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在2017年提出了电网企业的十几项相关政策。其中要把握的关键因素有两个:抓好项目管理的关键人员和抓好现场操作的关键点,如何采用技术措施24小时不间断实时抓住项目关键人、作业关键点,确保电力施工安全,需要开展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电网基建;施工安全;管控技术
电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是国家经济建设水平提高的基础保障,而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要保证安全生产。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电力施工作业环境也逐步趋向复杂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供应的危险系数。
1 电网基建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是由事故的偶然性、人的冒险性心理和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所决定的。《安全生产法》、国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出台便是基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制性的原理。法律法规的制定,仅仅是第一步,其后必须增加实施细则和实施检查细则,以此来规范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人员的行为。在现实中,我们往往缺少的不是安全管理制度,而是对安全管理制度坚定不移的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安全管理工作时,牢记各项规章制度,做到逐级尽责,层层尽职。坚决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歪风邪气。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电网基建安全管理的根本便是让法律法规如同火一般,坚决做到有法(规)可依、执法(规)必严、违法(规)必究,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以身试法。
2 电网基建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2.1 准备工作不到位
(1)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要,有待提高。(2)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对于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3)没有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没有掌握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不能保证施工的有效性。(4)没有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机械的型号和实际应用性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5)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单位也没有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流程进行监督管理,不能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有效。
2.2 安全职责分工不明确
部分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基建施工过程中,没有将安全管理责任划分到每一个人,从而无法保证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落实。施工安全管理负责人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没有将相关制度落实到实际中,也没有将每个环节的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抑制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某企业进行高压线路的安装,发生了人员触电的安全事故,通过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在架线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来操作,没有检验线路的断电情况。在调查事故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技术监管人员在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操作,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电网基建施工安全管控技术
3.1 射频识别技术
在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读取器发射的特殊射频信号,则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可以利用感应电流获得的能量进行传输,或者主动发送一定频率的信号。所述读取器读取所述信息并对其进行解码,然后将其发送到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和相互对称的鉴别机制等优点。
数整性:在利用非接触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数据差错检测和纠错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安全性:高度安全的射频识别系统能够应对各种攻击,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相互对称的鉴别机制:密钥不经过空间传输,只传输加密的随机数;严格使用来自两个独立源的随机数;随机密钥可以从生成的随机数中计算,对后续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毫米波雷达目标探测技术
毫米波目标探测技术包括三个核心内容:天线技术、接收机技术、定标技术。
天线技术是检测效果的重要技术,毫米波聚焦天线包含两种类型:抛物面天线和准光学透镜。相对于准光学透镜,抛物面天线具有便于系统电路调整、易于执行扫描操作、易于安排送料源检测阵列,以及重量轻等优点。全功率式辐射计接收机结构设计相对简单,在所有工作时间都可以接收和处理目标信号。具体应用中可以采用迪克式接收机,来调节输入信号,并且在平方速率检测器和低通滤波器之间设置一个同步检测器,降低了系统增益波动对辐射计灵敏度的影响。
标准设置是毫米波雷达绝对测量的重要步骤之一,主要有两种标定方法,一种是分步标定方法,分为两个步骤:接收机校准和天线校准;另一种是全局定标方法,用于整体校准的辐射源是由已知辐射率的材料制成,并置于精确可调节温度的环境中。
3.3 人脸识别技术
本文所采用的人脸识别方法为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方式是通过训练一个级联分类器以及调用OpenCv函数库来实现人脸检测。在实现人脸检测的过程中,对图片进行预处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图像预处理中,通过直方图均衡和中值滤波技术的处理,可以快速进行人脸检测;通过cvcapete-fromcam函数从视频中获取图片来进行实时处理。人脸检测程序包含四个部分:加载分类器、分类排错、合并收敛和确定人脸区域。程序使用OpenCV中提供“haarcascade_Frontalface_alt.使用cvLoad函数加载的XML”文件存储的目标检测分类被转换。
4 实施应用
4.1 人员身份识别
采用毫米波雷达侦测和射频识别融合技术准确识别进入施工现场的非持证施工人员,侦测装置一旦发现非持证施工人员,立刻联动现场可视摄像机抓拍、录像,并触发声光报警器,将报警信息上传到安全管控平台存储。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安全管控人员接到报警随即将非持证人员请离施工现场,提前杜绝安全隐患。
4.2 作业规范识别
采用智能摄像机识别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现象。通过人脸识别对比技术及时发现无证从事特种作业的违规情况,联动摄像机抓拍、录像,并触发声光报警器,将报警信息上传到安全管控平台存储。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安全管控人员接到报警随即制止违规作业,杜绝安全事故。
4.3 日常考勤管理
采用实时动态考勤办法解决施工人员,同进同出人员,监理旁站人员的随意离岗现象。通过射频标签实时侦测施工人员等人员是否在施工场地范围内。通过对同进同出,监理旁站人员配备可穿戴定位可视装置(双定位、高清摄像、24小时不间断录像、录音),实时查看此类人员的活动路线轨迹,工作状态,工作言语记录信息。确保上述人员能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5 结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基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工作有其固有的复杂性。通过坚决执行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继承传统的有效管理方法的同时,严格把关可研阶段的安全预评价,制订计划时详细考虑安全风险,简单有效地管理现场施工人员,事故是能够控制的,安全生产是能够保证的。
参考文献:
[1]朱一帆.电网基建施工安全评价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
[2]陈超,童可君,杨艳.一种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电力安全工具系统设计与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4:86-87.
[3]陈耿,王国威,董清风,等.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安保系统研究[A]. 第33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37-40.
论文作者:罗军,王冠,项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基建论文; 人员论文; 毫米波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