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论文_周燕

浅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论文_周燕

周燕 衡阳县三湖镇鼓峰中学 421200

【摘要】“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教育较落后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得到了语文教师的接受和认同,并且语文综合性学习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8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设计新课标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坚持“激兴趣、倡实践、重自主、行开放”的原则,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密切学校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灵活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指导。

一、为有源头“阅读”来,积累语文学习素材

我们如果要想让学生能“行万里路”,那“读万卷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身边资源丰富,不仅有课内资源,更有广阔的课外资源值得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阅读,也有利于积累语文学习的素材。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教材中“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网上读写与交流”等语文活动进行整合,设计成“好书伴我成长”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中要求每人走进图书馆自选好书阅读,同学们有的忙于计算机检索图书或浏览图书,有的忙于借古今名著、名人故事、作文书等,大家通过“走进图书馆”这个活动,不仅阅读到了一本本好书,更全面提高了学生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班级还长期设立班级图书角,有文学名著,时文选粹,名人故事以及各种作文书等,每周规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指导阅读方法,阅读后可以进行美文推荐,阅读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一个多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阅读水平提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课外阅读中,自我选择、自主阅读,为他们提供了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文化原野”,学生通过广采博收,尽情吸收各种文化滋养,保证其个性和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既让学生爱上了语文阅读,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二、咬定“自主”不放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自主学习,重实践,重参与,在活动中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切实保证和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我整合“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保护家乡水资源”等语文活动,设计了“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分组活动,或查找资料,或调查访问,或实地考察,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绽放,他们的表现真的很精彩,给他们一个杠杆,他们真能撬起整个地球!

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能够增强语言文字对学生的感染作用,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和热爱文化、珍惜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感情。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兴趣更浓厚,更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养。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语文综合性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有做人的道理、情感的升华。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收获了很多很多。

记得那一次,我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收集了“感恩”的诗句,学会了《感恩的心》等歌曲,有的学生亲自创作了感恩诗歌送给家人,或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送给老师,或做了一次家务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渐渐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感恩,活动后,餐桌上多了一双双感恩的筷子;问候里,多了一句句感恩的声音;清茶中,多了一份份亲情的甜蜜;欢笑中,感恩的真情在涌动。通过感恩系列活动,学生情感上收到了一次次洗礼,更收到了一次次来自于父母、亲人、老师、同伴的称赞,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他们才会更乐于参与,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形成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倾吐课本文化,实现语文大同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任何知识如果脱离倾吐的场所,它将会失去其生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为语文的实践、运用搭建了一个倾吐的平台。我们在完成课本主题任务的同时,将学生的语文课本演绎为百姓的生活所需的精神食粮,不仅积淀了语文素养,为大同语文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这里主要讲两条,一是送课本文化下乡,在每年的“五・四”我校都要举办文艺表演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评书、故事,在舞台上演出,台下的老百姓入神地倾听,达到了情感的倾诉,理解的升华的效果,缩短了学生与农民的距离。其二是服务“三农”,除发动学生为农民办专栏宣传科学种田外,每逢春节,老师带领学生为农民写对联,画年画。老百姓平时家中的红白喜事,他们也到学校请师生写对子,这一方面发掘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资源,拓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找到了语文知识倾吐的场所,转化了语文的书面素养,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品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学习的空间极其广阔,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愿学,善说,不仅能学到语文的渊博,更能展现它的风采。

参考文献

[1]万春雨.浅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1(17):51.

[2]张跃辉.浅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373.

论文作者:周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浅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论文_周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