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中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论文_卞蓉婷,成晓蓉(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ICU 江苏 南京 210006)

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0例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分成175例/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中效果较佳,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效果;满意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381-02

急性呼吸衰竭发病几率较高,一般选择无创通气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从而使得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效果[1]。本文就350例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分别选择不同手段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差异性,具体情况见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用“双盲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0例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分成175例/组。

本研究符合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两组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为急性呼吸衰竭;(2)存在辅助通气的特征;(3)并不存在无创通气禁忌症者;(4)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配合研究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沟通不良者;(4)临床资料不全者。

对照组—100例男性,75例女性,平均年龄为(60.23±3.66)岁;观察组—99例男性,76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9.87±3.54)岁;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基线资料数据指标差异,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告知患者进行无创通气的重要性,面对患者不了解的地方给予适当的解答,让患者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正视自身疾病,提升依从性等;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1)因为部分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对于无创通气的相关治疗知识知之甚少,从而导致患者对无创通气的治疗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故,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无创通气治疗的必要性、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等,使得患者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吐痰以及咳嗽等方式,学会调整呼吸等,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2],需要立即进行干预等。(2)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首先对患者的面部以及鼻腔进行清洁,取半卧位,指导患者将头稍微往后仰,维持一定的气道通畅效果,然后根据患者的脸型以及张口的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面罩进行干预,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定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掌握患者的耐受情况,确保面罩的舒适度等,还需要预防患者出现压伤等现象[3],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情况,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道分泌物增加等,需要立即告知医师,之后对患者进行处理。(3)在治疗期间,需要陪伴患者,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治疗期间还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应该避免在饭后1小时内,以免出现胃部内容物反流而造成的误吸现象,在通气间隙期间还需要鼓励患者主动咳痰,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电动吸痰干预,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够逐渐获得稳定。(4)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调整相应的呼吸频率以及深度,随着护理人员的口令进行调整,在掌握之后可自行一个人进行呼吸,从而使得病情稳定,同时还需要改善湿化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质量的满意度,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定时按摩腹部,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胃肠胀气的情况,为后续治疗或干预奠定基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局部皮肤坏死、口咽干燥、胃肠胀气不良反应作为评估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文中计数(卡方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1.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结果

2.1 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患者满意度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患者满意度 [(x-±s);n(%);n=175]

3.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一般选择无创通气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故,在治疗的同时需要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从而达到相应的干预效果。

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较好的干预手段还能够使得通气治疗时间也相应缩短,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无创通气的认知度,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减少因为护理不当或患者处理不当而造成的皮肤损伤、胃肠胀气等情况,提升治愈效果。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中具有相应的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侠,杨水秀.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35):112-113.

[2]郑丽丽,李书萍.综合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7):799-801.

[3]梁晨,修敏,杨磊,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5):2836-2838.

论文作者:卞蓉婷,成晓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中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论文_卞蓉婷,成晓蓉(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