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
1 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因水分蒸发不均匀而发生 毛细现象产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之前,会产生沉实泌水现象, 表面泌水使各种固体颗粒互相挤密,致使饱水毛细孔大大细化, 如果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超过了泌水速度,毛细孔就会受 到表面张力作用失水形成凹液面,从而产生毛细管压力,促使混 凝土浆体的体积缩小,产生塑性收缩。当表面张力超过了混凝土 初期的抗拉强度或混凝土流动性不好,就会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这种裂缝形状不规则,宽度一般介于 0.5 ~ 2mm,多呈横向,互 不贯通且多而细。
1.2 混凝土质量因素引起的裂缝问题
水泥、掺和剂、骨料等经过特定比例配置形成了混凝土,通 过有效的搅拌工序使各材料之间相互发生反应,促进混凝土的凝 固硬化。若是混凝土配置比例出现问题或是选料存在不当都会对 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这也有可能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1.3 温度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施工中,在其凝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混凝 土温度升高。温度发升高不仅跟其自身凝固反映有关系,还与外 界环境有关系。在水泥进行水化热的过程中,外界的温度高时, 混凝土凝固时产生的热量就越大,能够促进浇筑过程的操作,但 是,外界环境低于混凝土水化热时内部的温度时,就会造成内外 温差,温差产生的拉应力会给混凝土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内部结 构与外部结构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裂缝现 象。除此之外,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环境中空气 的湿度的影响,当湿度大时会有助于混凝土的浇筑,但是,空气 出现干燥现象时,会给混凝土的浇筑带来一定的干燥性,通过干 缩现象,使混凝土表面由于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
1.4 施工工艺的选择不当及养护不及时
其一,混凝土运输时间长,拌和混凝土时间过长且不均匀, 混凝土泵送运输中配合比改变,浇筑速度过快、浇筑顺序不合理 等,均会使得混凝土质量发生变化,使得混凝土性能降低,导致 所浇筑之后的混凝土构件亦或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施工现 场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捕入或者振捣不当,振捣轴撤过 快、过振、漏振等,会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带来负面性影 响,诱导产生裂缝;其二,混凝土的养护会使得混凝土水化反应 速度改变,这便会对混凝土强度带来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合理选择材料
主体混凝土裂缝防治过程中合理的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常来说主体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材料,应当具有水化热低、水化热 不集中等特性。因为在主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水化热较为 集中,则混凝土的降温则相对困难,混凝土的放热量集中,并且很 容易产生面积大且较为严重的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体积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对材料的抗压性进行合理测试。即 在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的认真复核。并对不 符合施工规定的材料,进行及时退换,保证土木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2.2 确定材料比例
在进行主体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对混凝土的材料比例进 行及时确认。通常来说,合理的材料比例,不仅能使混凝土具有较好 的抗压性、防水性和抗离析,且能有效减少渗水现象的发生。从而有 利于混凝土表面处理的进行,能够较好地提高混凝土强度。这对于土 木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与后期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主体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土木建筑施工人员应当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反复 确认,并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确认最适合的混凝土材料比例,从而 有效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现象与收缩现象的产生。
2.3 选择合理养护措施
合理养护措施的选择,是预防混凝土裂缝与收缩现象出现的 重要途径之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管人员应当通过提高环境 湿度等养护措施,有效避免混凝土因表面干裂而产生的裂缝。与 此同时,工程施工人员应当通过减少施工环境内外温度差、缓解 施工环境降温速度、减小应力因素等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抗压 能力和抗拉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工程人员在养护措施 的执行过程中,应当进行比建筑工程规定时间更长一些的养护工 作。因为在混凝土养护时,虽然混凝土的水化热高峰已经过去, 但混凝土内部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热量,而且混凝土具有散热困难 的特性,需要更长时间的养护。
2.4 改善约束条件
改善约束条件是提升主体混凝土裂缝防治水平的重要措施。工 程施工人员在确认工程构造设计的,应当对约束条件的改善,作 出自己合理的考量。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改善混凝土的约束条 件,有效预防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约束条件的改善,对于缓解应力 因素、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约束条件的改 善,可以有效补偿因应力因素产生的混凝土压力与拉力,从而有效 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同时,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强度。
2.5 选择合理降温措施
合理降温措施的选择,是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水平 的核心因素。混凝土施工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建筑施 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冷水管的有效埋设,对混凝土进 行高效的冷却。这种混凝土降温措施具有立即见效、降温效果好 等优点。但因为其施工成本较高,这一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 用范围较为有限。此外,建筑工程主体混凝土浇筑过程,建筑工 程施工人员注意水化温升,防护措施的合理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事 项。保持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平衡,防止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变型现 象的出现,并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纹产生,最终提高建筑工程 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应当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保持在 25 摄氏度左右。根据土木建 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温度控制策略,进行适当选择。与 此同时,在建筑工程主体混凝土的降温措施运用中,应当对施工 时期温度突然增加或突然减小的环境条件,进行合理检查与预防。 在预防突发性温差过大现象出现时,能及时有效地改善建筑工程 的施工环境,阻止环境异常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2.6 注重处理混凝土裂缝
尽管在之前都做好了各种准备,但依旧会有在事后有裂缝出 现的现象,这时裂缝修补也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修补时先要分析 裂缝属于哪一类的原因导致,才能采取对应的方法将其解决。像 轻微的裂缝不影响内部结构,只对外观产生影响的只需简单处理即 可,先用毛刷清洗缝隙,再使用环氧树脂胶泥嵌补缝,最后抹平收 光。而对比较严重的裂缝来说,采用开槽处理法更为妥当,清洗前 先将缝隙凿成 V 形凹槽,填缝时用类似高一级水泥砂浆和微膨胀 细石混凝土材质,或者对于缝隙较深的采用类似树脂类的灌浆法来 处理,最后同样要进行抹平压光防治再裂开。分析混凝土裂缝种类 可分为三种:温度差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和沉降裂缝,根据温差 原因导致裂缝的出现,控制温度平衡内外温差是主要手段,让阈 值控制在低于 20℃范围之内,采取分层浇筑法帮助加快散热速度, 在外界温差较大时不要进行浇筑,避免产生反作用。
结语
为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确定裂缝产生原因,然后有 重点的做好施工过程控制,保证每道工序实施的规范性,同时重 视养护作业,施工完成后持续养护 7d 以上,争取提高结构施工综 合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红志 .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探究 [J]. 江西 建材,2016,(23):69+71.
[2] 张世界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J]. 建 筑知识 ,2017,37(02):91.[2017-08-17].
论文作者:陆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水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