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重视教材、力求跳出题海——2009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赏析和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题海论文,上海论文,高考试题论文,重视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是上海二期课改教材全面使用的第一次高考,上海物理高考试卷终于结束了为期4年的一卷两分叉的过渡期。从2008年开始,上海高考单复选分开,从原来8道混选题改为5道单选和4道多选,选择题占分比例不变。今年题型分布保持和去年相同,共24小题满分150分。整张试卷注重考核学生学习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对物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在重点知识突出的同时兼顾到知识的覆盖面。全面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后高考会怎样考?对于这个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试卷作出了回答。本试卷有引导师生共同关注用好教材、跳出题海的良好作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考试结束,可以看到学生大多笑容满面出考场,因为觉得题型都很眼熟,可批卷结束后抽样平均成绩只有100.5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细细分析,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推陈出新,老题渗透新要求
虽然不少题目似乎很熟,但实际上有不少变化,渗透着新内容。
解析:该题所求结果为变化“稳定后”而不仅仅问液柱向哪侧移动,且玻璃管上下不等粗,这两点就是与学生平时所做的该类题有变化的地方,考核了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变化问题的能力。
第22题:如图2(a),质量m=1 kg的物体沿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2(b)所示。求:
图2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比例系数k。
(sin37°=0.6,cos37°=0.8,g=10)
分析:这道题的出错率就比较高。本题情景虽熟,但图像是a-v图,先要正确理解该图所表达的意义——在该图数值范围内不同的风速下物体均为匀加速下滑,只是加速度不同,对图像的理解出现偏差是错误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学生解题常不能踏踏实实一步步写方程,解方程时习惯于马上能代入数据得出结果的,对符号运算表达能力稍欠。具体解法从略。
类似的题目在卷中还有第3题、第5题等。
二、回归教材,“温柔陷阱”敲重音
今年试卷中有很多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试题,这些试题有的直接取材于教材,如第1、2、4、6等题;有的反映了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实验的要求,如第8、10、11、15、16、17题等。分值为50分,占到试卷总分的。其中第1l题的逻辑电路、第17题的DIS传感器作为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也闪亮登场,题目虽新,难度不大。
这些题目大都让学生做起来较为顺手,这也是考试中有一份好心情的原因之一。但其中第8、16两道题目,虽源于教材,却直击学生软肋,成为今年考题中的“温柔陷阱”,让不少学生陷入其间难以自拔。
第8题: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
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
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解析:该题涉及的内容是上海新教材重视物理思想方法的一个典型例子。新教材在万有引力的知识体系上一改以往把其作为圆周运动在天体中的应用而放在圆周运动之后统编为一章的编排,而是在高二的最后章节“宇宙”中以较重的篇幅对“万有引力”建立过程进行了较为翔实的介绍。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历时20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65~1676年):主要完成了三件事。
(1)万有引力思想形成;
(2)得到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3)通过月地检测,证明轨道近似是个圆。
第二阶段(1676~1677年):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不仅对圆、对椭圆或任意一种圆锥曲线都成立。
第三阶段(1685年):证明了密度均匀分布的球体或者各层密度均匀分布的球体对物体的引力,就跟把球体的质量集中在球心处产生的引力一样。
教材如此编排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不仅要学到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近距离体会科学家的思想方法,同时要了解牛顿在20年的漫长研究过程中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坚持和严谨求实的探索,从中体会一个创造一个时代的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体会一个伟大的科学定律的完成常常是许多科学家成果的总结和超越,体会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含义。力图扭转“一个苹果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漫画式描述。新教材中类似的内容还有“库仑发现库仑定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和自由落体思考和研究”等。
如果认真学习教材内容,不难判断出正确的答案为A、B。
第16题:如图3为伏打电池示意图,由于化学反应,在A、B两电极附近产生了很薄的两个带电接触层a、b。
图3
(1)(多选题)沿电流方向绕电路一周,非静电力做功的区域是
A.RB.bC.rD.a
(2)在如图3所示回路的各区域内,电势升高的总和等于电源的______。
解析:有关伏打电池及电源电动势的概念,老教材虽然也有阐述,但在新教材中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形成从本质上给予了全新、深入的介绍,并配以“小孩乘电梯升降”的实例形象生动地描述,以期学生对电源电动势这一重要物理概念有一深入浅出的认识与理解。
这道源于课本知识的实验题正确的答案是(1)B、D;(2)电动势。
由于长期“题海”的影响,上课时老师常常对定律发现的过程一语带过,对有些原理轻描淡写,而把重点落实在如用万有引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解题上。学生也常常不看原理,只重解题。
考卷中这两道题目可以说很好地渗透了新教材的理念,是了解物理现象发现过程、重视概念建立过程的典型例子,是对新教材强调三维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很好诠释。也给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物理的思想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为师生用好、学好新教材敲响了重音。
多年来,师生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味责怪老师不重视教材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如何用好这根指挥棒,确实是一个值得花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层次分明,选拔功能有体现
虽然试卷中有不少基本题,但体现选拔功能的题目还是很有分量,也很精彩。
图4
该题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第24题:如图5,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为l,左侧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区域cdef内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s。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受到F=(0.5v+0.4)N(v为金属棒运动速度)的水平力作用,从磁场的左边界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得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已知l=1 m,m=1 kg,R=0.3Ω,r=0.2Ω,s=1 m)
图5
(1)分析并说明该金属棒在磁场中做何种运动;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且棒在运动到ef处时恰好静止,则外力F作用的时间为多少?
(4)若在棒未出磁场区域时撤去外力,画出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位移的变化所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图线。
解析:该题可以说是处处有关卡。
第(1)小题要求学生能抓住题中的关键句“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并运用,得出棒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第(2)小题需通过对方程的处理后分析得出结论
将相关量代入得
B=0.5T
第(3)小题相对来说难度倒不高。
第(4)小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撤力前导轨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故
该小题的分析和判断关键要抓住两个临界位置。若恰在磁场区边缘fe处停下,则已由第(3)小题得到结果,力F作用时间为1 s,代入可求得
若力F作用时间不足1s()则停于磁场内,超过1s()则出磁场时速度尚未减为零,然后匀速;另一个临界位置是恰在接近fe处撤力,则在出磁场前始终加速。综上所述,可能的图线如图6(下页)。
该小题漏选的比较多。
卷中对能力要求较高的还有第7题的电场,第18题的误差分析等。这种区分度较高的题目是上海考题历年的特色,反映了试卷的选拔功能。
四、规范要求,调分秤砣何时休
今年试题较去年难度降低,学生解题时间足够;批卷时对学生的解题规范要求较严。部分学生在规范上的失分不少,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因为平时不重视这个问题,吃了亏。
图6
曾几何时,计算题的“解题规范要求”成了高考批卷中的一个调分秤砣,试卷过难时放一放,试卷容易时压一压。
2005年、2007年因批卷中对规范要求较严,在以后相应的教学中,老师也更强调,应该说每次都起到较好的作用。尤其是2007年,从实验的数据表述,到计算题的分析和立式等。层层教研活动中也把解题规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涉及高考中的得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问题表述习惯和科学素养等的养成。在各类考试中也实实在在就规范点立分,由于要求落实,学生也很重视,解题表述习惯有明显的提高。遗憾的是今年的高考因为试题运算量过大导致不少学生来不及完成,于是解题不重视规范的现象再次抬头。
解题中良好的表述是很重要的,锻炼了学生表述中的逻辑性、因果性,使问题的回答都能有理有据。中学是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而作为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物理,更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口头和书面表达习惯的重任。真正期望“解题规范”不再是高考批卷中的调分秤砣,而是考试评价中的硬指标。
慢慢品味今年的上海物理高考试卷,仿佛嚼着一个橄榄,那些微微苦涩的味道,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只留下醇香、长远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