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中医院 广东 529300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6-2017.6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分期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心衰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BNP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痹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临床疗效
临床上,心力衰竭属于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归宿,其发展过程不可逆,所以及早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1]。虽然西医在心力衰竭治疗上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安全性较低,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2]。研究显示,中医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疾病的症候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来将其疗效与预后有效改善。本研究主要针对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源于2015.6-2017.6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以1:1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6.21±6.26)岁,平均病程为(8.6±1.1)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05±6.12)岁,平均病程为(8.5±1.2)年。2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者;近期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不能够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者;存在有肿瘤、造血系统、脑肝肾等系统疾病者;急性心肌梗死三个月以内者;没有进行有效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者;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存在应用禁忌症者。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限盐限钠、低流量吸氧以及吸氧等一般基础性治疗,并且采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脂血症,则要对其进行降脂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痹汤治疗,具体药方为:炙甘草10g,红花 9g,桃仁9g,丹参9g,当归尾9g,茯苓15g,炒白术15g,党参15g,生黄芪15g。将以上所有药物加水煎煮,并且用药汁送服1.5g水蛭粉,患者每天服用一剂药物,分成早晚两次口服。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均要连续进行四周时间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记录,并其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要采用化学发光法对BNP(血浆脑钠肽)进行测定,采用心脏彩超对LVEF(左心射血分数)进行检测。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体征、中医临床症状均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严重为无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体征、中医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体征、中医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现象,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95%为显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体征、中医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5%以上为治愈。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心衰疗效评定: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体征与心衰症状均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严重,心功能没有发生变化,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心功能改善一级以上,体征与心衰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为有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心功能改善两级以上,体征与心衰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计数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查之后,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 )进行表示。
2.结果
2.1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我国中医将慢性心力衰竭归为“水肿”“喘证”“心悸”的范畴,冠心病则归为“胸痹”的范畴。现阶段,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停、气阴两虚属于常见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证型,该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复合证型。临床上认为该疾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气虚血瘀水停的病理特点在整个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始终贯穿,在治疗上应该遵循“活血利水、补心益气”的原则[3]。心痹汤属于治理风湿性心脏病水肿的常用药物,风湿性心脏病水肿主要是因为患者心阳不足、心血瘀阻等原因造成的,通常将其辨证为为气虚血瘀水停证,采用心痹汤对其治疗的效果显著。方中黄芪为君药,具有温升补气、活血的功效,桃仁、红花、当归尾、丹参、茯苓、炒白术、党参为臣药,能够对血液运行进行推动,将患者的输出血量、携痒能力、心肌收缩力增强,甘草则能够对方中诸药进行调和,能够对心肌供需P平衡进行调节与维持,并且将患者的心肌缺血现象有效改善。除此之外,方中采用水蛭粉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将治疗效果增强。现代药理显示,水蛭素的抗凝效果显著,辅之以益气扶正之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其对气血的耗伤减少。方中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利水、补心益气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这充分说明心痹汤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其次,观察组患者心衰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这充分说明心痹汤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症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BNP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痹汤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由此可知,心痹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群.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284-285.
[2]韩轶,陈继红,高玉等.芪红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hs-CRP、NT-proBN P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22(7):800-801.
[3]童元焱,李铭辉,汤建武等.冠心病、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血浆BNP/NT-proBNP浓度水平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5,5(6):235-236.
论文作者:伍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中医论文; 症候论文; 疗效论文; 心衰论文; 体征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