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与常见危险点控制分析论文_张文亮

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与常见危险点控制分析论文_张文亮

摘要:电力调度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核心机构,它的运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推动之下,我国的电力事业蓬勃发展,电力调度调控管理领域也不断涌现了新技术和新设备。而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作为一种全自动化的智能高效的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模式,能够通过简化电力调度运行内容、实现全运行监督调度调控一体化管理和无人值班管理,从而有效提高电力调度调控运行效率和运行精准度,确保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但是在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管理中存在一些危险点,这些危险点是引发电力事故的潜在威胁,因此电力公司必须增强风险防范一是,采取风险管理预警措施保护电网调度调控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危险点控制

1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模式

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模式管理是一种全自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了了以往的多人分工值班管理的方式,实现了无人值守管理。此外电力调度调控管理的智能化还体现在倒闸控制、设备检修与维护、通信运行等方面。我国的变电站采用的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一是监控与操作的一体化管理。在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对对电力调度调控运行实现现场监管,能够清楚掌握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收集电力调度调控系统各类运行参数,从而综合智能化地调整变电调度调控运行方式。

二是全运行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分设化管理。在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对电力调度调控运行的监控和操作需要成立一个集中统一的监控中心,负责电力调度的联络和操作智能,掌控电力调度的实际运行状态。在这一模式下,要求在不同的分社区域配置相对应的运行操作点,以就近原则承担变电站的日常管理、维护、检修、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是监控、操作、维护的分工化管理。这种模式是指采用无人值守的管理方式上,将分离出来的运行人员和监控人员分成日常维护、现场操作以及监控管理三个重点。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中心的监控人员负责电力系统调度监督工作,下达变电站调度命令。现场操作人员负责变现站的日常管理和巡视,确保变电站调度工作安全可靠运行。而日常维护人员担负变电站的设备检修、保养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是统一调度运维管理。变电站设置统一调度指挥中心,按照总分一体化的工作要求,逐步将总部分布信息系统实现统一调度监视和运维集中管理,对现有的电力调度调控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升级,满足变电站各方面调度调控管理的需求。

2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维护不到位

在电力一体化调度的运营和管理工作中,电力传输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必备基础。电力传输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在检修过程中遇到不符合标准的旧设备需要及时更换。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往往需要在必要的权限内进行运行维护,通过保障或改变供电系统的最佳运行模式,以确保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目前的电力调度大多采取人工操作的形式,从而导致电网调度人员巨大的运行管理工作量,有时会造成设备维护不到位的现象。例如,断路器的维护操作的状态只集中在断路器故障诊断和在线监测,缺少设备现状评估;GIS和电力电缆状态检修主要集中在状态评估和在线监测,缺少故障诊断。所以,相关电力维护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检查力度,建立电力设备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模式。

2.2缺乏管理体系

电力调度管理系统的一个典型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管理不当的现象,更严重的时候存在缺乏管理的现象。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后,由于在操作和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没有时间去发展必要的控制系统,因此,没有一个明确的参考来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尤其是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后,不仅带来了管理制度缺乏的典型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获得及时的培训和合理的分配工作。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电力调度系统存在的问题,过度依赖其生产厂商去解决。一旦生产厂商无法及时解决系统缺陷,就将导致电力故障修复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电力调度的效率,造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隐患,大大提高了整个操作系统带来的风险。因此,科学的电力调度系统管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人员的培训问题

在电力监管和运营的过程中,存在一部分人员培训的问题。由于相关的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正规的考核方式,所以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一定的瓶颈。比如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体系,以维持日常工作正常的运转并且实现风险随时可控,而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电力技术基础和有效的实时风险应对手段,而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来实现。

3控制措施

3.1制定和实施电网整改计划

电力调度部门应及时根据电网风险,在日常运行中统计分析潜在的电网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的总结,有针对性地制定电网缺陷的整改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3.2注意培训和事故演习日常调度

调度员培训和反事故演习必须针对电网实际情况,这样可以加快电网事故的处理速度,提高电力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DTS系统,并应用它作为一个平台,培训电力调度员。DTS演习应该常规电网事故演习和系统特殊运行方式事故演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调度员事故处理的能力。同时要保证黑启动电源的可靠性,应定期进行黑启动模拟试验。

3.3加强电压无功管理

①无功功率的有效控制是衡量电力调度部门调度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要加强对电力系统无功和电压质量的监督。此外,电力调度部门应根据电网负荷及电压的变化适时投入和退出电压无功补偿装置。

②电压调整应遵循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基于电压和无功的变化,电力调度机构应定期发布全网电压调整方案及变电站的无功和电压曲线。一旦局部网络电压波动,可以通过改变有功和无功潮流的分布、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和改变网络参数等多种措施来解决。当电压波动水平足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时,电力调度机构需要采取措施限制负荷。

③电压质量技术监督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建立一个完善的操作模式。因此有关部门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完善电压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从而更高效地对电网的电压质量进行集中管理和技术监督。

4结束语

电力调度调控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关系到整个电力调度调控的顺利运行。变电站实行调度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全运行的监督维护管理方式,对对变电站电力调度调控的监控和操作需要成立一个集中统一的监控中心,负责变电站的联络和操作职能,掌控变电站电力调度调控的实际运行状态,从而有效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陈云,谢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对策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165.

[2]林晓霞.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研究及工作危险点的控制[J].科技风,2015,20:108+110.

论文作者:张文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与常见危险点控制分析论文_张文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