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因素_蛋白质论文

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因素_蛋白质论文

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牧草论文,营养价值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牧草的生长阶段

生长阶段是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同一品种的牧草,因收割时期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幼嫩植物含水多,干物质少,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纤维物质含量较低,所以在早期生长阶段的各种牧草有较高的消化率,其营养价值也高。随着牧草的生长,粗蛋白质、糖分含量也随着下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增加,水分含量逐渐降低。养分消化率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消化率与植物的生长阶段也密切相关,随着牧草成熟,消化率下降。从牧草不同阶段的产量看,无论是豆科还是禾本科,随着生长阶段的增加,鲜草产量均下降。而干物质产量豆科牧草在花蕾期,禾本科牧草在初花期最高,随着牧草的老化,由于消化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下降,其能值、可消化粗蛋白都迅速下降。据资料介绍,豆科牧草在开花末期、禾本科牧草在结实期,同最佳营养阶段相比,能值下降70%~75%,可消化粗蛋白含量下降67%~83%,胡萝卜素含量下降75%~84%。可见,饲料作物的适时收割十分重要。

2.土壤与施肥

牧草中一些矿物质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壤中元素含量与活性的影响。例如,泥炭土和沼泽土中钙、磷缺乏,干旱的盐碱地牧草又很难利用土壤中钙,在这种土地上生长的牧草含钙量就较少。在缺乏钙的土壤中,豆科牧草长势不佳,施肥可以显著地影响牧草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增施氮肥,可提高青牧草的蛋白质含量,使其生长旺盛,茎叶颜色变得浓绿,因而胡萝卜素也有显著的增加。过量施氮肥虽然能激发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是却会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长。

3.牧草不同部位

牧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差别很大。一般上部茎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下部茎叶,而粗纤维含量上部低于下部。但无论什么部位,茎秆中粗蛋白含量少,粗纤维含量高,而叶中的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则相反。例如,紫苜蓿叶片和茎秆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2.5%和6.3%,粗纤维含量12.7%和54.4%。因此,叶片占全株比例愈大,则营养价值就愈高,反之亦然。

联系电话:0531-82595310

标签:;  

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因素_蛋白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