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策略论文_邱洋永,张成成

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策略论文_邱洋永,张成成

邱洋永 张成成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经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国交通工程也在日益的不断发展,其中,软土路基是路桥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软土地基的存在弱化了地基的承载能力。文章重点分析了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安全性是道路建设工程中的基本要点,而汽车载重量正呈上升趋势,对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只增不减,直接导致解决道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软土路基现象成为重中之重。如果软土路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道路的安全性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1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1.1沉降量比较大

对于软如地基来说,其自身水分含量比较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有的甚至达到了一半甚至三只之二,尤其在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潮湿,空气湿度比较大,土质的含水量达到了百分之二百。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土质就会越加的松散,给后期的道路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道路的承载能力也会有所下降。一旦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下沉等问题,会造成路面塌方等问题,会直接危害到道路交通的安全和行人的生命安全。

1.2路面的压缩性比较大

基于软土地基比较松散的特点,相关人员组织测量和调查,发现土质的状态为颗粒状。并且颗粒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缩小土质之间的缝隙,降低其松散的特性。在路桥施工中,掌握了软土地基的这一特点,大大提升了路桥工程的质量,还能提升施工的效率,减少施工成本。如果软如地基没有经过特殊的压缩处理,道路工程在使用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例如路面塌方、边坡失衡以及路面沉降等安全问题。造成道路交通的瘫痪,给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话还会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事故人员必须认识到软如地基的这一特性,对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加以改善。

1.3道路的承载能力比较差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压缩性强,这就给道路额承载能力埋下了祸根。如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路面受到很大的荷载压力,路面地基受到了外界的强制性压缩,使地基的整体性被破坏,很容易引发路面沉降的问题。路面沉降是造成市政路桥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软土路基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沉降问题

软土路基含水量高,具有流变性,在施工结束以后,要是处理不恰当极其容易出现沉降问题。沉降问题的影响很是消极,会使道路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剩余沉降和路基沉降是沉降问题的两种表现形式。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控制软土的沉降,使沉降范围处于设计的标准之内,以此使路桥处的跳车状况得到减少。施工作业人员应该加强技术研究,得到科学的施工技术,并应用到道路工程施工中沉降问题的解决上来。

2.2滑坡问题

软土路基滑坡问题在路堤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软土本身的强度太低,而且固结速度慢,使得软土滑坡在路堤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软土路基滑坡往往导致软土路基的基础失稳。基于这样的原因之下,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将填土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速度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策略

3.1换填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对于换填法这一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来说,挖除路基内的软土,回填强度高且压缩性低的一般土、砂、碎石、矿渣是这一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主要应用流程。对于换填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来说,在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膨胀土、杂填土、冻土等地基中都能够较好发挥自身效用。不过为了保证换填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后能够满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需求,施工人员在该技术应用中需要做好分层压实。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换填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具备简单易行的优点,不过在深度超过3m的软土地基处理中,该技术的经济性与有效性就将出现大幅降低。

3.2粉喷桩技术

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粉喷桩技术是较长用的技术。粉喷桩技术的处理方法是在稳定性相对较差的软土地基上利用设备和技术进行钻孔,应用特殊的压力将固化剂填入到软土地基当中,固化剂特有的化学成分与地基中的水分相结合,发生反应可以减少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起到固化土壤的作用。在日常的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常用到的固化剂是水泥和石灰。水泥以其特有的特点成为了最常用的固化原料。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勘察,并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使固化剂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的混合比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对于原料的混合比加以调整,提升土质的强度。此外,要想保证固化剂流动性的特点,需要在混合料中加入石膏或者硫酸钠等原料,起到提升固化的效果。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喷桩,这样的目的是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便于后期工程的开展。软土地基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平整度以及稳定性的铺设,这就应用到了粘性土和砂土进行垫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钻机的深度和粉尘的高度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成桩的长度。

3.3应用强夯法进行施工

相比较一些化学方法,强夯法属于物理方法。是根据软土地基含水量大的特点而生成的方法。专业的施工人员需要对土壤的施压重量进行严密的计算,将强夯过程中产生的力度以及惯性产生的力度计算准确,之后在施工的土壤区域进行反复的强烈的夯实。运用人为的力量将土地进行压缩,以此来减少土壤之间的缝隙。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土壤的强度,而且降低了软土地基的压缩能力。更好的提升道路工程的质量。当然,强夯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方法只适用于土壤较浅的地基,遇到软土比较厚重的区域,此方法并不适用,因此在选择强夯法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土壤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3.4压实加载处理

加载压实技术是纯静态技术固结方法,可给软土地基施加一个较大的负荷力,再进行人工压缩,如果出现深实沉降现象,就到达了此压实技术的目的。防治工程实施进行中,给周边土地或周边建筑物带来影响是其主要的目标。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可以直接打入钢板,实现该技术的作用,更好的降低地下水位。

4结语

软土路基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属于常见问题,需要很高的标准来处理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不好,会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在处理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时,不仅应该严谨对待、高度重视,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对整体土层结构具体分析,基于这样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使道路能够安全运行,保证道路的质量和寿命。

参考文献:

[1]韩向东.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9):44-45.

[2]王宙驰.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6,42(09):132-133.

[3]齐晓楠.浅析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5(11):305.

[4]张乐.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5(09):315+314.

[5]赵尚斌.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5(15):146-147.

[6]董立波,盛杰辉.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几种处理措施的介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10):3.

论文作者:邱洋永,张成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策略论文_邱洋永,张成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