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呼伦贝尔旅游为例论文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呼伦贝尔旅游为例论文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以呼伦贝尔旅游为例

穆宝珠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摘要: 文化作为国家整体实力的一部分,旅游传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呼伦贝尔旅游为例,分析了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旅游对外传播的具体策略,通过丰富的景观特色文化欣赏,对旅游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并产生认同感,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旅游;对外传播;呼伦贝尔旅游

随着国家之间的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越加激烈,以文化、艺术、价值观等为代表的软实力成为当前国家着重发展的实力之一,旅游文化建设作为打开国门,对外传播与渗透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途径。

首先,相关教师应该注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需求。显而易见,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与普通高中有共通之处,但是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相比而言,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中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应该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需求进行完美结合,从而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基于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专业课程与中职语文进行结合。

1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体现

(1)生态文化。呼伦贝尔中草原的垄断性、森林的原始性、湖泊的天然性、冰雪的纯洁性以及口岸的集中性组成力生态化的自然环境,天然草原面积达8.4万平方千米;呼伦贝尔大森林即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是中国最大的严寒带原始森林,占地15.2万平方千米,其中野生动物有400余种,野生植物有1000余种;呼伦贝尔具有额尔古纳河和嫩江两大水系,具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长达7个月的冰雪期,为呼伦贝尔带来丰富的自然雪景观;以及长达1723千米的中俄蒙三国边境线,形成了极具文化内涵的边境民族风情。各类自然环境组成了呼伦贝尔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旅游事业的开展平衡着人文、经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旅游者带来了风光无限、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让旅游者深深体会了呼伦贝尔生态文化的内涵[1]

(2)历史文化。呼伦贝尔的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公元前2世纪以来,柔然、女真、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历史活动与社会活动,成为呼伦贝尔当前文化的主体,使得呼伦贝尔旅游更具有民族特色,且丰富的社会历史发展内容也成为呼伦贝尔旅游文化建设的根基,为旅游者更好地传达历史文化的内涵。

(3)人文文化。呼伦贝尔旅游区域当地的原住民生活在林区、牧区、农区,各个民族的人民具有不同的文字、语言特色、价值观、社会制度等,在逐步的旅游文化建设中,形成富有多样化思想文化的人文主义特色景观,为旅游者带来人文个性较强的旅游文化。

(5)手工艺文化。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民族习俗流传,呼伦贝尔原住民有着对美的独特认知,各个民族的木刻木雕、角雕骨雕、毛毡皮画、承载工具、树皮器皿、服饰头饰等部件都充分展现着独特的民族特性,也充分体现着各个民族的生活品质与审美,旅游者对手工艺文化的了解更加贴近当地人的思想与精神状态。

(6)宗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历史源远流长,是呼伦贝尔文化历史的主要文化之一,在呼伦贝尔的建筑风格、雕塑、音乐、节庆等文化中都具有较为深层的展现,寺庙更是成为呼伦贝尔的特色之一,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外旅游者的关注。

(4)习俗文化。呼伦贝尔中各个民族的衣食住行、礼乐节庆、婚丧嫁娶等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是建设呼伦贝尔文化景区的基础,旅游者在当天体验民族习俗文化中的乐趣,通过不同的服饰、乐曲、食物等体验,感受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呼伦贝尔旅游的习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扬。

中断排尿训练是在宝宝在排尿过程中告诉宝宝,开始尿尿、停止、再开始、再停止,重复训练。同样能刺激宝宝大脑皮层的反射,也能刺激宝宝大脑皮层对于夜间一旦出现遗尿时能够立即清醒、停止的敏感性。

2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旅游对外传播具体策略

2.1 加强传播者的国际传播意识

(1)明确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具体功能。旅游对外传播的载体是文化旅游,其具备的工程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满足旅游景点当地的生存保障需求,文化传播能够丰富当地民众的生活,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并产生较强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旅游传播促进文化宣传,通过文化宣传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在呼伦贝尔旅游文化的建设中,旅游者的不断增多带动着当地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文化活动越加丰富。第二个层面是有助于我国文化发展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变革,如何加强当代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认同,是当前国家文化发展的需求之一,旅游文化传播有助于提高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与责任心,并鼓励国民致力于弘扬文化精神,推动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综合建设发展。第三个层面为积极传播了我国价值观、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着我国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呼伦贝尔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便保障了民族文化受到外国旅游者的认可。另外,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旅游对外传播的最高层次,呼伦贝尔作为具有较长悠久历史的旅游景观,成为为外国旅游者提供丰富中华民族特色体验的重要旅游驿站,因此要求呼伦贝尔景区的旅游传播者明确旅游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呼伦贝尔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是负责景点建设、景点管理与景点服务质量等工作的重要部门,为了实现国家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景点中的各项建设与管理应当贯彻落实国际化意识,为国外的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尤其是旅游文化传播方面的国际传播意识,要求在对外传播层面充分把握外国消费者的心理,明确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具体功能并提高传播者素质,以此提升呼伦贝尔旅游对外传播的有效性[2]

为了实现呼伦贝尔景区的国际化发挥,在景区建设与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国际化元素的建设,充分适应旅游对外传播需求,提高景区的吸引力与文化影响力。

(1)加强文化信息的提炼。呼伦贝尔旅游景区向国内外旅游者的文化信息展现是一个需要不断改善的过程,如何让外地的旅游者通过旅游的方式在短时间内了解、欣赏并喜欢当地的文化,需要对呼伦贝尔的各个方面的文化加强提炼,总结最具代表意义的图片、声音、文字、实物等,更加具体化的战线景区信息的抽象精神、思想与文化。如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部落民俗旅游度假景区的建设,分为中心区、民族竞技表演区、民族娱乐活动区、民族歌舞表演区、牧民生活体验区等,其中中心区的整体建设特色是以《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汗城为蓝本进行修建的,在建筑与景区的服务中,无不充分展现着经过提炼与外化的景区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坚持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道路,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16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15∶39∶46。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明显,烟草、能源、有色、黑色、食品五个工业行业主营收入突破千亿元;烟草、矿业、能源、旅游等支柱产业增加值突破5 0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其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食品工业发展迅猛,增加值突破400亿,每年以16%的速度增长。

2.2 文化景观建设符合国际化需求

(2)提高传播者的素质。旅游传播是促进文化宣传的重要途径,要求旅游传播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够将旅游宣传做到国际化、多元化、实际化,要求旅游传播者了解与把握国内与国外的文化宣传事务,并加强旅游文化传播的有效性。首先,要求旅游传播者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在旅游文化传播内容的创设上既能体现本国本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在众多的国际旅游宣传中凸显自身的特性,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国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其次,要求旅游传播者熟悉掌握外国旅游者的跨文化解读心理、文化认同规律以及文化心理等,有针对性地构建自身文化宣传内容,满足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高外国旅游者对国内景区文化的认同感。最后,总结旅游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规律,对国际上旅游文化宣传的信息、路径、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此提高自身的旅游文化传播效率。呼伦贝尔旅游在传播方面要求传播者具有以上三点素质,积极构建对外旅游景区传播形象,尽量取得国外旅游者的认同与理解,旅游传播的效果不断提升[3]

2010年,生物物理学家亚当·科恩(Adam Cohen)漫步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时,接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我们捕捉到信号了!”电话的另一端在5 000公里之外的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是他的合作者一铲挖到了宝藏。在实验失败了几个月后,研究者终于发现了一种荧光蛋白,可以反映信号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2)加强符号化建设。符号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景区的重要标志,呼伦贝尔景区建设与形象塑造过程中,蒙古包便是蒙古部落风景区的代表性符号,套娃是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与符号。符号的创设是景区的中心,其中景区的产品主题设计、对外宣传口号、游客参与方式等都需要围绕符号展开设计,在提升景区文化表现力与趣味性的同时,又能够充分提升景区文化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加强对外国游客审美取向的引导与启示。

双创项目与学科竞赛参与率低 当前,从国家到省市以及学校,从各种各样教学指导委员会到各学会和协会,每年都举办形式多样的双创大赛,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申报双创类项目。但由于学校对专业教师指导双创活动的激励措施不完善,同时,大赛组委会举办双创比赛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政绩甚至经济利益上,对于双创项目本身并不重视,这极大打击了学校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有些比赛的初赛收各种名义的参赛费,复赛和决赛继续收费,这更加加重了参赛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而且大多数学校由于经费紧张,开始限制学生参与比赛,造成比赛项目学生参与率低[5]。

(3)提升导游素质。导游是外国旅游者来到国内旅游接触最多的人群,导游的个人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人民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导游对景区介绍的趣味性,能够散发旅游景区的魅力,为旅游者介绍更加丰富多彩的景区文化,提高外国旅游者对国内景区的认同感,提升导游素质是为了向国外的旅游者更好地宣传中国的旅游文化,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2.3 创设丰富的国家化传播渠道

随着网络化的全面普及与发展,国内外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加强旅游景区的形象建设,并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将大大提高景区的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呼伦贝尔旅游景区的传播者应当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移动数字电视、报纸媒体等方式向大众传播景区文化,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来到中国进行参观。一方面,要积极把握外国媒体对我国景区文化的宣传,经调查发现,国外民众获取中国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了吸引国外游客到中国参观,应当积极发挥中国在各个国家的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与国外的主流媒体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景区宣传,提高旅游传播在国外的公信力。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得旅游对外出传播的效果更加显著,与知名旅游网站、旅游APP,以及国际旅游杂志的合作,使得国外人民接触中国旅游传播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针对各个国家的环境变化,展开策略性的旅游对外传播战略,形成全面性的、规范性的、多元化的旅游传播,不断提升旅游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呼伦贝尔旅游中包含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文化、习俗文化、手工艺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类文化的综合体现,对国外旅游者具有较强的。通过加强传播者的国际传播意识、文化景观建设符合国际化需求、创设丰富的国家化传播渠道等具体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旅游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哲敏.四川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5):90-91.

[2]章尚正,张鹭旭.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旅游对外传播研究——以黄山市入境旅游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33(2):37-42.

[3]段红.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调整[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2):73-75.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5(a)-0176-02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名称:文化软实力构建视阈下呼伦贝尔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研究(项目编号:NJSY17333)。

作者简介: 穆宝珠(1980-),女,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标签:;  ;  ;  ;  ;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呼伦贝尔旅游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