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_张婷婷

家校共育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_张婷婷

(肥西县山南学区中心学校,安徽 合肥 231251)

摘要:目前,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偏差成为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一是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教育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二是偏离家庭教育的重点,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督促孩子学习,保证考试能取得好成绩。误区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定位和方向,制约着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无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共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方式,将有效提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育;实践

小苗的茁壮成长缺少不了阳光、雨露、空气、土壤等,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样缺少不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作,如何提升家校共育合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就提升家校共育水平,针对家校共育模式作以几点实践探索。

一、提高教师家校合作的能力

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家校合作的能力

把家校合作的内容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在新教师职前培训中增加家校合作的内容,让新教师清楚地了解家长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时,要侧重家校合作的技巧和策略的培训,运用丰富的具体案例,在受训教师之间,在教师与培训者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开展讨论,提高能力,增强理解。

2.鼓励科研,提升教师家校合作的能力

鼓励教师投身于家校合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加强家校合作的校本研究,设置家校合作的校本课程,如有关社会发展与家庭关系的知识,主要侧重于家庭背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关摇号入学,生源及家庭变化,给家校合作带来的新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家访的技巧、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艺术;如何召开家长会等等,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实践总结为理论,使理论更好的服务于新的安中的家校合作的实践。

另外,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塑造健康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育儿素养,使亲子关系融洽,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孩子营造更温馨的家庭氛围;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往习性等,家长及时将子女的思想波动、行为异常等情况提供给老师,那将有助于教师适时地改变教育教学策略,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

二、丰富家长培训形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举办家长培训讲座

班级根据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学习讲座:将学生家长组织起来,通过专门给家长讲课、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学、组织家长观看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录像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出谋划策。家长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和学习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拓宽家庭教育的知识技能,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通过举办家长培训活动,切实推动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形成了有效的教育合力。有计划的家长学习讲座,使家长知道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如何与学校老师配合进行教育,如何培养与锻炼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2.举行家庭教育论坛

家庭教育论坛为家长们创造了交流和分享家庭教育得失体会的平台。家庭教育论坛采取主题沙龙的形式,围绕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对话、访谈、沟通;论坛活动的参与对象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探讨的话题都是来自于家庭教育本身,更具有实践意义。家长之间相互倾诉、相互分享、相互点评,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借鉴老师的可操作性意见,这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问题的针对性解决。

三、增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1.统一思想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长心灵的寄托,是家庭未来的希望之光;同时孩子在学校中,是学校学习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骄傲的资本。我们正因为孩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密切了彼此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只有深入密切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尊重理解

家长与学校,特别是家长与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家长要理解教师,教师的行为,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教师要关注40个左右的孩子,难免有疏漏错误;教师也是普通的人,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要照顾等。同时老师更应理解家长的爱子之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切,重视沟通的方式与技巧,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承担学生产生问题的责任,渴望家长的密切配合。

3.明确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要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力量,以及家庭教育影响的深远,不能把教育的责任一味的推卸给学校,要配合学校的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学校应积极地营造开放、互动的家校合作氛围,在制度上和财力上予以保障,使家长参与、监督学校的权利切实落实,使家校合作有效开展。

四、拓宽家校合作的沟通渠道

1.创新传统家校沟通的渠道

我们不仅开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等活动,还赋予班级权利,可以创新这些渠道的活动形式。如家长会:有“头脑风暴”交流会,以主题讨论形式,沟通解决孩子的问题;成长展示会,将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汇报给家长听,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艺展示会,以展示孩子、家长特长为主要内容,激发兴趣、挖掘潜能;经验交流会,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亲子交流会,为亲子间交流感情、增进理解创设条件等各种形式。

2.运用信息时代家校沟通的新渠道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家校合作沟通的渠道,如电话、校讯通、微博、微信等的联系,各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利用以上各种新的沟通形式。如微信,家长与老师之间可以互发微信,增进了解;也可以在微信上展示孩子在学校、家里出彩的一面,给孩子点赞,让孩子的优点不断的扩大;还可以建立微信群,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共同探讨,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五、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核心作用

1.建立多层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

设定建立了多层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段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下一层次总体上服从上一层次的家长委员会,但也赋予各层次的家长委员会不同的权利。其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来源成立片区家长委员会,如三桥片区家长委员会,处理这一片区共性的问题。家长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常务委员若干名,根据各层次实际情况确定人数。家长委员会由热心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热情支持学校工作,并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

2.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

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积极向家长宣传解释学校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参与学校活动和家长培训,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发挥全体家长的优势和特长,与学校紧密协作,在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开展校外教育实践等方面,积极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

结语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基地,家庭要配合好学校教育的工作,以此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创新班级教育管理机制,把家长纳入班级教育管理中来,全方位、多角度、宽渠道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将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秀芳.统放有度协同教育——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72-74.

[2]杨敏.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J].电子软件,2014,(15)

论文作者:张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家校共育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_张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