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数字出版的三个方向
——以《新华字典》第11版App的开发为例
孙述学
摘 要 文章提出了辞书数字出版的三个方向,查检工具向学习工具的转变,图书向内容的转变,产品向服务的转变。并结合《新华字典》第11版App开发和运营,介绍了实现这三个转变时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数字辞书 应用程序 知识服务 新华字典App
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大潮汹涌澎湃,辞书出版应是受影响、受冲击最早、最深的领域之一。一大批辞书App作为数字辞书的最主要的形式,纷纷登陆各种移动设备的应用市场。据统计,这些国内外的辞书App已经超过2800种。(何姗,朱瑞平 2018)国外,牛津英语词典App(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App),韦氏词典App(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App),剑桥英语词典App(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App)等[1]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国内,除了一些技术公司推出的诸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海词、百度汉语、欧路、Mdict外,这几年来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一些传统辞书出版机构纷纷发力,相继推出各种重量级的辞书数字产品。如商务印书馆继《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之后,又陆续推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语文辞书的App,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大辞海》数据库与笃学问道App等,都是有分量的数字产品,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也出版了大量的数字辞书。一时间,百花盛开,百舸争流,一派繁盛。在这种数字辞书热潮背后,也需要一些冷思考。毕竟,我们身处互联网的时代,辞书数字出版的对手已不是同行,而是这个时代。数字辞书的出版要往哪个方向走,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驻足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辞书的数字出版工作多年,这里结合《新华字典》第11版App的开发,提出辞书数字出版的三个方向,以供参考。
一、 查检工具向学习工具转变
《新华字典》第11版App在设计时,第一个重要思路是,它不能只是一种查检的工具,必须要向学习工具转变。
为了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使工作人员按规范执行工作,推动施工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相较于国外的管理情况,我国在土木工程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我国实际落实度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当前的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此外,还可以建立合作管理机制,将管理工作的职责落实到个人,形成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开发时的考虑有几点: 第一,如果只是纸质版简单地数字化翻版,仅供查检,那互联网上会有很多轻量级的免费产品,可替代性强。相对照,如果加入学习的功能,就会形成自己的诸多特色,不易从内容上被简单模仿。第二,如果只是单纯的查检工具,而不与它的主要用户对象中小学生的学习场景相结合,它的打开频次就会比较低,日活跃用户不高,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运营。第三,如果只是扮演备查的角色,内容是静态的,用户黏性不够,而不停更新加入学习内容,迭代开发,则会增加用户对新内容的期待,黏性自然增加。第四,向学习工具的转变,除了内容上要求加入更多增值服务功能外,在形式上,还要求提供一些用户学习管理行为,让用户学习的成果显性外化,用户的获得感会显著增加。
本期封面故事聚焦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以中国石化团建工作为切入点,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关心年轻人的成长。
第三个理念,是要迭代更新。在准确获取用户的需求后,《新华字典》App迭代更新从未曾停止过,从发布之日的1.0.0到今天的1.7.8,《新华字典》App一共更新了20多个版本。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版,小天才手机App。这些App的内核一样,只是针对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终端上呈现,迭代更新都是同步进行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河道整治工程逐渐提升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河道整治工程的发展。但是在河道综合整治过程当中,基于工程单位诸多方面因素所影响,导致整治中存在诸多安全事故问题。基于此情况下,工程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而提高河道整治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促进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辞书数字出版的第三个方向是产品向服务的转变,是现阶段对辞书数字出版提出的较高要求。它建立在前面两个转变的基础之上,要求数字辞书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服务。它的核心要点是,改变过去辞书的由编者、编辑单向输出产品的思路,动态采集用户的需求,动态更新迭代辞书数字产品,一站式解决用户对辞书的个性化需求,或者说,根据不同用户对象,提供基于辞书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
图1 《新华字典》App增加了很多学习功能
二、 图书向内容转变
在开发辞书的数字产品时,由于要体现辞书的权威性,我们往往拘泥于辞书的纸质图书内容本身。在互联网时代,纸质图书的一些束缚因素可以得到释放,比如篇幅,展现形式等,都可以突破限制,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二个方向,辞书由图书向内容的转变。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新时代的数字辞书,不应仅仅是文字图片的形式,它可以加入很多多媒体内容;第二,不应只是一本本地展示,可以把多部辞书整合起来[2];第三,更深一层,它可能不只是辞书与辞书的整合,更可以是辞书与相关图书资源、专家资源的充分整合,甚至是与相关技术的整合。
我说,且不说他们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就算勉强拿得出,我也不能逼他们拿。老人家存点钱容易吗?咱们怎么能不顾他们的感受?
上面我们以《新华字典》App为例,论述了辞书数字出版的三个转型方向。一言以蔽之,就是与时俱进。时代的改变,使移动终端成为了辞书最主要的载体之一,融媒体的立体化开发已成为数字辞书的重要发展方向,各种计算机搜索技术提供了更多先进的查检方式,用户的需求和使用行为对数字辞书的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知识服务浪潮的兴起要求我们的数字辞书以新的耀眼的面目示人。希望在前方,道路在脚下,数字辞书在新的时代定会有灿烂的前景。
图2 《新华字典》App融合了多种媒体资源
三、 产品向服务的转变
有了思想上的充分准备,《新华字典》App设计时,充分贯彻查检工具向学习工具转变的思想。如主界面设计成了“字典”和“学习”两个版块。“字典”是以纸质版为主体的形音义查检版块。“学习”版块除了提供收藏夹功能外,“人名地名读音大挑战”“播音员易错字词读音大挑战”等游戏模块也颇为醒目,这些游戏经过精心设计,以挑战关卡的形式寓教于乐,让用户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取知识。为了适应小学生课堂教学,还增加了汉字听写等功能。最值得一说的是,“学习”版块下面有一个加号,可以以模块化的方式增加很多学习功能,俨然是知识服务的一个入口,为《新华字典》App迈向知识服务,提供了无限多样的可能。学习功能除了在“学习”版块外,还渗透到了“字典”版块的很多方面,如智能机器人版块可以快速提供字的笔画、部首、组词等功能。这些都体现了《新华字典》App由查检向学习功能的转变。(详见图1)
第二个理念,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有研究者将词典App用户在使用行为、身份属性和对一些营销手段的反应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并提出用户行为的应对策略,以期让词典App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有效地提高用户对辞书App的接受度。(林皓,张逸 2017)《新华字典》第11版App上线一个月后,立即进行了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发现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四川、山东等地区的付费用户较多,可以推定,重视教育的城市和省份购买力强,另外,一些省份付费较多,跟这些省份的居民需要提升普通话水平密切相关。这指引产品应加强真人语音播读的功能。后期大数据还可以用于对产品功能设计的改进,《新华字典》App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大数据的分析,发现用户用摄像头取词查询的并不多,对应的,手写输入用得非常多,App随即调整了两个按钮的位置,让用户能更高效地使用输入功能。
开发时,App对一些优秀产品也多有借鉴,如在很多国家地区荣获iPad教育类软件第一名辞书应用Wordflex Touch Dictionary(简称WTD)是201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一款专门为苹果iPad开发的触摸式英语词典应用程序(王璐璐 2012),它收录了三部优质的词典: 《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第3版;《新牛津美语词典》(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第3版;《牛津英语分类词典》(Oxford Thesaurus of English )第3版。它提供基于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树状图结构,拥有超过200万个“语言思维节点”[3],革命性地改变了大多数多媒体词典采用上下滚动界面来查询词条及词条内部内容的用户交互方式,实现了词条内部组织结构由线性结构向拓扑结构的转变。这一辞书App突出体现了多部辞书的整合,内容与技术的融合,为《新华字典》App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图3 《新华字典》App可以方便地在数字版和基于纸质版的PDF版之间转换
向服务转型的第一个理念,便是要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新华字典》是权威的象征,被奉为圭臬,很多用户对纸质版有非常强的信任感。为保证《新华字典》数字版权威性和规范性,App花重金开发了专门的字体包,以保证不同的移动终端上差异使用环境的同样输出展示,让数字版更加接近纸质本。另外,App嵌入了纸质版PDF的内容,可以实现纸版和数字版的图文对照,得益于开发公司的技术积累,这种对照切换是一键完成的,操作平滑,非常高效。同样,为了满足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纸质版《新华字典》的查检方法,App在PDF上做了精心设计,全流程地模仿按部首、拼音检字等方法,课堂上老师教的查检方式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完美实现。(详见图3)
定下这一设计思路后,《新华字典》第11版App重点参考了一些优秀的学习工具性App。主要是外国人学汉语的App Pleco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App。据调研,外国人学汉语的首选辞书App为Pleco,67%的用户经常使用它,在英语为母语者的用户中,使用比例超过90%。(何姗,朱瑞平 2018)Pleco的成功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开发者把这个产品做成了学习工具而不仅仅是查检工具,它的动态追加词典、OCR扫描取词、学习卡(Flashcard)、阅读器(Reader)深受用户的喜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App,在学习功能的提供方面,创造性地提供了“考试词汇”,将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大纲词汇与App深度融合,这些学习功能受到了用户的青睐,App上市后,好评如潮,成为英语类辞书的标杆之作。
具体到《新华字典》第11版App的开发,在加入媒体的内容方面,开发者采取了“人有我精”的策略,延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原主播李瑞英老师对《新华字典》所有的字头、复音词进行了播读。(参见图2)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矢量动画,对3500个常用字进行了书写的笔顺、笔画的演示。这两部分多媒体内容,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也成为重要的卖点。在与其他辞书、图书融合方面,加入了《商务馆小学生组词造句词典》《商务馆小学生写字手册》等优质内容,从音形义写等方面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技术融合方面,“字典”版块采用的是一框式检索,拼音、部首、笔画、四角号码输入法,无需切换,直接在输入框输入,App会自动识别输入内容而调用对应的检索方法。同时,还增加了语音输入、手写输入、摄像头取词等一系列适合移动终端的检索方法。App还与科大讯飞合作,提供用户跟读语音评判功能,让用户有新奇的体验。应该说,《新华字典》App在由图书向内容转变方面,做了很多实质性、创造性的转变。
附 注
宣教前,有633例患者了解肺炎疫苗,有622例患者认知疫苗能预防肺炎,有439例患者愿意接种,分别 占 63.30%(633/1 000)、62.20%(622/1 000)、43.90%(439/1 000);宣教后,有711例患者了解肺炎疫苗,有703例患者认知疫苗能预防肺炎,有524例患者愿意接种,分别占 71.10%(711/1 000)、70.30%(703/1 000)、52.40%(524/1 000);组间比较,患者宣教后的了解肺炎疫苗率、疫苗能预防肺炎率、愿意接种率均更高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1] 在即时iOS Appstore搜索目录中,这几种国外的辞书App在辞书数字产品中占据领先位置。
[2] 国内专家早就提出了辞书数据库化、集成化的思想,如李宇明2006年就指出,只有树立辞书编纂的现代理念,开发辞书编纂的现代化手段,迅速占领虚拟空间,走综合集成之路,方能圆辞书强国之梦。(参见李宇明,庞洋 2006)
[3] 详见Wordflex Touch Dictionary的官方网站http:∥wordflex.com。
参考文献
1. 何姗,朱瑞平.汉语学习者使用词典App进行自主学习的质性研究——以Pleco为例.鲁东大学学报,2018(1): 59- 64.
2. 李宇明,庞洋.关于辞书现代化的思考.语文研究,2006(3): 6-11.
3. 林皓,张逸.词典App的用户大数据分析及应对策略——以“海笛”系列词典App为例.辞书研究,2017(6): 26-36,94.
4. 王璐璐.评《树形收放触摸式词典》(Wordflex Touch Dictionary)1.1版.∥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201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责任编辑 刘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