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是儿童门诊常见疾病,特别是春、夏交替之际,因感冒发热的儿童越来越多。小儿腋下的体温达到37.5℃,临床上诊断为病理性发热,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视为高热,大于40℃度则诊断为超高热[1]。小儿发热的主要是由感染引起的,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容易引起发烧不退,发热虽然是抵抗疾病的正常反应,但持续的高温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很容易引起机体代谢失调,心率增加,从而加大心脏负荷等,发热的主要表现为烦燥不安、寒颤、皮肤发热、面色潮红并感到口渴等,严重者会引起头痛、肠胃失调甚至惊厥等。大部分家长尤其是新手家长,由于过度紧张、担心孩子的安全,加之其对发热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会着急去医院就诊或者采取错误的护理方法,从而影响了护理效果和治疗疗效。
儿童发热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1)对于低热的孩子,建议多喝水即可,中热可服用退烧药物,高烧以上需要立刻就诊,采取其他退烧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物理降温方法: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酒精进行降温,其实是错误的方法,因为酒精可以通过皮肤进行吸收,另外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明显扩张,酒精的擦拭会引起血管快速收缩,容易引起孩子全身发冷,反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洗澡,洗完澡要及时擦干身上的水,避免风直接吹在患儿身上,以防二次伤寒,或者用冷湿毛巾擦拭全身,包括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走行处。也可以将冷水袋放置腹股沟、腋下处。还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再次受风寒,给孩子捂得严严实实,也是为了能后发汗降温,但是这样子不但不会降温,还会因为影响散热,导致孩子惊厥,正确的做法是松解孩子衣被,避免冷分直吹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对寒冷没有耐力的儿童不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因为畏寒的儿童出现寒颤会引起横纹肌产热,影响治疗效果。(3)保证孩子水的摄入量,因为发烧的孩子身体新陈代谢的增加,导致孩子出很多汗,因此流失很多的水分,这就需要孩子喝大量的水来补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水分,从而加快毒素排出。(4)因为发热会大量消耗儿童的体力,所以建议发热儿童卧床休息,吃易消化食物,如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等。嘱咐家长睡前饭后注意儿童的口腔护理,多漱口、勤刷牙,避免口腔感染引发口腔疾病[2]。
用药注意事项: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发烧,立刻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实际上降温过快,不利于病情的好转,还可能引起儿童大汗淋漓,最终导致虚脱。正确的做法是当温度超过38.5℃时才建议服用退烧药物,用药前要仔细看药物服用说明书,或者听从医生的建议,有的家长会去药店随便给孩子买退烧药服用,导致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加上儿童肾脏发育不完全,容易造成肾脏的损伤。因为很多发热是由于炎症引起的,而儿童常见的炎症都是由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家长会盲目的给孩子服用消炎药,俗话讲“是药三分毒”,在没有弄清感染原因前乱服用消炎药会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正确的方法是,去医院检查感染的原因,对症下药,以做到药到病除。常用的退烧药物有:扑热息痛,少量的服用毒副作用少,相对较为安全;布洛芬,退烧快,易耐受,是安全可靠的退热药。小儿退热栓,通过肛门,由肠道吸收,退烧快,对于拒绝吃药的儿童是首选,但大量的服用会引起腹泻等副作用。还有一些中药效果也可以,如小儿牛黄散、紫雪散等的,但是中药部分含苦寒的成分,容易导致脾胃受损,不建议长期服用[3]。
参考文献:
[1]王玮.发热患儿的家庭护理[J].北方药学,2013,10(02):122.
[2]杨关芬.发热患儿家庭护理现状调查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2012:4.
[3]李广兰,王云.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07):548.
论文作者:简莲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儿童论文; 孩子论文; 小儿论文; 家长论文; 建议论文; 方法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