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的突破:独特的“这一”_宋庆龄论文

文本阅读的突破:独特的“这一”_宋庆龄论文

文本阅读的突破之道:独特的“这一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这一论文,之道论文,文本论文,独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曾经看到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又是让我们一节一节读课文,真没意思……

曾经问过一些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语文课?学生答:语文课总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鲜感。

我们的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堂,已严重地程式化、惯性化、统一化。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再到教学方法的选用,都缺乏独特性。千篇一律,千课一式,千师一面。听课时,经常有听课者能够准确预言执教者下一步要求学生做什么。我们听课教师都“审美”疲劳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如何能不厌倦?

思维科学告诉我们:陌生能够调动人们思维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去思考、去探究,增强思维的活力,从而带来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就是新认知的起点,往往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新结果。语文教学应该讲求一些“陌生感”,追求一点“新意”,体现一点“个性”——把握不同文本的特点,教出每篇课文独特的“这一个”。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时时在“新鲜感”、“陌生感”与“挑战性”的激发下,产生并葆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与不竭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从昏昏欲睡中惊醒,感受语文学习独特的乐趣与魅力。

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其实不是形式与技巧上的故弄玄虚,最为根本的是真正理解与体现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的特性,体现不同变本的特性,真正教出每篇课文独特的个性。真正以语文本身、课文本身、语文课堂学习本身打动学生。什么样的课,还它什么样的风貌;什么样的文,教出什么样的味。

其实,教材中精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的,都有不可替代的独具价值的“这一个”。这么多的课文,文体不同、作者不同、写作背景不同、写作目的不同、表达方法与形式亦不同……即使同一种文体、同一种类型的课文,只要教师深入钻研,用心寻觅,就能发现其独特而精妙的“这一个”。本文以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一、此言非彼言

《鞋匠的儿子》主要讲述了林肯总统刚上任,第一次在参议院演讲时,遭到参议员们的恶意羞辱,他当即以一番演讲化嘲笑为掌声。

教师一般都是抓住林肯的几段语言来体会林肯的性格特点:宽容、仁爱、谦逊、无私、真诚、平等、负责……听得多了,感觉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感觉是都没有上出这篇课文独有的“意味”,换言之,林肯这番“言语”的独特之味没有充分体现。

近期,听一位教师上这篇课文,顿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学生学得有滋有味、目不转睛,听课教师听得专心致志、津津有味,课堂犹如磁场一般深深吸引着在场的全体师生。

执教者在带领学生理解林肯这番话的大意后,是这样牵引学生进行深入品味的——

参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就是因为林肯先生这一番话。我们都知道,林肯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出色的演讲家。请大家再读读,作为出色演讲家的他,这几段演讲有哪些特别之处?

这样的引导,让学生从一般性的内容理解与人物性格的解读中跳出来,站在“出色的演讲家”这一崭新而充满挑战性的视角,来品味林肯这番“言语”的独特性,解读这段“即兴演讲”之所以能够化嘲笑为掌声的“秘密”,破译其“密码”,从而感悟林肯言语表达上的过人智慧及其蕴含的平等思想的撼人力量。

于是,学生主动地把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与林肯的回话(“即兴演讲”)对照起来比较——

参议员:“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林肯:“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去世了,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生:参议员的“羞辱”,林肯却看成是“忠告”,并说“非常感谢”,林肯真是宽容大度,语出惊人,出人意料。

生:参议员说“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对应的话是“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林肯牢牢抓住对方的话头,紧扣“鞋匠的儿子”,反过来表达自己并不以作为鞋匠的儿子而感到耻辱的看法。

(教师相机引导:……林肯巧妙地表达了平等思想。)

教师接着出示林肯说的话,进一步启发思考——

“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无法像我的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

师:你从中又读出了什么?

生:林肯身为总统,却说可以帮参议员修鞋子,可见林肯没有高高在上,肯为人民服务。

师:当时的美国,等级森严,等级观念强烈,林肯身为总统,却愿意去修鞋,言外之意,是想传达什么?

生:传达平等思想。

师:林肯两次用了“伟大”一词,他说父亲是“伟大的鞋匠”,还把做鞋子称作是“艺术”,你是怎么理解的?他想告诉人们什么?

生:他想告诉人们只要一份工作对人有益,像做鞋子,虽然平凡,也是伟大的,而不是像参议员认为是低人一等的。

师:那这么说,林肯讲“我可以帮你改正它”,林肯想改正的除了这位参议员不合脚的鞋子,还有——

生:还有他不平等的思想。

师:林肯就是用宽大的胸怀、智慧的语言,传达了平等的思想……

最后,教师还不忘引导学生关注本课课题与本组其他课文的不同——

师:“鞋匠的儿子”是谁?

生:林肯。

师:这就奇怪了,本组其他两篇课文《钱学森》和《詹天佑》都是直接用主人公的名字作为文题,为何这篇文章以“鞋匠的儿子”而不是直接以“林肯”为题呢?

学生豁然开朗:“鞋匠的儿子”是参议员攻击、羞辱林肯的话题,也是林肯回应的主题,“鞋匠的儿子”是双方平等与不平等思想的焦点与集中体现,以此为题就是为了突出林肯的伟大,突出人人平等的思想。

执教教师充分把握住了这篇课文中林肯“语言”的独特性,深知林肯作为一名著名的演讲家,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所作出的这一番“即兴演说”,与一般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充分把握这一特点,着力引导学生从“演讲”的角度,欣赏品味林肯的“语言”,解读林肯这番演讲之所以能改变参议员态度(化嘲笑为掌声)的奥秘。由此,学生真正领会了林肯这番演讲的妙处。同时,林肯的“宽容大度”与平等思想也自然地渗透其中,深入学生心田,震撼学生心灵。这位教师就是真正抓住这篇课文中语言描写的特点——“演讲性”,教出其独特的“这一个”。

正因为教师充分把握住了文章中林肯这番“言语”的演讲性特点及课题特点,即抓住了这篇课文独特的“这一个”,才实现了这篇课文教学的一个“突破”,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也使语文课堂有了别样的精彩。

二、此诗非彼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后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表达了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欣喜若狂的心情。

这首诗如果仅从字面了解,学生便无法真正体会杜甫当时“喜欲狂”、“喜极而泣”的情感,也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漫卷诗书”的反常举动与“初闻涕泪满衣裳”中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即便教师再怎么讲解、分析、渲染,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

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被后人称作“生平第一快诗”的“快”。为何“快”呢?真情所至,一挥而就。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与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诗人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历经多年磨难,颠沛流离,其间竟为叛军所俘,险象环生,侥幸脱险……况且,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更是耳闻目睹了这场战乱给国家和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是对此的慨叹。正因为有如此艰辛的流亡经历,在一朝听到“安史之乱”被平息、战争结束之时,多年的悲情,一朝释放,他怎能不激动万分、欣喜若狂、百感交集、喜极而泣呢?这8年的颠沛流离和艰辛磨难,正是诗人“喜欲狂”之根源。

抓住诗歌厚重的历史背景,抓住诗人“喜欲狂”背后的辛酸磨难,就抓住了“此诗非彼诗”的独特的“这一个”,学生才会真正读懂这首诗,才会真正走入诗人的内心深处,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也才能真正教出这首诗的独特之味。

笔者近期听到的一堂课中,教师正是抓住了诗歌的特点,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句大意,指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简介“安史之乱”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诗人为什么“喜欲狂”?“安史之乱”的8年,杜甫究竟经受了怎样的磨难,才有了这样强烈的情感表达呢?然后,伴随相关背景的介绍,教师将杜甫的一系列相关诗句穿插其中,具体展现当时的历史,引导学生感受杜甫的内心世界。这些诗句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述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集行》

其间,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封家书何以抵万金,让学生想象“衣袖露两肘”的样子,思考“痴儿”为何不知“父子礼”。就这样,学生渐渐走进了那段历史,走进了那个战乱年代,跨越时空体验与理解了作者“喜欲狂”的心情。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赏析:哪些词句表现了杜甫的“欣喜若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发现了字字句句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到诗句精妙的艺术表现力。

三、此故事非彼故事

《哪吒闹海》这篇课文,很多教师上过之后,都有这样的感慨:学生初读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但教了之后,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这一文本的特点。这一篇课文有何特点呢?它是一篇中国著名的神话,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武艺高强、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小哪吒形象早就刻在孩子们的心中了。如果教学还是像一般的叙事性作品那样进行处理,重在感受小哪吒的人物形象,突出其精神品质,学生当然觉得索然无味。缺乏新鲜感与挑战性,他们怎能兴奋呢?

而一位教师执教本课时,定位于让学生说好这个神话故事(确实,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都应该让孩子们会说)。这个故事,学生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不需要进行内容讲解。但要说好,说得有声有色,那还是有挑战性的。教学伊始,教师就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学生自然说不生动。于是,教师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读书兴趣:“想不想把这个著名的故事说好?”学生都说:“想!”教师接着提问:“怎么才能说好呢?”学生思考片刻答:“学习书上是怎么说的。”于是,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赏析“杀夜叉”、“斗太子”这两个精彩片段,要求学生比较其异同。学生发现:夜叉是从海里“钻”出来,三太子是“跳”出来;夜叉是“举起斧头便砍”,三太子是“举枪便刺”。“杀夜叉”时,哪吒是“取下乾坤圈”;“斗太子”时,哪吒是“抖出混天绫”……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以及这些情节的异同。最后,安排“表演”(说说、演演)故事,这非常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兴致盎然,课堂轻松活泼。就在这“说说、演演”的欢声笑语中,人物、情节与故事都“复活”了,从文本中跳出来。学生感受到了神话的特点与趣味,语言表达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由此,我又联想到《三打白骨精》一文,这同样是一个经典故事。有的教师会大量拓展、引用原著中的文字,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其实,基于这篇文本的特点,我们应集中精力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体会白骨精“三变”与孙悟空“三打”的关系,感受其经典的情节和非凡的想象力,并通过复述等形式内化语言、活化形象,让学生在头脑中,真正留下形象、留下语言、留下情趣、留下神奇、留下智慧。

四、此树非彼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以樟树为线索,描写了宋庆龄故居两棵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以及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可贵,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文章落笔于樟树,意旨在于写人。那两棵樟树是宋庆龄的象征与化身,樟树的蓬蓬勃勃和永久保持拒虫香气,正象征着宋庆龄伟大高洁的人格。作者巧妙地借树喻人,言简意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正如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评价:“有回味,耐咀嚼。”

此文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便是借物喻人这一表达特点,这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鲜见的,有着其他课文难以替代的价值。充分把握文本的这一特点,并引入文学的视野,将有助于学生受到初步的文学教育,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兴趣。否则,若只是限于内容理解、情感体会及有关语言的学习、品味与积累,文本价值体现不够,会掩盖这篇课文的个性特色。

很多教师执教此文,把主要精力用在感悟樟树的特点上,只在最后点一下“借樟树写宋庆龄”(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这样,学生并不能真正把“树”(樟树)与“人”(宋庆龄)统一起来,更谈不上对伟人高贵品质的感受及“借物喻人”这一巧妙表达方式的领会。这便是钻研教材不够,把握文本特点不够,没有教出其独特的“这一个”,削减了文本的教学价值。

事实上,感悟樟树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不是难点,读了文章的描述后自然知道。倒是对于宋庆龄,很多学生知之甚少,了解不多。这就会影响对“借物喻人”的领会,显然这要花些工夫搜集、介绍、交流有关宋庆龄的资料。如此,“树”与“人”才会自然而然地统一起来,对于“借物喻人”的领悟自会水到渠成。

笔者在教学此文时,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走近樟树,感受樟树是怎样的一种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归纳、概括、交流。第二层次,走近伟人,感受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课前布置搜集相关资料,课中展开交流,教师补充引导。第三层次,走近文学,思考作者仅仅在写樟树吗,为什么这样写。针对课文题目及结尾一段描述,联系有关宋庆龄的资料,引发思考与讨论。进一步揣摩: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不直接写宋庆龄,或写她故居的其他什么“物”?

这样层层深入,使学生跳出文本,从作者的情思活动的视角,重新审视文本:樟树是宋庆龄最好的代表。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和永保拒虫香气的特点,正象征着宋庆龄伟大高洁的人格——永葆革命青春、一身正气、坚贞不屈、始终如一……以树写人,含蓄深远,令人回味,启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文学的表达,其效果是直接正面叙写宋庆龄所无法达到的。

从以上列举的几个实例可以看出,每篇课文均有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去寻觅与发现。当然,要很好地凸显课文的特点,还须把握好学生的特点及年段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身的特点。基于文本,尊重文本,最好地发挥文本的作用——就是找到其特点,教出其独特的“这一个”。对于文本的阅读,这就是突破。

标签:;  ;  ;  ;  

文本阅读的突破:独特的“这一”_宋庆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