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央城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108
摘要:在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大约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建筑给水排水对社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影响较为深刻,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本文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相关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实施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功能日益完善,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然而,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不科学的问题较为突出,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这对于构建节约型社会而言尤为不利。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在确保安全供水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1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重要意义
我国如果从水资源总量上来看,其储水量非常巨大,目前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如果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其人均水量仅仅只占了到世界人均的20%,这就意味着在水资源方面我国是相对缺乏,再加上我国地理面积很大,降雨分布极不均匀,同时在很多城市都或多或少存在水质污染的问题,因此目前全国大概有67%的城市都存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这对城市人民生活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言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1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事实上,经济建设的发展进步同能源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能源发展是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不懈动力。当下,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该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和解决。在建筑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在建筑中大力推广给排水节能技术刻不容缓。
1.2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而节约用水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不失为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1.3建筑给排水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过,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大环境下,提倡节约用水已经变得十万火急,势在必行。应在满足人们生活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2相关技术措施
2.1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的合理设计
2.1.1科学合理地设计布局管道网络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科学合理的设计是节水节能的基础保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进行设计之前,应该进行实地考察,充分的考虑用水耗能的实际需要,并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管道网络设计,以此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同时还应该制定合适的用水标准,控制好水压。应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给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浪费现象。
2.1.2选用质量过硬的材料
这里所说的材料,包括管道、阀门、水龙头,卫浴器具等各种配件。首先,在传统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镀锌的钢管,原因是镀锌钢管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此类钢管很容易生锈破损,不仅造成水源泄露浪费,还造成了水源污染。所以有关设计部门应该着力解决该问题,可以通过采用新型的管材,如塑料管材和复合管材等。这些管材环保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和污染。其次,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关键配件,如新型阀门、接头等,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最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在选择卫浴器具方面都应该具有新的观念,结实耐用、美观大方、绿色环保等,这些观念的普及,一定会大大减少能源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充分利用利用市政网余压
我国目前现有的建筑类别多为高层和小高层,而在城市的供水系统中,市政所给的水管网平均压力大约在0.2~0.4MPa之间,这个压力只能满足3~5层建筑楼房的供水压力需求,因此现有建筑配水方面的需求在此压力条件下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要有效的利用市政网余压,提升建筑配水系统的能力,可采取分区配水的方式来解决建筑给排水方面的问题。
2.3推广使用节水型设备,减少水量浪费
目前社会上已推出了各种节水型马桶、节水型洗衣机等,推广节水器具是水资源节流的另一重要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从人人做起,通过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使广大市民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并了解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各种措施,提高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使节约用水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节水。
2.4开发第二水资源――中水
所谓中水,就是指在将生活中的污水进行简要的处理净化后再重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非饮用水。但是并非虽有的生活污水都能被开发处理成中水,只有一些优质杂排水才能被重新循环应用,中水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水资源浪费程度,大力开发中水是当前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一项有力举措。
2.5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类似于中水,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人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人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人中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展开了对雨水利用的研究,以节约水资源,减轻当地的用水和污水处理负担。
2.6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是现在比较常用的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清洁、取之不尽等优点。现在常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储水箱、循环泵、集热器、循环管以及给水箱等结构组成,已经成为现在居民家庭中常用的节能技术。能够全民健身运行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热源来自燃气和自燃油等,对于我国北方需要集中供暖的地区,通过太阳能的应用,在采暖期间实现能源之间的互补,在不增加采暖系统供热量前提下,实现冬季太阳能供应热水的行对稳定。
2.7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和可持续利用
在城市当地水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地下水、江河水、湖泊水以及海水等水资源作为循环冷却水的原料,并对冷却塔实现合理的选择,在我国某些空气中温度以及湿度都较高的干燥地区,可以通过对冷却水进出水温差进行设计计算上的提高来实现对循环水泵和循环水量上的能耗,并对循环管道中的管径进行缩小,同时在各地冷却塔的设置中应该对各冷却塔之间的位置积习进行保证,即保持各塔之间的合理距离,从而保证之间具备较好的气流组织条件,避免对冷却塔的散热效果产生影响。并针对所需循环冷却的水质上的不同,比如像地下水、湖水以及海水之间的水质差别,可以采用的化学方式或者是物理方式来实现处理,例如化学方式中的灭藻和杀菌,以及物理上的过滤,实现水处理中阻垢和缓蚀的功能实现,减少给排水管道中的结垢和腐蚀。此外在一定的条件下,需要合用消防水箱进行设置,减少消防水箱中的清洗勇说,并同时对消防水箱的试验排水,将试验排水返回到水箱,从而增加消防水池以及水箱中的水处理设备。
3结语
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而言,其节能节水潜能较大,关乎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在建筑项目给排水设计中,在保证外形美观、功能齐全的前提下,从节能节水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给排水系统,并借助高科技,通过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来实现节能节水的目标,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从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晓群.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管理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1(05).
[2]高富丽.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的技术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1205.
论文作者:袁振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水资源论文; 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节能论文; 雨水论文; 用水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