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勇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844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胆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59例患者)与对照组(5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24小时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为(36.21±3.57)ml、24小时疼痛评分为(1.65±0.29)分,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为(67.51±6.21)ml、24小时疼痛评分为(3.04±0.33)分,实验组患者出血量及24小时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疾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的下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疼痛与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开腹手术;胆结石;疼痛评分;临床治疗效果

在肝胆科中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迅速、病程长以及并发症较多等多种特点,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腹疼痛、恶食油腻及左肩疼痛等[1]。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由患者结石面积大小决定,通常情况下,患者结石面积小则采取保守治疗,而结石面积较大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没有显著治疗效果之后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方式治疗[2]。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微创概念的引入,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多种优点[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胆结石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24小时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现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胆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59例患者)与对照组(5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61例,女性患者人数为57例,年龄为28—6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8.64±4.2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流程如下:患者采取头高脚低位,给予气管插管,以脐下为观察孔,剑突下实施第一个操作孔,之后在患者右腋前线及右锁骨中线位置分别实施一个操作孔,在在建立的气腹中置入套管针。要对患者腹腔内情况给予探查,将患者胆囊动脉进行分离、切断,从而引出胆总管,应用肽夹将近端夹闭避免小结石进入胆总管。胆囊完全剥离之后应用电凝止血,将胆囊前壁完全暴露,切开1cm切口后放置纤维胆管镜,将结石应用取石篮取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24小时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为(36.21±3.57)ml、24小时疼痛评分为(1.65±0.29)分,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为(67.51±6.21)ml、24小时疼痛评分为(3.04±0.33)分,实验组患者出血量及24小时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分别为(48.27±5.69)min、(11.24±2.84)h,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分别为(86.34±6.45)min、(30.18±6.21)h,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胆结石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右上腹疼痛以及右肩异常疼痛等临床症状,患者出现胆道系统生理结构明显变化以及胆汁成分变化的情况时,会导致人体胆囊受阻,而引起疾病[4]。胆结石具有多种发病原因,其中黄疸、胆管炎及胆囊炎等都可能诱发胆结石,现阶段临床采取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治疗胆结石[5]。以往的保守治疗方式因为缺乏完善的手术技术具有极大的缺陷性,治疗时间长的同时还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很容易在治疗之后引起复发[6]。现阶段因为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手术技术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微创性、以及预后等优点。本研究实验组患者出血量及24小时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疾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的下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疼痛与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雪峰,赵象文,韩月锋,丁纪伟,刘书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180-181.

[2]李映良,段中华,王正富,王忠云,李红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1:40-41.(2014-07-24)

[3]李志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4:422-424..

[4]刘洋伯,陈新,彭科军.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8:265-266..

[5]王英.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对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17:1.(2017-08-30)

[6]赵俊立,马伟琳,宋媛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1:2111-2112.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