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向古诗意境深处迈进论文_陈军梅

引导学生向古诗意境深处迈进论文_陈军梅

陈军梅 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学校 323905

摘 要: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古诗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古诗的美不仅因为其语言精炼,还在于它所包含的深远意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上好古诗课,这不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有效的弘扬,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悟古诗意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借助诗画相结合的方式,赋予古诗意境的形象化;结合音乐氛围的烘托,赋予古诗意境的深远化;辅助视频,赋予古诗意境动态化。

关键词:小学古诗 意境 教学策略

古语有云“不学诗,无以言”。在古诗中不但饱含着浓厚的情感,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因此古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上好古诗教学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发展与弘扬,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古代诗词的诵读以及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欣赏品位以及审美情趣。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一标准充分落实于实处呢?对于一首古诗而言,虽只有短短数十字,但是其中蕴含着悠远丰富的意境,这也是最吸引小学生的独特之处。可见,在古诗教学中需要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融入古诗意境,充分体会其中的意境之美。

一、引导文本诵读,体味古诗意境

我国古代盛产诗歌,而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真正融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说,教学时应基于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融入于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体会景与情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触及诗人的情感。很多学生认为,古诗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如何解读并感受这一意境呢?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认为对于古诗文而言,能够充分展现汉语言文字独有的韵律之美,所以最便捷的做法就是以诵读传情,这样才能读出古诗的情韵和意味。

1.激情入景,在诵读中营造意境。

经典诗词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诗中有画,诗中含情,诗中蕴理。此“画”所指的就是古诗所指所创的意境。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可借助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解说,或者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引导学生快速入情入境,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诵读,不但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可触的古诗意境,也可为其搭建通往意境的桥梁。

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学生在完成古诗的诵读之后,教师设计如下提问:师:如果大家可以充分体会“烟花三月”的内涵,必然可以读得更好,“烟花三月”究竟是怎样一个季节?春天到来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为何说“烟花”,而并非“鲜花”?师:在读完古诗之后,每个人心中都会生成不同的烟花三月的世界,我们可以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发挥想象、自主体会。教师所带来的音乐是由古筝演奏的《烟花三月》,古筝的乐声轻柔舒缓、悠扬顿挫,学生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此时教师可借助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带来解说:暮春时节,草长莺飞,鲜花绽放,这里的鲜花拥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色彩,仿佛一切都浸润在花的香味中,花间还有清晨留下的露珠以及停落于花间的粉蝶……师:现在大家是否看到了美丽的烟花三月呢?你是否可以借助一个形容词或者一句古诗来形容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美丽景色呢?生1:草长莺飞二月天。生2:遥看草色近却无。生3:一枝红杏出墙来。生4:春来江水绿如蓝……师:看起来并非只有黄鹤楼才拥有这样的美景,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是一派美丽的春光!大家再一次尝试朗读暮春三月的动人景色,读出你对它的向往之情!学生们反复品味其对烟花三月扬州的向往之情,并将其融入于对古诗的反复诵读中。

在美妙乐声的烘托下,在教师充满感染力解说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绪随之起伏飞扬,自主架构古诗所创设的悠远意境,可能其与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可以结合品味语言等其他手段,再次感悟和体会。

2.品味语言,在诵读中体悟意境。

古人写诗的关键在于恰当地用字,其中凝练着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往往通过一字、一词或一句得以体现,这也就是所谓的“诗眼”。实际学习时,应善于抓住“诗眼”反复品味语言,这也是组织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

例如《泊船瓜洲》教学片断:师: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江南,江南春天到。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件: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学生反复诵读。师:读完这句古诗之后,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否还听到了其他的声音?能否借助诗句的形式说一说?(课件展示填空:____又___江南岸)师:如果仿照这一句式应该怎么说?生1:大雁又回江南岸。生2:蝴蝶又舞江南岸。师:“舞”这个字用得真是非常精妙!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小鸟,有的说迎春……师:如此美丽的江南,春天的脚步来临,金黄的迎春、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都盛开了,燕子归来,小鸟啼叫,蝴蝶和蜜蜂也开始飞舞了。但是诗人却远离家乡,泊船瓜洲,遥望钟山……望着这样的家乡,诗人啊,你想说什么?……师:故土难离,此情,此景,此刻,是啊,你怎能不想……生1:明月何时照我还!师:是啊,这样的别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不由不问……生:明月何时照我还!(此次诵读的情感比上一次更充沛!)师:诗人啊,你怎能不想,怎能不问……生齐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歌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在共同品味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并未刻意指向“绿”字,而是紧扣诗人情感的立足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反复品味、反复赏析,以读说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想象以及诵读融入其中,帮助学生真正走入古诗意境,既实现了品字炼字的有效训练,也能够从中品出古诗的画面美、语言美以及悠远的意境之美,从而真正实现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二、借助音乐烘托,营造古诗意境

在古代,古诗大都用于吟唱,因此具有典型的音乐美,古诗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在于和音乐之间的密不可分,也在于古诗中的情与境的有机交融,为古诗增添了更丰富的美感。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音乐烘托,赋予古诗意境深远化,使学生可以在这一氛围中真正体会到情境交融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借助背景音乐,在诵读中感悟诗境。

古诗特别讲究韵律之美,诗人余光中认为:对于诗词而言,如果不加以诵读,其必然不能完成其使命。因此,古诗教学过程中应以诵读贯穿全程,应为学生创设浓郁的学诗和诵读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融入古诗意境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背景音乐,既为学生的诵读烘托氛围,也为其情感提供依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会到古诗所独有的音画之美,才能真正感受其深远意境。

以《春晓》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之后,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为学生播放《水调歌头》,通过背景音乐的烘托,组织学生配乐朗诵。因为所选择的音乐和古诗的节奏非常合拍,所以学生在实际诵读的过程中才能够琅琅上口,才能真正使学生触及并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惜春”之情感,这样才能助其快速融入古诗所创设的情境世界。

由此可见,通过音乐的穿插和烘托,能够引导小学生触及并体悟古诗中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2.借助背景音乐,在想象中感悟诗境。

古诗的语言大都极为凝练,其独特之处不仅仅局限于意境美,还在于向阅读者传达诗人的情感和体验。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音乐的烘托作用,为古诗辅以相应的配乐,引导小学生放飞想象,感悟古诗意境。

例如,语文活动课中,一位教师组织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辅以《寒鸦戏水》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读,以深情的语言朗读诗歌,如山间流水缓缓道来。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闭上双眼展开想象,有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是一幅奔腾的江水图,而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越走越远的船只和友人,心中充满无限感慨,而友人和船只也逐渐消失于江面的薄雾中……在背景音乐的烘托和渲染下,教室内氛围异常安静和沉重,而学生也久久地沉浸于诗歌的悲怀与惆怅中。

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背景音乐的烘托和渲染,能够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只有立足于想象,才能使他们真正触及古诗所创设的深远意境,并有所感悟、有所触动。

三、穿插视频资源,放大古诗意境

诗人创设古诗意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丰富的情感,所以意境和情感之间密不可分,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古诗内容,适度穿插相关的视频资源,这样才能够将古诗的意境加以放大,以优化古诗的学习效果。

1.穿插视频资源,赋予意境动态化。

利用动画的方式,能够将抽象的古诗文字进行动态展示,而且当前的网络视频资源极为丰富,适度的穿插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诗人所选择的是独特化的描写方式,突显庐山的雄伟以及峭拔,特别是后两句以虚写的方式刻画了极为生动的意境。为了直观地展现这意境,辅助学生理解,教师链接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阳光照射下,陡峭的庐山萦绕于烟雾间,一条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如同一条丝带从天空中飘落……在视频的引领下,学生仿佛融入于充满磅礴气势的古诗意境中,如同身临其境,既观赏了瀑布的壮美,也倾听了瀑布惊心动魄的轰鸣。在视频的辅助下,古诗的意境得以烘托、得以放大,峭拔的庐山以及飞流的瀑布,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永不消逝。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针对古诗中所描绘的庐山和瀑布等意象,借助多媒体资源有意地将其放大,进而放大了整首诗的意境,既有助于降低小学生融入意境的难度,也能够帮助小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古诗意境。

2.穿插视频资源,赋予意境多元化。

古诗意境的呈现,大都依靠单一的文字形式,而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捕捉,如果可以在教学时适度穿插相关视频资源,就能够赋予古诗意境多元化。

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其中涉及了很多意象,既有“落月”、“啼乌”,也有“满天霜”、“江枫”,还有“渔火”、“寒山寺”等等,正是这些生动的意象组成了古诗生动的意境。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体会这一意境,教师引入视频资源“苏州夜晚游船”,虽然其描绘的景象和古诗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却能够将古诗中的意象进行多元化呈现,能够快速地将学生引入古诗意境中。

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视频资源的利用突破了传统意象表达的单一性,集合了声、光、色,并将其融为一体,实现了对古诗意境的多元化呈现,这也是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呈现效果。

所谓“智者之诗,可以养心”,古诗不仅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始终耀眼璀璨的明珠,也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智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强化对古诗教学策略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真正爱上古诗,能够融入古诗意境,能够自主探索奇妙的古诗世界,徜徉于古诗的海洋中,采撷诗趣、体悟诗意、感受生活,这样才能够使古诗教学课堂真正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陈思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01)。

[2]谢志红 解读.传承.寻味——小学古诗学习赏析[J].学周刊,2018,(06)。

[3]肖芳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4]王琪 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J].华夏教师,2018,(10)。

[5]张满科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

论文作者:陈军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引导学生向古诗意境深处迈进论文_陈军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