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常德医院 415000 湖南省
【摘 要】目的:分析对有知觉性外斜视的成人患者使用单眼直肌手术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成人知觉性外斜视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眼常量外直肌后徙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单眼超常量外直肌后徙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为80.48%,对照组的术眼正位率是58.53%,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成人直觉性外斜视时使用超常量单眼直肌手术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单眼直肌手术;治疗;知觉性外斜视
知觉性外斜视指的是因原发性知觉缺陷导致的单眼视力较弱从而使双眼融合功能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外斜视[1]。在临床上,大多采用手术进行矫正,但该病成因较多且复杂,还受到个体因素影响,如个人眼位约束能力,斜视程度等均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术后可能导致眼位回退[2]。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肌肉量相对较少。因而本文选取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成人知觉性外斜视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分析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对于成人患者知觉性外斜视的治疗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来就诊的82例成人知觉性外斜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为常量手术组,实验组为超常量手术组。经过临床诊断82例患者均符合成人知觉性外斜视的相关诊断标准,或者斜视度数大于等于50°,患者对于手术方法知情且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将有眼球震颤和角膜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2-45岁,平均(32.6±1.8)岁,其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13例,患者斜视度数在55°-90°之间,平均斜视度数为(72.13±5.39)°。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48岁,平均(35.2±3.7)岁,其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8例,患者斜视度数在50°-95°之间,平均斜视度数为(70.39±4.64)°。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斜视度数等相关统计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要接受包括眼球活动度,裸眼视力,斜视度数,屈光度等项目在内的眼科检查。
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单眼常量外直肌后移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前要进行麻醉,外直肌要用PARKS切口,内直肌在角巩膜边缘做梯形切口,要将节制韧带和肌间膜分离,将直肌肌腱切断,外直肌向后移动0.8cm左右,并在浅层巩膜上进行缝合操作。根据患者的剩余斜视度读眼内直肌进行截断,在原肌止点处进行固定。手术过程中要调整眼位,把多余的结膜去掉,对切口采取间断缝合的方式。手术后要将双眼进行包扎,并于三日后拆掉。手术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3]。
实验组41例患者采用单眼超常量外直肌后移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治疗。外直肌要用PARKS切口,内直肌在角巩膜边缘做梯形切口,要将节制韧带和肌间膜分离,将直肌肌腱切断,外直肌向后移动0.9 -1.3cm,并在浅层巩膜上进行缝合操作。根据患者的剩余斜视度读眼内直肌进行截短,使其缩短大概0.7-0.9cm,在原肌止点处进行固定。手术过程中要调整眼位,把多余的结膜去掉,对切口采取间断缝合的方式。手术后要将双眼进行包扎,并于三日后拆掉。手术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评定标准为:使用映光法测定眼位,斜视度小于10°为正位,大于等于10°为过矫或欠矫。正位率=正位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82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的矫正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33例正位,5例过矫,3例欠矫,正位率为80.48%。对照组患者24例正位,10例过矫,7例欠矫,正位率为58.53%。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矫正情况对比
3讨论
用手术治疗外斜视可以使斜视度有效降低,能够矫正眼位。部分患者视力较差,常规单眼治疗不能使视力得到很好恢复时就需要进行双眼治疗,避免斜视度不能很好控制且其眼位有回退状况发生[4]。大多数患者只接受对实力较差眼睛进行手术疗法,因此要采取超常量手术法进行大角度知觉性斜视的治疗,此种方法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本次通过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知觉性外斜视成人患者共82例进行调查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常量和超常量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正位率,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成人直觉性外斜视时使用超常量单眼直肌手术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侯俊志.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8):138-140.
[2]黄勇志,孙涛,林旭初,等.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J].眼科新进展,2015,35(12):1159-1162.
[3]曹贺,罗小玲.单眼内直肌超常量后移术在矫正成人小角度内斜视中的手术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370-2372.
[4]苏志彩,张芳玲,刘虎,洪浩.单眼直肌手术治疗成人知觉性外斜视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08):1473-1476.
[5]魏艳飞,陈金卯,陈霞琳,等.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移联合拮抗肌截短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J]. 眼科新进展,2016,36(9):860-862.
论文作者:卓秋华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斜视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常量论文; 单眼论文; 正位论文; 知觉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