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
1 泵效低原因分析
1.1 油井间歇性出液
通过现场核实,研究井区 40 口油井存在间歇性出液现象,工作制度不合理,造成部分油井间歇性出液,不出液时,深井泵做无用功,造成能源浪费及机械、管杆的磨损。
1.2 生产参数不合理
通过对 研究井区油井生产参数进行核实,发现地面生产参数偏大井 72 口,泵径偏大 26 口,平均冲程 2.7 m,平均冲次 3.5 次/分钟,平均泵径 32 mm,造成抽油泵理论排量偏大,是造成抽油泵效偏低的主要原因。
1.3 井筒脏、油管服役年限长
研究井区合层开发,层系不配伍导致井筒结垢,垢渣沉积、井筒脏,油井出砂、结蜡造成泵阀关闭不严,抽油泵质量差,泵体本身试压存在漏失现象,入井后因结垢、腐蚀造成泵阀漏失,影响抽油泵效。该区油管服役年限在 5~10 年的油管仍占比 33.9 %,多次修复入井使用,偏磨造成的管故障问题日益突出;修复油管丝扣未经处理强度弱,管漏是导致泵效低下的一个要因。
1.4 油井日产液水平低
研究井区为典型的中低渗透油藏,油藏伴生气含量大,且岩石致密,油层渗透率较低,裂缝发育,注水不见效,导致单井自然产能低。
1.5 井组生产回压高
受原油物性差,集输管线管程长,井组液量低,地形地貌复杂,管线结垢等因素影响,研究井区井组平均回压高,对比入冬前后回压,54 个井组回压较入冬前上升,平均上升 0.3 MPa。
2 提高泵效措施及效果
2.1 低产低效井合理间开
根据功图、液面情况合理优化间开制度 ,确保开井期间出液正常。2017 年 4~5 月两次对低产井实施48 h 连续监控计量,通过连续录取动液面,综合分析产量、功图变化情况等手段,摸索出油井出液规律,合理间开90 井次,6~9 月通过功图、液面对比优化间开制度40 口,10 月根据冬季生产需求优化调整间开制度 64井次,研究井区目前间开井总数 195 口,占总开井数的45.3 %,对比间开前,抽油泵效提高了 5.2 %。
2.2 生产参数优化调整
根据功图、液面情况,制定参数优化措施,并对调整后动态数据进行跟踪,优化调整生产参数,合理优化泵径。地面参数优化:根据产液量、功图、液面对比,2017 年 3~10 月制定 63 口井生产参数调整计划,并持续跟踪调参井动态资料优化调整 9 井次,泵效由 14.1 %提升到 20.6 %,泵效提升 6.5 %。井下参数优化:2017年 3~10 月累计实施降泵径作业 34 井次,对比优化前,泵效由 13.9 %提升到 21.1 %,泵效提升 7.2 %。
2.3 提高入井油管、球座质量
针对目前井下作业费用居高不下,材料费用占比较大的现状,顺应"精细管理,提质增效"要求,对于轻微偏磨井,偏磨段更换新油管,并下入扶正器,偏磨严重井,根据偏磨范围下入内衬油管,配套扶正器、双向保护接箍、优化杆柱组合,提高管杆服役时间,2017 年
偏磨段累计入井内衬油管 14 700 m,新油管 8 700 m;油管修复首先进行仪器探伤,试压,选取损伤程度较小的油管进行修复,提高入井油管质量,修复泵更换钛钨球座,新泵试压后方可入井,减少因结垢、腐蚀导致的球座漏失。
2.4 提高单井日产液水平
精细油藏注水管理,精细分层注水,强化注水,通过油藏综合治理,欠注井、低产井连篇治理,努力降低递减。依据"精细管理"要求,细分注水单元至 11 个,不断提升油藏开发针对性,坚持"平面、剖面"注水调整并重,保障主力生产层系能量补充,实施强化注水 85 井次,单注试验 8 井次,不稳定注水 16 井次,轮换注水 4井次,侏罗系周期注水 8 井次,注水井消欠 16 井次;研究井区西部坚持低产井连片治理,东部坚持堵塞井解堵措施,共完成油井措施 34 口,增油 11.4 t/d。
2.5 井组降回压治理
针对结垢管线实施物理清垢及更换,管线走向优化,加强日常六小措施培训,延缓管线结垢速率,降低井组生产回压。2017 年累计实施管线清垢 33 条,管线走向优化、局部更换整改 16 条,地面卧式总机关更换 2 座,恢复投球管线 19 条,对比 2016 年,投球率由 58.2 %提升至 82.2 %,通过投球率提升,大大降低了管线结垢、结蜡速率,同时建立周度、月度检查制度,由作业区人员对井场加药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每天对井场加药、投球等日常生产进行截图监督,有效降低了井组生产回压。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的具体实施,使得 研究井区抽油泵效提高 25.2 %,全区抽油泵效达到了 68.4 %。2017年全年累计节电 49×10 4 kW·h,达到了降低吨油能耗的目的。
3 结论与认识
(1)研究井区影响泵效的主要因素为单井日产液水平低。(2)对于中低渗透油藏而言,对生产井进行间开时间的合理优化,在保证产量平稳的同时也可提高泵效,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3)通过地面生产参数不合理井参数优化调整,降泵径作业,有效提升抽油机系统效率,降低油井能耗,阶段累计节电 18×10 4 kW·h,节约电费约9 万元。(4)通过一年来井筒综合治理,研究井区油井维护频次由 0.82 次/口·年下降到 0.74 次/口·年,检泵周期由620 d 上升到 632 d。
参考文献
[1] 通过调整油井工作参数提高泵效浅析[J]. 袁红庆. 才智. 2010(19)
[2] 泵效的影响作用与解决方法[J]. 王博. 石化技术. 2018(01)
[3] 实施分区块间歇采油科学提高油井泵效[J]. 徐井峰. 石化技术. 2015(07)
论文作者:张俊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油井论文; 油管论文; 参数论文; 油藏论文; 管线论文; 油泵论文; 井筒论文; 《科技尚品》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