况,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对工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控,对各项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有效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让施工环节更加的精简。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多方合作才能降低建设的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造价还是要高于传统现浇建筑,因此要加大对其的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茹娟.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1):190. DOI:10.3969/j.issn.1673-0038.2017.11.131.

[2]周文瑞.探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J].信息记录材料,2017,(1):37-39.

[3]王爽,王春艳.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J].建筑与预算,2014,(7):26-29. DOI:10.3969/j.issn.1673-0402.2014.07.006.

[4]崔程程.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的比较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8):140-140. DOI:10.3969/j.issn.1009-8119.2015.08.129.

论文作者:王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论文_王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