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论文_王营冰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论文_王营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一科 157000

摘要:目的:对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利用计算机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两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对资料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纳入研究对象。结果:纳入RCT的数量一共有12项,患儿的总数合计1585例,根据Meta的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所需要的时间要远远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辅助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能获得更好地有效性,不良反应更少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的一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升高,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皮肤粘膜以及巩膜黄染等临床特征。目前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利用肝酶诱导药物治疗法以及蓝光照射疗法等等。[1]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治疗需要的时间。临床证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茵栀黄制剂进行辅助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新生儿对口服液的依存性非常好,而且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战胜的不良反应更少。现有的研究中,研究样本数量较小,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此本文特选用了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样本数量对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类型根据国内外所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本次研究选用的患儿都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要求,在这些患者中均不包括黄疸水平太高、伴有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或胆道系统 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在干预措施方面,为对照组的患儿采取一定的营养支持,对酸中毒进行纠正,并采用基本蓝光照射等方式进行治疗。为观察组的患儿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1 ml/kg的茵栀黄口服液。用法为每日2~3 次,每次服用的最大剂量不超过5 ml,疗程上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而定。[2]

1.2评价指标

评价效果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的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黄疸症状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血清胆红素大幅度下降到正常水平视为显效。黄疸现象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清胆红素出现明显下降视为有效。黄疸症状没有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没有得到缓解,血清胆红素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甚至上升,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人数和有效人数的总和在患儿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1.3检索策略

检索的主要范围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Medline和EMBase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键词分为中文关键词和英文关键词,中文检索关键词为“新生儿黄疸”“茵栀口服液”“系统评价”等等,英文检索关键词为“Yinzhihuang oral liquid”、“Neonatal jaundice”、“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等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效应分析统计量的表达方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比值比(OR),连续性的变量则应用均属差(MD)。置信区间采用95%。异质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的方式。

2.结果

2.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根据检索条件,初步检索出的文献有571篇,再对文献进行一定的阅读之后筛选出56篇,将这些文献中不合格不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出后最终进行随机试验的文献为12篇,患儿合计为1585例。

2.2Meta分析结果

2.2.1 总有效率

在12项研究之中有9项研究(1068例患儿)中涉及到了治疗总有效率。根据Meta分析,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2 血清总胆红素变化情况

9项研究(1209例患儿)之中涉及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根据Meta分析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3 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

9项研究(1224例患儿)中涉及到胆血红素下降到正常范围所需要的时间,根据Meta分析,观察组血清胆红素降低到正常值所需要的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0项研究涉及到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其中6项研究中两组患儿均为产生不良反应,3项研究的研究对象之中,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之后出现了呕吐的现象,但是不影响治疗效果。1项研究提到了在光疗过程中一些患儿发生水样腹泻、红色斑丘疹和发热的现象,还有2例患儿皮肤颜色发生了变化呈青铜色,不过在停止光疗之后不良反应均慢慢消失。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之中的一种常见病,很多新生儿黄疸会在一定时间内自动消除,但是一些早产儿可能会因为黄疸消除较慢或者病情出现反复从而威胁到生命健康。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就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法和光照法。但是连续的蓝光照射可能会让新生儿出现很多不良反应,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茵桅黄口服液的主要成分茵陈、桅子等都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清总胆红素,从而对新生儿黄疸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3]所以本文对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一共纳入本文的RCT有12项,患儿合计1585例。根据Meta分析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清总胆红素变化情况等指标均远远好于对照组,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停止蓝光照射之后也都慢慢痊愈。证明利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常规治疗的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拥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毛英,钟丹妮.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5):723。

[2]柴彦艳.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1):20。

[3]王秀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50。

论文作者:王营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论文_王营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