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_曾金玲

(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目标设定模糊、师资队伍薄弱、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实践性操作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跨境物流、支付技术的进步,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呈现不断上升态势。据埃森哲公司测算,全球B2C市场年均增幅达15%,有望于2020年突破3万亿美元,其中,跨境购物人数将突破900百万大关,占在线购物者的份额将飙升到44.60%,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1.1%。

在中国,得益于外贸企业的努力开拓和政府各项政策的出台,我国跨境电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表一显示的2012-2017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来看,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近几年获得了持续性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9万亿以上,占全球交易总额40%以上。

由此可见,无论世界还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承载着“互联网+”的发展背景,高技能人才需求将会继续增加,为实现“互联网+外贸”的全球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我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与国内电商不同,跨境电商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差异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变得更加复杂。

陈长英(2014)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其结论对我国整体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她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展示了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1、从企业对人才需求来看,营销类岗位(销售、推广、客服等)占56.14%,商务管理类岗位(采购、物流、平台操作等)占29.57%;2、从对人才的需求层次来看,61.43%的企业需要既懂外贸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初级人才仅占15.99%;3、从人才的学历上看,85.71%的企业认为大专学历就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了;4、从人才的职业技能来看,企业最看重的是网络营销以及电子交易与支付;5、从人才的职业素质来看,合作与沟通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是所有企业都看重的;约85.66%的企业看重创新能力;6、从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看法来看,仅有55.35%的企业认为职业资格证书重要;7、从企业反馈的毕业生在工作中突出的问题来看,53.56%的企业认为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实践动手能力薄弱,28.57%的企业认为是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对比企业的实际需求,纵观我国职业院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的培养模式显著呈现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外语水平高、电商技能纯熟、国际贸易知识丰富,对境外消费者的文化和偏好熟悉,并能运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纵性的综合性人才。

而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没有专门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或课程,只是简单地将其加入到某门课程中,或者是简单叠加,并没有意识到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的本质区别。为适应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而设定的培养目标对外语交流、国际贸易技能以及跨文化思维训练涉及不够。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只具备其中一种能力而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和深刻理论分析。

(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教师经验的缺乏,导致在上课传授的过程中内容过于理论化,一些培训内容与实践需求严重脱节。一些院校缺乏此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般会选择安排与其相近的英语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术业有专攻,英语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固然重要,却无法满足学生对电子商务类课程的需求。而一些院校会选择从较早开展跨境业务的企业中聘任兼职的人员任教,这部分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教育和教学规律相对陌生,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同时兼职人员的稳定性也成为师资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备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效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内容存在难度、梯度设置不合理、关联性差、前后脱节等问题。一方面学生学的“多而杂”,另一方面老师教得“累而乏”。学生往往学习了很多看似相关却又无用的课程,而不知自己实际的需求。

同时,跨境电子商务教材处于起步阶段,系统的权威教材少,给知识传授环节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每个学校的教材选择来源不一,考核机制不一,学生学习评价不一,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跟进机制。

(四)实践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专业,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的程度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效果还未明显显现。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和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使得人才的培养只停留在了理论知识的构建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校内实践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一些软件平台来实现,但是这些平台的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矛盾和分歧,而学生为了达到实践的目的又要精通各个平台的操作,这于他们而言事倍功半。

三、完善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首要进行需求分析和预测,从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入手,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来明确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企业及其有关的电子商务专家可以组成一个调研小组,深入到一线进行考察,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市场、企业内部,去调研不同层次的不同人才需求,从而来确定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一来,就会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和企业接轨,解决企业和学校两难的窘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职业院校要重视内部培养和外部聘任。外部师资引进一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操作人员或是外贸行业资深从业者,熟悉速卖通、ebay、亚马逊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具有丰富的操盘经验,精通跨境电商全流程运作体系,进而深化学生对相关商业贸易模式的了解,提升学生判断电子贸易发展动态和趋势的能力。

内部培训则针对原有的师资进行有明确方向性的培训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跨境电商培训,向已经开设跨境电商的同类高职院校学习,向外部聘任的教师学习,不断提升内部教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将所学所感融于教学中。

(三)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办学能够保证学生在跨境电商学习过程中,有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更为真实的实践平台。因此,校企双方应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设施、设备与技术;企业方植入前沿实践课程、提供企业讲师并辅助高校培训认证师资;学院依托自身的企业资源开展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企业业务实践和实习项目。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带薪实习就业。

(四)建立跨境电商实训基地

积极引入跨境电商企业作为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并鼓励学生开展跨境电商实践及就业,加大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投入,支持企业与高校采用合作培养、订单培养、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加快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商贸人才.2015(1)

[2]方巍巍.高职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商贸.2014(4)

论文作者:曾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论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_曾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