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个人消费功能模型及其结构分析_消费函数论文

我国居民个人消费函数模型及其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人消费论文,函数论文,模型论文,居民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国民经济运行的有效工具。消费函数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依据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0—1989年样本期间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别估计出在三种收入理论假设条件下我国居民个人的消费函数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符合我国实情的城乡居民个人的总体消费函数模型结构,以期为我国消费函数理论的研究提供实证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模型 普通最小二乘法

消费函数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平衡关系即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总需求又可分为对投资品的需求和对消费品的需求。对消费品的需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与消费品需求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消费函数的内容。

我们所研究的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实际上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在非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这部分消费是当时消费或极短时间内的消费;二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在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三是指城乡居民个人用于文化生活服务方面的服务性消费支出。

本文将依据国民产品和收入核算体系(SNA)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0—1989年样本期间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我国居民个人的消费函数模型,再根据估计出的消费函数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个人的总体消费结构。

一、绝对收入理论假设条件下我国居民个人的消费函数模型

绝对收入理论认为,虽然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实际收入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即本期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实际消费是本期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可以表示为xcp=f(,xyD),其中xcp是实际居民个人消费支出,xyD是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假定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xcp)主要依赖于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xyD),并且可以采用线性函数的形式,则可以得到计量经济模型:xcp=α[,0]+α[,1]·xyD

数据及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从计算结果看,由于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高达0.998,所以说明估计式有较高的拟定合度。

3.回归方程误差的检验

(1)式各估计系数下方括号内的T统计值也很高,说明各估计系数均显著地不为零。(1)式还表明,我国居民个人的实际消费支出(xcp)关于实际可支配收入(xyD)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为0.72。

二、相对收入理论假设条件下我国居民个人的消费函数模型

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其现期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过去收入的影响。假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对于过去有所下降,消费者并不会立即降低他们现在的消费水平,他们宁肯动用储蓄来维持现有消费水平,而不愿意改变消费习惯。但是,当消费者的收入较过去有所提高时,他们便会立即提高消费支出水平。即消费水平取决于相对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但以前的收入离当前的时间越长,它对当前消费的影响就越小。在以前的收入中,只有上期收入对本期消费支出影响最大,为此,本文只研究上期和本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据居民的上期实际可支配收入xyD[,(-1)]和本期的实际可支配收入xyD都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得到消费函数的理论模型:xcp=f(xyDxyD[,(-1)])式中xcp是本期居民个人实际消费支出,xyD是本期居民个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xyD[,(-1)]是上期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采用线性函数的形式,由上面的理论模型xcp=f(xyDxyD[,(-1)])可以得到计量经济模型:

xcp=β[,0]+β[,1]xyD+β[,2]·xyD[,(-1)]

数据及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3.回归方程误差的检验。

由上表可以算得德宾—沃特森统计量DW的值为:

在(2)式中,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61,长期边际消费倾向=0.6097235+0.1089296=0.7186531,即大约为0.72。在绝对收入理论假设条件下,只根据实际可支配收入(xyD)估计的简单消费函数(1)式得出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0.7169751,大约也为0.72,这说明在研究我国居民个人的实际消费支出时,无论是否考虑以前收入对当前的影响,实际可支配收入(xyD)对实际消费支出(xcp)都具有相当稳定的解释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本解释变量。

三、持久性理论假设条件下我国居民个人的消费函数模型

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收入分为“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消费者的消费分为“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料到的长期性收入。持久消费是指消费者正常的计划中的消费支出。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都是随机变量,它们与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之间存在着固定比率。以C[,P]代表持久消费,Y[,P]表示持久收入,K代表一定的比例,则两者的关系为C[,P]=K·Y[,P]

为了估计此消费函数,把持久收入Y[,P]看作过去若干时期收入状况以及现期收入水平的加权平均收入,并且假定权数呈几何递减形式。因此可以得出

费,这说明以前的消费影响当前的消费。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本期收入和上期滞后消费支出是影响本期消费总支出的决定性因素,即消费函数的理论模型可以表示为:

xcp=f(xyDxcp[,(-1)]),式中xcp是实际居民个人消费支出,xyD是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xcp[,(-1)]是居民个人滞后实际消费支出。

采用线性函数的形式,由上面的理论模型xcp=f(xydxcp[,(-1)]),可以得到计量经济模型:

xcp=r[,0]+r[,1]·xyD+r[,2]·xcp[,(-1)]

数据及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2.复相关系数。

R[2]=7818288/7834618.1=0.9979156

计算结果表明,在总实际消费支出xcp的变动中,实际可支配收入(xyD)和滞后实际消费支出xcp[,(-1)]增减的影响占99.79%,其他因素的影响只占0.21%。

3.回归方程误差的检验。

由上表可以算得德宾—沃特森统计量DW的值为:

由(3)式与本文持久收入理论假设条件下的推导可知:Kλ=0.621-λ=0.137

即:K=0.7184241 λ=0.863

因此,我国居民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p]=0.72Y[,p]。由于持久收入Y[,p]被视为长期加权平均收入,所以这个公式表示的是长期消费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即K实质是代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它与在绝对理论中由(1)式得到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0.72是相一致的。

由于绝对收入理论函数关系式中的比例系数K是通过(3)式的估计而得到,所以,只要把(1)(2)(3)三种消费函数模型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我国居民个人的总消费函数模型。

比较(1)(2)(3)式可以看出,在增加滞后因素xyD[,(-1)]后,德宾—沃特森统计量DW的值由1.41提高到1.78,而增加滞后因变量xcp[,(1)]后,德宾—沃特森统计量(DW)的值从1.41提高到1.90。我们知道误差序列不相关时,DW的值约为2,这说明在消除误差序列相关性方面,(3)式做得最好。其次,三个估计式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983、0.9978、0.9979这说明三个估计式均有较高的拟合度。但是从解释变量xyD[,(-1)]的估计系数0.11和滞后实际消费支出xcp[,(-1)]的估计系数0.14可以看出,虽然以前的收入会对当前的实际消费支出有影响,但相比较而言,滞后消费支出xcp[,(-1)]对当前实际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大一些。

鉴于上述分析,在制定我国居民个人消费函数模型时,采用以实际可支配收入为基本解释变量,同时考虑到滞后实际消费支出的消费函数估计式(3)式是比较恰当的。

标签:;  ;  ;  

中国居民个人消费功能模型及其结构分析_消费函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