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和农村的分化出现了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城市景观的人工雕琢的程度要高于乡村景观,而乡村景观呈现出的是田园文化,是自然发展的历程中人类在大地上从事各种活动的印记,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会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城市景观,使得风景园林景观中融入更多的自然景观,进而推动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设计;意义
1乡村景观的概括和特征
简而言之,乡村景观是在观赏过程中,依然能够察觉到自然气息的景观。乡村因为自身长期开展生产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些基础上,自然避免不了会产生或利或弊的影响,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这就取决于是否做到最大化的保护乡村原本的面貌。比如说,乡村生产过程中的农作物,乡村的建筑物,耕地,或是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等,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乡村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1)地域性。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面积排名第三的大国,这就意味着我国地域广阔,土地方面的资源也相对丰富。我国也是多民族的国家,这样的国情下促使我国文化也多样的,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存在差异性,各不相同。(2)生产性。乡村景观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很多的人文景观是因为人的主观活动形成的。由此可见,占据人们的生活支柱的土地是具有生产性的。
2乡村景观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
2.1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景观要遵循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规划与设计乡村景观的同时,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地理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规划和利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也随之增强,更需要保护乡村自然环境资源。乡村最重要、最丰富的资源就是农业种植地,这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发展资源。因此,在乡村景观的建设中要保护土地资源,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保证乡村景观建设基本标准的同时,注重乡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协调统一原则
在实际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自然、文化及历史等多种因素,通过上述因素的协调统一,营造出具备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的园林景观。与此同时,乡村景观的融入也需要遵循协调统一原则,确保乡村景观的功能性及经济性的协调统一,并使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的特色相协调,充分发挥出乡村景观的重要作用。
2.3包容性的原则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这也就使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拥有极强的包容性,要充分的体现多元化的特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要科学的将多样化的乡村景观融合在一起,进而使得风景园林建设中包含更多的元素。风景园林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在融入乡村景观的时候要兼容并蓄,还要拥有极强的城市特色。
2.4保持整体协调性原则
乡村景观包含因素较多,规划乡村景观时要注重各方面元素的整体协调性。乡村景观分化为多个景观,各个景观之间又是相互映衬、相互关联。在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充分了解和掌握乡村周边和乡村范围内所有的自然环境条件,经过全面综合的分析,规划设计出最适宜的建设方案,使乡村景观呈现协调统一的状态,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发展。
3风景园林设计中乡村景观的重要意义
3.1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设计城市园林时受到城市建设理念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园林建设所用到的自然元素非常少。城市园林建设逐渐偏向经济化,失去了城市园林要回归自然的设计初衷,而且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于现代化,与自然环境融合度非常低。而乡村景观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使园林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城市园林设计的自然感
在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中,还在持续完善和加强景观自然感。现阶段,城市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下,让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多。在以往园林建设中,都是人为进行设计与建设,自然元素利用少,非天然形成的景观自然感低,人们的自然体验不佳。在传统园林设计中,人为设计的景观无法给人真切的自然感,那种淳朴的自然体验是城市园林中所缺少的。乡村景观可以使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多一些自然,少一些生硬,让人们感受到自然风光带来的轻松感和愉悦感。因此,乡村景观的纯自然设计理念,可以加强城市园林设计的自然感。
3.3设置乡村活动对田园风光进行重点的突出
现阶段,由于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显著提升,所以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对实际的乡村生活并不了解。在进行基于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将此作为切入点,完成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在风景园林中规划出一片特定的区域,并在其中设置起包括农房、水井、农田区域等乡村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具有代表性的设施,让人们在进行风景园林的参观的同时,能够进行乡村活动的实际体验。例如,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可以规划出蔬菜、水果的种植区,在秋季的时候通过组织采摘活动,让人们在观赏乡村景观的同时,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3.4应该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进行创新
借助乡村景观进行园林设计与建造,并不单纯是要把乡村景观“拿”进园林,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果单纯照搬照抄也就失去了其中的乐趣,盲目的“植入”就会显得特别突兀,也就破坏了园林的整体协调性,丧失了美感。因此,必须在充分考察借鉴乡村景观的基础上,结合园林设计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与创新,使现代与传统能够互为协调、互为补充,辩证统一、完美融合。另外,也要注意二者的主次关系,如果不加选择地生硬将乡村景观整体的“搬”到现代园林,不但不会使全感到享受,反而是一种折磨,因此,必须要充分考察,进行选择,合理规划,使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3.5营造农耕景观实现风景园林的“实用一体化”
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基于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对区域性文化的结合。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对当地农村景观的历史、风俗、文化等进行重点的关注。在进行基于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对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进行景观保护,促进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的形成。通过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引入当地经济作物的种植,能够实现风景园林“实用一体化”的效果。同时,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融入当地特有的乡村景观,能够实现区域消费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对本地以及外地的游客来说,能在进行基于乡村景观的风景园林的参观中体会到更多的地域性风土人情,参与更多的户外活动。
另外,相关设计人员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乡村景观工作中,要重视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进行创新设计。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必须与当前时代的发展特征以及风景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的结合与考量,提升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只有在结合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才能实现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在现代园林设计工作中适当加强乡村景观和传统元素,可以使现代城市居民在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得到传统与自然的熏陶与享受。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乡村景观进行考察与选择,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景观融入到现代园林设计方案,实现二者的融合,以提升现代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与协调性,满足现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文献
[1]苏丹.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175.
[2]康志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18(6):61-62.
[3]马仲坤.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江西建材, 2017(14):13.
论文作者:李灵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乡村论文; 景观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自然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