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纯
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实验动物饲料对于实验动物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会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随着科研技术发展进步对实验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需要,科研人员对实验动物饲料质量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日益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实验动物饲料的标准化研究和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等多方研究,更需要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的规范和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
关键词: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检测
引言
动物饲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动物的饲料,由哺乳动物,禽类和水产品制成的饲料,如肉、骨粉、鱼油、鱼粉等;另一类是基于植物的饲料,例如玉米粉、豆粕等。由于动物性蛋白价格昂贵、来源紧缺、供不应求,植物性蛋白质安全性较高,故作为动物饲料的首眩然而,植物性蛋白营养价值低,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都相对较少,结构组成与动物本身组织差异较大,若要在动物体内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物质,相对耗能大。昆虫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营养价值高、可持续性等特点,在解决养殖业迅速发展与蛋白饲料短缺这一问题上,昆虫无疑是蛋白饲料的最具潜力的替代者。研究表明,相较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昆虫饲料资源丰厚、利用率高、蛋白含量高、环境影响力最小,最具有开发潜力,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迄今为止,已经有数十种昆虫投入动物蛋白饲料的生产和使用,如黄粉虫、蝇蛆、白蚂蚁、蚕蛹等。
1实验动物饲料与畜牧饲料不同
畜牧饲料是以生长速率、饲料利用率等经济效益指标来做价值判断,同时考虑生产对环境影响而带来的社会效益,而实验动物饲料的效益表现为获得标准化实验动物、提高研究或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畜牧养殖业饲料一般是由饲料生产企业预先设计好配方的浓缩饲料,然后由养殖户按照比例与粮食混合饲喂;而实验动物由于饲养要求必须采用配合饲料。畜牧饲料的原料研究可以考虑在成本低、营养价值等同的情况下寻找可替代的原料,而实验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各种营养素的代谢、缺乏、过量以及中毒均与实验动物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为保证准确性好、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实验动物饲料的原料用料比养殖生产中更为精细,且不宜有过大的变动,只能使用规定的原料类型,以免影响实验动物品质。因此,不能以研究、生产畜禽饲料的方法来解决实验动物饲料的研究、生产和供应问题,而要根据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生产特点,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进行生产供应,才能保证实验动物质量。
2我国实验动物饲料检测情况
我国实验动物法规与饲料标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是目前现行的国家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于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发布,2013年第二次修订。《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是于1997年国家科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的,是我国主管部门制定的第一个有关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专门规范性文件,该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国执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实验动物饲料的国家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在实验动物系列标准中。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GB14924.1-1994)于2001年修订;配合饲料卫生标准(GB14924.2-1994)于2001年修订;国家于2010年制定了实验动物配合饲料营养成分标准(GB14924.3-2010)和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2010),于2011年10月1日正式实行。实验动物地方法规是各省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颁布制定的。据报道,截至2011年,北京、湖北等6个省市完成对实验动物管理的立法工作,上海、湖南两省市正在进行实验动物立法前期调研阶段工作。江西、青海、江苏、河北等省份的实验动物管理均以政府通知文件的形式下发。我国各地的实验动物饲料质量良莠不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实验动物饲料已初步形成社会化(柯贤福,2012),规范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建立实验动物营养检测体系,实现实验动物饲料的标准化生产,是我国实验动物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3完善实验动物饲料检测工作的途径
3.1提高实验动物饲料质量强化意识
长期出现实验动物饲料常规检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源于对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但是如果实验动物饲料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一切后续的工作都有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结果,这直接和间接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不同的实验动物饲料有着不同的分类,其中的营养指标也不同,不同的科研项目也有其合适的选择,选择失误导致的结果不符也有存在。因此,必须提高对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的警觉性。
3.2完善实验动物饲料的法律法规
刘征等(2017)提出法律对饲料行业有着明示、矫正不法行为、预防、约束、保护的作用。我国实验动物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应该加快制定颁布与实行。国家于2010年新修订的标准与旧标准相比有明显进步,对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的质量作了强制性要求,并对饲料检测、产品标签、包装、储存及运输作出了规定要求,但在饲料污染物、重金属、农药与兽药残留限量及其检验方法标准等方面,与有关国际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马进等,2017)。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我国的饲料法律体系,为动物饲料质量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3.3完善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标准体系
增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为我国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健全我国各级饲料企业和科研单位饲料质量标准和饲料检测标准,制定控制管理程序(马进等,2017),建立标准化工作程序,加强实验动物饲料的基础理论和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从而在技术层面为饲料质量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结语
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验等重要领域(郑长生等,2009),且用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实验结果有效性的要求,实验动物必须具备良好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庞文彪,2012),因此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标准化来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营养是影响实验动物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实验动物饲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动物的营养供给。饲料是影响实验动物生长、繁殖及各种生物学特性表达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饲料的质量对于实验动物标准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中坤,王可洲,李志彦,等.2012-2013年山东省部分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的检测分析[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5,35(1):32~36.
[2]柯贤福.浙江省实验动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李雅楠,崔建忠.论动物饲料质量监管制度的完善[J].商,2012,7:148.
[4]刘腾,蒋辉.北京市场供应部分实验动物饲料检测与分析[J].实验动物科学,2011,28(1):71~73.
[5]刘征,张伟.法律法现对饲料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影晌及其重要性[J].饲料工业,2017,38(2):72~75.
[6]马进,赵远,郑红,等.云南省实验动物饲料生产及质量体系建设的思考[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7,6,53~55.
[7]庞文彪.山西省实验动物工作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硕士学位论文][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8]宋小华,陈洪岩,辛晓光,等.黑龙江省部分实验动物饲料常规养分的检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6,1:8~9.
[9]苏卫,蔡炯,刘素梅,等.我国实验动物饲料营养状况的研究一般营养成分[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9,9(3),153~156.
论文作者:吴先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实验动物论文; 饲料论文; 质量论文; 动物论文; 我国论文; 标准论文; 配合饲料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