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为聋校学生“回归主流”奠基论文_张燕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为聋校学生“回归主流”奠基论文_张燕

山西省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 046000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聋校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聋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任务,搞好聋校语文教学是提高聋校整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目前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存在明显的问题,著名的聋教育家季佩玉指出:“语文学科在聋校所占的课时最多,花的精力最大,但效率不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始终得不到根本提高。”如何让聋生扎扎实实地获得语言、形成语言能力,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同时也是难点所在。

关键词:聋校 语文教学 高效 有效措施

聋校语文教学,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听力障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及继续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补偿他们的言语、思维等方面的缺陷。因此,聋校语文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课程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聋校语文教学应本着为聋生今后参与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的出发点,加强师生合作与探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加强对手势汉语的准确使用

目前,在我国的各个聋哑学校中,语文已经成为了聋哑学生的第二语言,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在聋哑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手势汉语是聋哑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所以要想让学生们学好语文,首先要教学生手势汉语,手势汉语可以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进行。在实际中,语文老师要规范自己的手势汉语,再结合聋人的自然手语,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语文词汇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词汇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课文的含义。

二、利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促进聋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听力缺陷造成的障碍,聋生在学习文章时完整确切理解课文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聋生的残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事物,让他们与语言文字描述的对象产生联系。“直观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观教学能使学习的内容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到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去表达的必要性,唤起学习语言的主动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时时注意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具体画面,把静态文字变成动态画面,把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形象化,带领聋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体验人生,品悟情感,产生共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读写训练,拓宽教学内容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文能力主要指“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而聋生听力受限,说也有缺陷,仅存的只有读、写两项。因此,聋生更多地需要借助阅读和写作来获取各方面知识和信息,注重培养和提高聋生的读、写能力在聋生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要让聋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拓宽聋生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不断地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不断地培养、提高聋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样,也丰富了聋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好个性,为“回归主流”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培养写作能力方面,应加强对聋生多维思考和提炼主题的训练。写作是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聋生的思维发展了,其语文能力便会有质的转变。

四、整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聋生由于交往范围较小,语言运用机会较少,很多学完的词句不能及时地在实践运用中巩固,便逐渐淡忘了,体现在书面语上便是不喜欢写,写得不具体、不通顺、意思表达得不清楚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给聋生创造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起初,聋生对电脑中各种可以随意变化的界面非常感兴趣,感觉电脑很神奇,想动手摸一摸。学会基本操作程序后,聋生首先希望的就是学会网上聊天,他们有一种非常渴望交流的急迫感,如此便下功夫学习汉字输入法,打出表达自己意思的语句,发送给聊友,阅读聊友给自己发来的话语,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进行回复……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培养了阅读、理解、表达的能力,给他们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特别是较大地提升了作文能力。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优质性语言是离不开的。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强调“目中有人” 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聋生虽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甚至愿意展示自己,但很多聋生在课堂上担心自己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的内容,害怕自己出错招来同学们的嘲笑,因而,聋生的注意力总是关注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运用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针对回答完全正确的聋生,师生们送上发自内心的掌声;针对回答不完全准确的聋生,教师要针对正确部分予以肯定;针对回答完全错误的聋生,教师更要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发自内心赞扬他的勇气,使聋生获得安全的感觉,获得情感的补偿,获得自信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季筱桅 聋校语文教学使用普小教材的窘况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1,(10)。

[2]黄少华 优化聋校与普校语文教材整合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

[3]陈洁 聋校性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为聋校学生“回归主流”奠基论文_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