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对导备的投资,重视监测质量,提高环境监测效率,并且要更加重视监测站的致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处理,了解所在环境的指标是否满足合理仪器保养及维修工作,优化使用方案,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水平。本文主要就持续提升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工作探讨为课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社会检测机构;数据质量;监督管理
1引言
由于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环境监测服务市场低价竞争、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因素,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管理制度、健全环境监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提升环境监测人员能力水平、规范信息公开范围4方面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工作建议,从而持续提升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
2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存在问题
2.1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开展监管工作目前还缺少法律依据,屡屡受到被监管机构质疑,认为其仅接受质监部门的管理,生态环境部门无权对其进行监管。质监部门因专业问题,监督管理力度不大,2016年开始,启动了联合监督检查,逐步优化监督检查体系。
2.2监测服务市场低价竞争
由于目前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数量众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容易出现低价竞争的局面。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出于成本考虑,降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本投入,造成质控手段单一,导致数据质量缺乏保障。
2.3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社会环境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责任意识不强,在政府部门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督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的阶段,还没有自觉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意识。尚未意识到对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没有对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作出反应,而扮演了沉默的角色,这给我国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带来了整体的公信度缺失。而在国外,数据造假行为,一般第三方检测机构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2.4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是监测工作的主体,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人员流动性大,新进人员培训时间短,入职后就立即开始承担监测任务,很难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一些具有较强技术性的检测工作,受限于人员水平,难于攻关,无法保证检测数据质量。
3提升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工作建议
3.1完善政府监督管理制度
以政府监督管理为抓手,定期分级组织质量检查,建立检测业务区县属地备案制度、环境检测质量监督技术专员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完善政府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社会检测的质量管控。
(1)定期分级组织质量检查。省级层面每年组织1次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全过程检查和2次专项飞行检查,设区市可以参照省级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各市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并可作为省级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检查的支撑材料。
(2)建立县区检测业务属地备案制度。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每个检测项目在开展前必须向当地生态环境局报备,明确监测地点、点位、项目、时间、频次、联系人等信息,报备内容不能随意更改。
(3)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各类检查现场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根据管理层级需要及时发布结果通报,确保检查信息发布的高效、公开、透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健全环境监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
在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发展的同时,环境监测行业协会的作用也日渐突显,行业协会自律管理逐步成为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手段。环境监测行业内部的备案登记、能力考核、项目事中监管、业务培训等方式已经频频运用在行业管理工作中。环境监测行业协会具有不同于其他社团组织的特殊地位,其职能的充分发挥关系着环境监测行业自律的成效,也逐渐成为行业规范化的常态管理手段,可通过建立环境监测业务自愿登记制度,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行业自律效力。
(1)建立环境监测业务能力登记制度。环境监测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可自愿申请登记环境监测业务能力,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行为。以江苏省为例,2016年,为加强环境监测行业自律,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对在省内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开展自愿申请登记环境监测业务能力工作,并通过专家现场审核,对资源匹配情况、人员情况、盲样考核等进行核查,审核通过后方可成功登记。
(2)建立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测业务动态监管系统。环境监测协会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对自愿登记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业务项目实现动态监管。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要求登记备案的机构对承担的业务项目进行在线实时登记,主要登记内容有:项目合同、项目实施方案、现场工作过程、实验室分析原始数据、项目报告。登记项目类型从环评项目逐步延伸到承接的各类项目,实现对环境监测服务全过程动态管理,督促机构依法、依规从事环境监测活动。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环境检测规范化自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对自己的检测活动规范化自证,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通过手机和通信网络向客户和管理部门提供检测全程规范化业务作业自我证明视频文档。一个项目对应一个文档,视频文档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视频文件和活动路线文档。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时间、地点、人员组成;视频文件包括:现场检测活动样品运输过程、样品交接、实验室分析;活动路线文档包括:车辆和参与工作人员的全程时空轨迹电子文件。
3.3提升环境监测人员能力水平
对于环境监测行业来说,监测能力是基础性资源,高品质且具有活力的人力资源,是产生优质监测数据产品的必备条件,也是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能力,推动监测能力水平发展的重要推手。环境监测行业协会可通过定期组织社会环境检测人员理论培训和实训、组织环境检测质量奖项评选活动、组织行业技能比武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人员能力水平。
(1)定期组织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人员理论培训和实训
为正确引导机构发展,环境监测行业协会可通过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交流,帮助机构解决技术问题,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促进行业内的学习、交流与发展。
(2)组织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奖评选活动
环境监测行业协会可通过建立年度社会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奖制度,激励社会环境检测机构重视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每年根据政府、行业协会监督管理及用户反馈情况对社会检测机构检测活动的质量进行评选,并设立环境现场检测质量管理、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环境检测报告质量管理等奖项。
4结语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由于行业发展快、技术积累少、市场竞争激烈,其产生的检测数据质量往往难以保证,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研究采用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监督措施,稳健有序地加大对社会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行为的监督,确保检测数据质量,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EB/OL].(2017-09-21)
[2]潘德欢.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策略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50-151.
[3]王小春.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43(2):65-67.
[4]师耀龙,陈传忠,魏俊山,等.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的思考与分析[J].环境保护,2018,46(23):56-60.
论文作者:严冬 张宁娟 董广平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社会环境论文; 检测机构论文; 质量论文; 环境论文; 数据论文; 项目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